名人的事迹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要用到事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的事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人的事迹

名人的事迹1

1.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决心下定,就得奋力拼搏。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反遭失败。倔强的海明威爬起来再干,终于写出了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分析:是的,人是不能被打败的,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有信念。即使过程艰幸,最终也能有所收获。

话题:“成功的曲折”“永不言败”

2.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3.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

4.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

5.宋庆龄的执著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话题:“忠贞”“持之以恒”

6.张伯苓的理想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国的富强,个人才有尊严。为此,张伯苓不余遗力地创办学校,希望能以教育培养振兴中华的人才,其爱国热情让人感动。

话题:“教育与爱国”“人生的目标”

7.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名人的事迹2

达芬奇画了鸡蛋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从小就热爱绘画。他的父亲把他送到当时意大利著名的城市佛罗伦萨,并以著名画家沃罗基奥为老师。老师让他从画鸡蛋开始。他一个接一个地画了十多天。看到他有点不耐烦,老师对他说:“别以为画鸡蛋容易。你应该知道1000个鸡蛋中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只要改变角度看形状,鸡蛋的椭圆形轮廓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如果我们想在画纸上完美地表现出来,我们必须努力工作。”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绘画,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名人的事迹3

鲁迅笔名的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与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作家、革命家鲁迅的名字有关。在崇尚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刚刚开始的时候,鲁迅就用他犀利的散文和小说为之呐喊,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鲁迅向许寿昌解释说,用“鲁迅”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就是取“愚”和“快”的意思。他认为自己笨手笨脚,只有勤奋,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有人说鲁迅是个天才。鲁迅自己说过:“有天才的地方,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喝咖啡。”

名人的事迹4

相信大家都知道雷锋,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雷锋叔叔非常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穿了又穿,可他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钱津贴,为全班战友购买了许多学习书籍。他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还经常帮助战友,共同提高。1960年,辽宁省遭受特大水灾。他悄悄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后来,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给了灾区人民。有多少次,雷锋叔叔路过工地,就情不自禁地参加起那里的义务劳动;雷雨来临之际,他又用自己的被子去盖水泥。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有力量。一块木板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因为它有两个长处: 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发扬这种“钉子”精神。雷锋可以这样,作为新世纪得接班人,不正要发扬这种精神么?雷锋说过: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的确青春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雷锋,一个不朽的名字,你将永远是一盏不灭的灯,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要向你学习,要您来做我们的榜样!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的故事

读完《狼牙山五壮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文中这样一个片断令我最感动:五壮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昂首挺胸,迈开大步,相继跳下悬崖.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多么伟大的五壮士啊!

每当回想起五壮士惊人的壮举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甚至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让我们永远记住1941年秋日的这一天吧.狼牙山五壮士向我们展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

名人的事迹5

钱学森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我国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导弹之父。

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大家称他为“神童”。

5岁时,他已可读懂《水浒》了。他对爸爸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爸爸说:“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在小学低年级时期,男孩子最喜欢玩用废纸折的飞镖。每次比试,总是钱学森扔得最远,投得最准。同学们不服气,捡起他折的飞镖仔细研究,原来他折叠的飞镖有棱有角,特别规正,所以投起来空气阻力很小;投扔时又会利用风向风力,难怪每回都数他投得最远最准呢!小小年纪的钱学森居然领悟了某些空气动力学的常识,这不仅使同学们,而且使老师也惊叹不已。

20多年后,钱学森果然成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家。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名人的.事迹6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一百周年前,居里夫妇为了钋和镭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来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他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支起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炼化然后送到废弃的破棚子里溶解、沉淀、分析。

尽管破棚子很破但居里夫妇也只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当化验室了。经过三年又九个月,居里夫妇终于从成堆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镭拥有极美丽的颜色,是晶莹的的蓝色,在黑暗的化验室里闪着微弱的荧光,尽管只有0。1克,可这对科学的意义却是巨大的。玛丽。居里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的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居里夫人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6个名誉头衔,特别是曾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但她却把奖金捐赠、奖章供自己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一头扎进科学研究的工作上,直至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女儿和实验室。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的释放。居里夫人高尚的品德宛如黑暗丛林中优美的百合,是黑暗中灿烂耀眼的阳光,满谷飘逸着美德的馨香。她的科学精神永驻于我们的心中。

名人的事迹7

名人事迹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自号文山,江西吉水人,宝佑进士后为官。1276年,出使元营被扣,后在京口百姓的帮助下得以脱逃。1278年兵败被俘,元军欲诱降,文天祥书《过零丁洋》以明志。

后解至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劝其出仕,又被拒绝。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英勇就义。文天祥的这首《过零丁洋》,不仅气势如虹,而且技巧圆熟,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不朽之作。

从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成为必将永远流传的名句。现在,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文天祥曾在镇江逃脱元军魔爪的故事。1276年二月间,文天祥出使被扣以后,被元军押着北上,19日到达镇江(当时叫京口)。因暂不出发,文天祥借住在镇江人沈颐的家里,开始策划逃走。

文天祥的朋友杜浒觉得这非常冒险,文天祥说:“死不足惧,绝不后悔”,并准备在万一失败时自杀殉国。杜浒在筹划准备的时候,接触了十几个镇江人,没有一人去向元军告密。最后杜又找到了一个可以解决船只的人,并表示要给他一千两赏银。

那人说:“我为宋朝救一位丞相,好去建功立业,赶走敌军,要钱做什么?”29日夜,文天祥等在北固山下上了船,逆流而上,这时他们才发现,从甘露寺往西,沿岸停满了元军的船只。

文天祥等人只好硬着头皮,就从他们旁边把船摇过去。元军做梦也想不到有人会这样堂而皇之地逃走,谁也未加盘问。渐渐地,元军的船队终于落在后面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忽然,听到有人大声喝问:“什么船?”大家一看,原来是停在江边的一艘巡逻船。“河豚船!”一个船夫应了一声,继续往西摇。“歹船,快追!”船上的元军不信,摇着船要追,谁知它原来停在水浅的地方,现在潮水一退,船已经搁浅了。元军忙了一阵,弄不动船,只好眼睁睁看着这条“歹船”扬长而去……

名人的事迹8

明代,江宁湖熟镇有十三个门,门门都有木栅栏开关,还造了五座更楼:东、西、北面各一座,南面有两座,都造在栅栏门上头。白天行人出入,夜晚有地甲看更,二更天一过,十三个门就关门上锁,不许通行了。

东面的大门叫狮子门。一天,二更敲过,门外来了位客人叫门。老更夫就着月光一看,叫门的是位文弱书生,心里想:人家说不定是远道来的,方便他一下吧,就下楼打开栅栏门,让他进来了。更夫问相公了:“你找哪家?”相公回说:“我是游玩到此地的,哪个也不认得。”更夫心好,就说:“深更半夜的,相公不嫌脏,就在我这更楼上避避风吧。”那相公没有去处,也只好跟他上更楼。一看,更楼虽小,东西也没几样,睡的是地铺,却生着一盆火,火上吊着一把紫铜茶壶,暖气当中夹着一股茶香。更夫拿围裙把桌子、板凳一阵擦,就请书生坐下来歇着。更夫又拿来一只杯子,擦擦干净,从火盆边上拿来酒倒满,还捧出一把花生米,笑笑说:“相公,吃点酒解解寒气吧。”那书生早已饿了,也不客气,端起杯子就喝,花生米吃得津津有味,连声说:“好酒,好酒,好菜,好菜!”

书生吃喝够了,精神大好,拿出随身带的文房四宝,对更夫说:“老人家,难得你这一片好心关照,我画幅画送你,表表心意吧!”更夫一听蛮高兴,连忙把油灯捻亮,看他画。只见那相公纸一铺,墨一磨,提笔三画四画,就画成棵大树,树上分出五个岔枝,树正中一个大窝,窝里伸出五只画眉头。相公收笔对更夫道:“有了这幅画,以后你看更就用不着点香来计时辰了。”更夫想不明白,书生就指着画里的五只画眉说:“每到一更,窝里的画眉就有一只飞到树枝上,一飞就叫一声。五只画眉飞出后,也就是五更天了。以后,它们又会飞回窝里去。白天,你把画收好,晚上再挂,放心睡觉,误不了打更的事!”老更夫嘴上不说,心里疑惑:“年轻轻的,说的比唱的好听呐。”将信将疑地把画收下了。第二天大早,相公临走,更夫才想起来问问他尊姓大名。书生笑笑道:“我叫唐伯虎。”等老更夫回过神来去追,唐伯虎已经没影子了。

当天晚上,老更夫吃过晚饭,就把画画打开,刚刚挂上墙,那画上已经有只画眉歇在枝头上了。二更刚到,第二只画眉又叫喳喳地飞上枝头。就这么着,三更、四更;五更,五只画眉前前后后都飞出了窝,神得叫人不敢相信。老更夫笑得合不拢嘴。

名人的事迹9

说到清朝名将,在雍正朝大放异彩的年羹尧绝对算一个,可惜他权势过大,遭到雍正的忌惮,最终落得个惨死的结局。

年羹尧祖上曾是明朝的六朝名臣年富(严富),父亲年遐龄又被封为一等公,官至湖广巡抚,妹妹更是雍正皇帝宠爱非常的敦肃皇贵妃。

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年羹尧,英勇善战,为雍正手下最厉害的将领。世人一说到年家,想到的不是年羹尧,就是年羹尧那个受尽恩宠的妹妹敦肃皇贵妃。

可是,今天咱们要说的,既不是年羹尧,也不是敦肃皇贵妃,而是这两人的长兄,年希尧。

如果说年羹尧在战场上拼杀,是个刽子手,那么年希尧就是在世间行善积德,治病救人的。兄弟俩,一个杀人,一个救人,他们的命运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年希尧,字允恭,和年羹尧一样,他也是为官一生,只不过和轰轰烈烈的年羹尧比起来,他就显得平淡了。

康熙在位时期,年希尧从笔帖式做起,一步一步做到了安徽布政使。

雍正登基之后,年希尧的弟弟年羹尧受到重用,年希尧也因此获得圣上青睐,升为广东巡抚。

年羹尧出事以后,年希尧受到牵连,被罢官抄家。但年希尧风评甚好,雍正也明白他的无辜,一年之后就重新起用他,于是年希尧又先后担任了工部右侍郎、景德镇督陶官、内务府总管、管理淮安板闸关税务等职务。

乾隆朝时,有大臣用“玩物耽安”参了年希尧一本,乾隆就罢免了年希尧的官职。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叱咤风云、权倾朝野的弟弟年羹尧比起来,年希尧做起官来实在是太不走心了。

可这也不怪年希尧,他本就没有将精力放在做官上,只一心钻研自己喜欢的西方科学。

年希尧在数学方面极有天分,他著有《测算刀圭》三卷、《面体比例便览》一卷、《对数广运》一卷。

清代数学家梅文鼎盛赞年希尧:“手制小浑仪测算诸器,罗列几案,并极精好,辉映座间。公临下以简,庶务多遐,亦亲承诲迪,观其所藏奇器奇书,日闻所未闻。”

另外,年希尧还在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的帮助下完成了《视学》一书,图文并茂,阐述透视原理,介绍了透视学中的基本课题。此书的其中之一现存于英国皇家学院,国内仅存两部再版本。

年希尧博才多闻,医术也十分了得,著有《集验良方》、《经验四种》。

他精于绘画,喜欢音乐,还是广陵琴派的传人之一。

年希尧一生几起几落,最终在乾隆三年病逝,和年羹尧比起来,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名人的事迹10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齐白石挂角读书

从小读《三字经》,就知道了古人“负薪”、“挂角”的勤学故事。“挂角”说的是唐朝李密,初为隋炀帝宿卫,后辞去发愤读书,骑牛到外地寻师,以《汉书》挂牛角,行、止皆展读。阅《齐白石状略》,知道这位杰出艺术家少时也曾“挂角”读书,打下古文基础。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从那以后,母亲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是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精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爱因斯坦就是一位从“笨瓜”到科学巨人的典型。爱因斯坦幼年时是出了名的“弱者儿”,3岁还不会说话!读书时是不爱玩耍的讨厌的学生。6岁时,被老师叫到名字,竟呆若木鸡,引来一片轻蔑的笑声:“差劲的笨瓜”。当时老师给他的评语是:“智力迟钝,话说不清楚,成不了才。”读中学时,教导主任给他下了个结论:“干什么都一样,反正一事无成。”考大学时,语文和生物竟然不及格,不得不补习一年。看来爱因斯坦日后成为科学奇才,绝不是靠早慧,而靠着一颗勤奋好学,勇于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心!

名人的事迹11

20xx年4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的玉树赈灾晚会上,高高举起的“曹德旺曹晖1亿元”的牌子,创造了中国慈善个人捐款数额的新纪录。5月下旬,他向西南五省区旱灾地区捐赠两亿元,用于帮助受灾群众;向福州市捐赠4亿元,用于修建图书馆;向老家福清市捐赠3亿元,用于公益事业……仅两个月,他的捐款就达10亿元,全部为其个人财产。

37亿身家的玻璃大王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是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1987年成立的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汽车玻璃制造商。

而他的生活却极为简朴,通常,他的午餐桌上只有一盘炒花生米、一盘炒菜花、一小碗蛋羹和一份地瓜粥。

曾遭父亲毒打

晚清时期,福建省福清市有个曹员外,家底殷实,但很是小气。曹员外被刻画成这样一个人物:重男轻女、嫌贫爱富。这段历史不是虚构的,那位曹员外就是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的曾祖父。

曹家最终还是没落了,曹父开始变得厌世。每天喝两毛钱的地瓜烧,喝得醉醺醺的,絮絮叨叨地给曹德旺讲述他做生意、做人的过程。

曹父很严厉,在日本11年的生活给他影响很大,他也以此教训曹德旺:18岁以前不能留头发,不能留胡子,更不能喝酒;吃饭的时候不准说话,有什么话吃完饭再说。

有一句话,曹德旺曾经苦苦思索:用心做事,有多少心做多少事。曹父对曹德旺说:当你悟透这个道理的时候,我就不在了。现在,曹德旺承认了这一点。当时,喝醉了的父亲说了二十几个“心”:人必须要有自尊心、自信心、良心、诚心、苦心……有多少心就做多少事。

小时候得到的这些教导已成为曹德旺的财富,然而,每每提及父亲,他总会说:我很恨我父亲。他尊敬的是自己的母亲。小时候,因为调皮,他经常被父亲毒打,在这个时候,母亲就出来帮他。虽然父亲给了他很多启发、很多知识,但手段太强硬。曹德旺一直认为孩子成长的时候,一切都是天意,打也没用。性格柔和的母亲成了曹德旺的依赖,他认为自己做生意受父亲影响,而做人则是受母亲影响。

不给子女定规矩

曹德旺现在已是两子一女的父亲,长子曹晖,现年37岁,最小的孩子也已经28岁。身为人父,曹德旺觉得自己“严重失职”。原因有二:在有了孩子之后,为了养家糊口,四处奔波,根本无力顾及孩子;另外,父亲对他的教育无法支撑他对子女的教育。

父亲固然也曾留下不少教诲,譬如“有多少心做多少事”。然而,这些无法传承给子女。发生在曹德旺身上最平常的情景是:他回家时,孩子们都睡觉了;他走了,孩子们还没起来。

不过,这位自认为“不合格”的父亲谈起自己的子女时还是颇为欣慰:他们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不-娼,如果不告诉你他是曹德旺的孩子,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富家子弟。

曹德旺信佛,他认为这是佛祖对他的报应。“好人有好报”是信佛的人经常提及的,如果撇开这个,曹德旺认为是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了榜样。

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孩子立过规矩,而是给了他们很大的自由空间。曹德旺说:我只限定不准吸毒,别的无所谓。

在孩子八、九岁时,曹德旺开始给他们讲这些问题,书该怎么读,你们自己选择;或读或不读,你们也自己选择;但有一样,吸毒是绝对不行的。他这些做法,继承了母亲的个性,结果还是让他满意的:孩子们看我那么辛苦,他们也理解。

等到孩子出国求学的时候,因为福清市在国外有很多帮派,互相之间难免争斗。送长子曹晖上飞机时,曹德旺叮嘱儿子:“我们是做生意的,不管他们是哪一帮、哪一派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任何事情不管。”这些曹晖做到了,学成归来。

现在已到了家族企业传承的时候了,曹德旺依然没有为儿子定下规矩,但他也有自己的愿望:企业家很想赚钱,但不应以赚钱为主。“如果我的孩子是这样的,我将非常满足。”

虽然没有像父亲对待自己那样责骂、毒打,曹德旺认为自己的行动教育了孩子。早起晚归、省吃俭用、仁慈关爱、负责任,他希望曹家的子女都能如此。

名人的事迹12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是 1970年4月22日 ,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刚满25岁的学生――地球之父在校园发起和组织的。他因此被誉为“地球之父”

丹尼斯海斯生长在美国华盛顿州环境幽美的哥伦比亚河峡谷,他从小养成了爱好大自然的个性。到了大学时代,他虽然就读于法律专业,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环境问题的关心。鉴于丹尼斯海斯在环保事业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他曾荣获联邦野生动物协会,美国慈善协会,美国太阳能协会,远离战争组织的最高荣誉奖项,并被国家奥杜邦协会评为“100个最杰出的环保人士”之一。

分析:英雄不问出处,也不论年龄的大小。年轻的丹尼斯海斯一心致力于环保事业,持之以恒,最终为自己赢得了“地球日之父”的称号。

适用话题:环保、自然、青年

名人的事迹13

星期四上午,我们班在举行名人事迹报告会。

老师先作了一个开场白:“古往今来,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崛起、祖国的尊严、祖国的荣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谱写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篇……”最后老师说了一句:“报告会正式开始。”

同学们纷纷拿出真北好的资料,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有同学讲杰出的科学家的故事,有同学讲伟大领袖的故事,还有同学讲优秀的体育明星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许海峰的故事,讲的是他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为祖国争了光,在比赛的时候获得冠军,实现了中国人在奥运会上金牌数“0”的突破。他为了祖国,艰苦奋斗。我长大也要向他一样,为国争光。

报告会在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了。这次报告会进行得很顺利,大家讲的故事令人感动,同学们听后受益匪浅,决心长大为国争光。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奋发进取、勤劳勇敢、口齿伶俐、拾金不昧、尊老爱幼、好学上进的人!!!

名人的事迹14

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讲爱国者钱学森吧!

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为了报效国家,他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成就时,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于是,他到美国留学。几年之后,人在美国,心在中国的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反顾地要快点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使尽各种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国的念头。钱学森还是不畏诱惑,还是回到了祖国温暖的怀抱。钱学森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他要回国的决心是多么坚定呀!他这一腔爱国热情难道不令人敬佩吗?钱学森回国后,学以致用,发明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国际技术交流会上,他被光荣地评为了“小罗克伟尔奖章”,就在这世界获奖者的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他的智慧为中国人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

读了这名人事迹的作文短文,我感受到:钱学森这一伟大举动,惊动了所有人,而且,深深打动了我,我一定要向钱学森学习,做一个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有用之才。

名人的事迹15

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我国书画是极负盛名的。他所写的《兰亭帖》流传至今,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兰亭帖》集中体现了王羲之的文学才华和书法艺术的成就。

《兰亭帖》是对自己所作的《兰亭集序》的书写。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3月3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0多人宴集在浙江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县)的兰亭。这一天春光明媚,与会的人诗兴大发,纷纷吟出一些诗来。王羲之为这些诗作所感动,欣然命笔写了一篇序,这就是后来传诵的《兰亭集序》。序中记下了集会的盛况,反映与会诸人的观感。《兰亭帖》就是对于《兰亭集序》的精书,写得遒媚劲健,为后世学习书法的楷模。

王羲之书法的高超成就来源于他幼年的刻苦学习。

王羲之幼年学书的时候,非常羡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张芝,字伯英,他的书法也是非常有名的。据说张芝学习书法的时候经常在衣帛上写字,然后再把衣帛放在染缸里染上色,做衣服用。张芝还经常到水池边上去写字,用池水磨墨涮笔,结果池水都被染成黑色。由于他这样用功,所以字写得非常好,特别是草书更为出名。当时的人称他为“草圣”。王羲之决心学习张芝的精神,并认为:只要自己肯于刻苦努力,就一定可以赶上或者超过张芝。

王羲之不仅学习张芝的精神,而且还学习张芝写字的方法。他也像张芝那样,经常到水池边上学习写字。

王羲之家乡临川城下有一条河,靠河的边上有一块地方叫做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个很深的长方形水池,这就是他经常学习写字的地方。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他就带上纸笔砚墨来到这里学习写字,用池里的水磨墨,用池子里的水涮笔,每当他的黑黑的墨笔投入池水的时候,水里立刻出现一片黑云似的水墨。这样,天长日久,池水也就渐渐变黑了。随着池水的一天天变黑,王羲之的字也一天天的长进了。不久,他写的字就超过了当时的书法家庾翼。

有一次,他用草书给庾翼的哥哥庾亮写了一封信,庾翼看到以后大为叹服。他说王羲之的字“真可以与张芝的媲美了!”王羲之终于成为当时的书法家。

到了宋朝,新城的墨池上边建立了一个州学的校舍。州学里有一位姓王的教授(主管教育的小官)。他因为怕王羲之临池学书的事迹被世人所遗忘,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的柱子上,并且邀请当时的大散文家曾巩写了一篇《墨池记》。

曾巩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在《墨池记》里除了记述王羲之当时临池学书的事迹之外,还阐述了有关学习的一些思想。他说。“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这也就是说,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并不是天生成就的,而是精心努力的结果;后人之所以赶不上他,并不是后来的人不能赶上他,而是后人学习艰苦努力的程度不如他,这也是王羲之临池学书的事迹给予后人的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