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超高产栽培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论文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最有效手段,不仅可以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还能进一步加快我国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江津区通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已经基本形成农业超级水稻栽培与农业“三机”(即机耕、机插、机收)现代化作业相结合的体系。要实现“三机”,除了应有的地理条件以外,其关键主要问题是良种加良法,搞好育秧工作以及相关的田间肥水、病虫等管理。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对水稻超级稻高产栽培和实行“三机”配套技术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水稻超高产栽培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论文

1掌握推广使用6大技术要点,实行“一换四改”

1.1一换和一改:换常规杂交稻为超级稻优良品种,改水田湿润育秧为旱地湿润育秧

(1)选择品种。实行一换即换常规杂交稻为选择优质高产,抗虫抗病性好、抗逆性强,熟期适中,植株性状适宜高产栽培的超级稻优良品种,如近2a我区推广的Q优6号、Ⅱ优21、Ⅱ优084等。

(2)播种地选择。选择向阳、地势平坦、取水方便的带沙壤土的旱地或者干板田做旱育秧地,这有利于秧苗出土以后干旱缺水时用水和光照强度增加,从而培育壮苗和利于机插秧或手栽。

(3)及早规划和整地作秧床。规格:一般年初(1月份)就应该规划落实,2月中下旬便可以开始整地作厢。根据实际情况,通常有2种规格制作秧床可任选1个:一是2m开厢做凹式秧床,床净宽为1.6m,埂宽0.4m,埂高10cm,埂壁与床面垂直,床面每排竖放5个机插塑料软盘;二是1.8m开厢,床净宽1.4m,埂宽0.4m,埂高10cm,埂壁与床面垂直,床面每排竖放4个机插塑料软盘。

(4)营养土配置及装填秧盘土方法及作用。一是就地装填秧盘土:将秧床地块里的泥土打碎,过筛除去粗渣、杂草等,即可用于将摆放好的秧盘装填80%左右,稍加刮平即可。当土壤pH>7的时候,每667m2本田用盘泥土中加入100~150g细硫磺粉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后再装盘。同时用8~10g45%敌克松对装盘泥沙进行消毒可预防秧苗青枯病害而引起不良生长。二是使用旱育壮秧剂方法:每1kg壮秧剂与40kg细泥沙均匀混合,均匀撒于80个已经刮平泥土的秧盘之中。壮秧剂的使用既有效控制秧苗徒长,又不会导致秧苗过矮。因此,必须严格按要求使用壮秧剂。

(5)改水田湿润育秧为旱地湿润育秧。为创造湿润的旱育秧地,保证种子出苗整齐,且育出秧苗能够曲卷成筒,不断不散,加之现在推广的包衣种子居多,不能浸种催芽再播,二者要兼顾协调,其具体做法:用冬水田里绒稀泥加水兑调成稀泥羹(即粘稠米汤状),然后浇于已经装填了营养土的秧盘之上,灌满直到不再下渗为止,最后再予以秧盘踏实提浆刮平,即可撒播种子。

(6)播种量的要求。每个秧盘以50g种子计算进行定量定盘播种。为了尽力做到撒播种子均匀,应当首先撒播70%~80%部分,余下的接着第二次予以补匀补足。播种完毕之后,再使用泥沙进行盖种,直到种子遮掩不见为止,随后进行插拱竹块盖膜。每个秧盘定量50g种子的播种量,这既能保证适宜秧龄期内机插秧密度,又能保证秧龄期内秧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分蘖)。

1.2加强秧床管理、明确技术规范、推广机耕,搞好大田整治

(1)适时早揭膜炼苗。为培育出矮健壮苗,一般在2叶左右开始揭膜炼苗。因炼苗之后有利于断奶(3叶期前)肥的提早施用。

(2)加强肥水管理。培育矮健壮秧,2.5叶时必须施断奶肥,采用“少吃多餐”的方法。即选择阴、晴天气,使用96%的磷酸二氢钾100g加尿素100g兑水15kg进行喷雾,实施根外追肥,以喷湿秧苗全身为止,每隔3~4d再施1次,对长势较弱的可以多喷2~3次。秧苗返青以后,用清粪水每挑(大约50kg)加0.25~0.3kg尿素泼施,以泼湿秧盘为止。根据秧苗长势情况,酌情可再施一次,除了施肥以外,平时若见秧盘内泥土干燥缺水(晴天秧苗出现卷叶清晨不能恢复舒展时),则应当喷水保湿,这样才能够保证秧苗在断奶期间不至于缺水缺肥,为促早发分蘖打下基础。在对秧苗肥水管理的同时,要结合苗期病虫害的防治,防止苗稻瘟、青枯死苗等现象的发生,应该使用杀菌类农药如敌克松、三环唑加乐果兑水在移栽以前1~2周进行喷雾1~2次。这样则能保证秧苗期内(即移栽前后)不发生一般的病虫危害。

(3)培育矮健壮秧。运用“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对前期苗床保持适当干旱,直到早上秧苗卷叶不能展开才予以灌水,在干旱环境之下有利于根系生长,为了培育强健、弹性好、抗逆性强的手栽秧苗及机器插播秧苗的高产栽培奠定基础。

(4)大田的整理。在准备移栽之前7d,应该对所有要实行机器插秧(或者手栽秧)的田块使用旋耕机进行旋耕,并予以灌浅水3.3~6.6cm,等待机器插秧或者手栽。机器耕种可以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改善耕作方式,使杂草、秸秆等砸碎还田,从而培肥地力,提高粮食生产,每天一部旋耕机机耕可达0.33~1.6hm2,节省劳力、物力等200~400元,增加了农民收入。

1.3改稀大窝栽植为增窝增苗的合理密植,推广机器插秧

(1)适时移栽要求和目的。一般秧龄在35~45d为宜,即4叶左右开始移栽并选择阴、晴天移栽,最迟不超过5叶,移栽时间不宜过长。因秧盘泥土限量,若秧龄过长,根系发育生长过多以后,水分、养分都不容易供给和供足,易造成老黄秧而影响栽插质量。如2012年2月25日至3月2日播种,4月8日至10日开始机插或手栽移栽;2013年3月3日至3月9日播种,4月9日起开始移栽。移栽之后,生长发育迅速无明显返青期,抗逆性较强。如2012年4月11日至13日江津区各地遭受超强度低温冷害,全区水田湿润育秧秧苗普遍受到冷害发生严重死苗、病苗等,而按照本文所说方法而育出的秧苗,机器插秧或者手栽移栽后,都无病(冷)害现象发生。早生快发、早熟,比其他育秧方式可以提早5~8d成熟。

(2)移栽规格采用增窝增苗合理密植。除了机器插秧规格一般按照30cm×20cm插秧以外,实行手栽秧的则按照33cm×20cm或者(26~40)cm×20cm的规格,每窝2苗左右进行移栽。机插缺窝的秧苗用有盘抛秧苗(在育秧的同时用561孔抛秧盘育秧用做机插补苗)进行人工补齐补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增窝增苗而增产的高产栽培技术,保证每667m2窝数达到1万~1.2万窝,从而为获得高产打下基础。

1.4田间肥水管理改常规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

(1)底肥。在移栽之前1~2d每667m2施入20N:12P2O5:8K2O≥40%的测土配方肥料30kg,并予以浅水灌溉、移栽秧苗。

(2)分蘖肥。移栽之后15~20d,每亩施尿素7~8kg。此期以薄水管理。当茎叶数量达到有效穗(大穗型品种16万~17万,中大型穗品种18万~19万)时开始晒田,以确保上林率、成穗率(即有效分蘖数)。

(3)拔节肥。在水稻分化Ⅱ期,晒田之后灌水施拔节肥,每667m2施氯化钾5~6kg。

(4)穗粒肥。在穗分化Ⅵ期,每667m2施尿素4~5kg。此期间以足水保水灌溉。机器收割田块在抽穗散籽之后即可放水晒田,以有利于机收。蓄留再生稻田块,在头季稻收前15d,每667m2施尿素20kg作促芽肥,收割之后3~5d再每667m2施尿素10kg作发芽肥。此类田块应以足水灌溉,但是不能机收,因为机收以后,其留茬高度不够而不能保留再生芽。

1.5改单一的病或虫防治为病、虫、草、鼠害综合机械化统防统治技术

播种之前2~3d,要针对播种地田块地带,实行统一灭鼠。移栽之后7~10d组织农民进行田间化学除草,也可以结合一代螟虫一并防除防治。对于杂草过多的田块应该实行人工拔除。水稻中后期要对二代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用机动喷雾器实行病虫机械统一防治,以彻底消灭病菌、虫害发生的病源、虫源。

1.6机收与要求

(1)大力推广机械收割。机收在目前本地区一天能收获2~8hm2,有利于减轻和降低农民劳动强度(特别是现在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剩下的基本是老弱病残、儿童和妇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机收还可以实行秸秆还田,培肥田力,因此应该普及推广机收。

(2)要求。凡是准备机收的田块,在收获前15d要放干田水晒田,有利于机械收获和人力运输谷物。通过机收还可以实行秸秆还田,培肥田力,因此应该普及推广机收。

(3)存在问题。由于机收时各田块之间的.田坎高度垮越不能超过1.5m,否则不利于收割机的转移搬迁。所以要求地形稍平坦的地区、田块较大的为好。根据我区地理条件分析,要大面积上推广使用机械收割,特别是一些小型收割机(四行机),则更适合丘陵地区种植水稻的田块收获。

2示范片成果展示

通过以上6个方面的超级水稻高产栽培和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的实施。2013年我镇开始实施超级稻项目,我们在对西湖镇水庙村4社、5社的14hm2核心示范片进行测产,最高单产为690kg/667m2,平均单产655.6kg/667m2,较好完成了计划任务。2013年西湖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860.5t,1933hm2,水超高产栽培核心示范片27.8hm2,其中机器插秧14.4hm2,手栽秧苗13.3hm2,示范片实行增窝增苗高产栽培和机耕、机播(插)、机收技术,获得了机插秧平均单产655.6kg/667m2,手栽秧平均单产407kg/667m2,比大面积每667m2增产248.1kg,这充分说明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

3结语

要实现超级稻的高产栽培和农业机械化技术配套,首先就要实行“一换四改”技术,即“一换常规杂交稻品种为超级稻优良品种;一改水田湿润育秧为旱地湿润育秧;二改稀大窝栽植为增窝增苗的合理密植;三改常规施肥法为测土配方施肥法;四改单一的病或虫防治为病虫机械化统防统治”。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采用良种加良法。其次是因地制宜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推广农业机械化,使用“机耕、机插和机收”,特别是一些小型机械(一般四行机)更适合丘陵地区的使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使超级稻高产栽培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在本地区得以推广普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