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职场新人

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他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明白自己的力量。望着他们,人们看到的是一副尴尬的表情,得到的是一个时代的问号。作为一个符号,80后已经不止是常被挂在人们的嘴边,而且更是引起了口水战一样的争论。而我们把“80后”作为话题,不是要品评和彰显他们的特质,我们的目的在于,当“80后”逐渐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时,企业应该如何管理这些职场新人

如何管理职场新人

那些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管理理论,由于研究对象和时间、空间的变化,使原有的管理效能在环境带来的主体巨变的过程中正逐渐下降。如何管好“80后”,成为一个时髦而又棘手的话题。

“这对已有的管理方式是一个挑战。”新浪HR总监段冬说,“80后更多地希望主管在自己关心的事情上做安排,他所关心的事情是工作是否有更多的挑战性,自己是否能对工作提出更多的想法。在培训中,我们能发现,80后更愿意提问,更喜欢挑战主管的想法,这是80后比较突出的情况,而更多70人只是接受和遵循规则而已。”

有点嚣张、有点叛逆、有点张狂、有点狂躁……很多人这样认识“80后”。张扬自我、挑战传统、富有激情……“80后”因这些名词而与众不同。这样的个性也造就了“80后”不同于其他年代人的职场特点。

“前几天和一个80后MBA毕业生聊天,他说‘以前的工作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所以才读MBA,希望读完MBA后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是很多80后的普遍想法,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就,把成就感和幸福感结合在一起。”段冬说。

因为更渴望成功,“80后”更容易遭受挫折。有数据显示,“80后”相比与其他年代的人,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多种因素使得“80后”面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而有效减轻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就是让“80后”能正视现实,降低期望,去掉浮躁。

在新浪网关于“你认为80后最欠缺及最需要的是什么”的调查中显示,挫折和磨练成为票数最为居高的选项。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80后员工开始工作之初,就有意让他们经受磨练,去掉浮躁,来更现实地面对“工作的真实”。

一些公司做过很多测试,让“80后”把薪资、发展、企业文化、对主管的`能力认同等按照自己最关注的顺序排序。在薪资方面,80%以上的人把其排在后面,少数人会选择排在前面,但很少有人把薪资放在中间。他们最看重的,是对行业和工作的热爱;其次,是职业发展。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更多地是源于自身的需求。这点也是80后不同于其他群体的一点。段冬提到,“我们新浪做过内部的调查,发现员工关心更多的还是上级的认同和个人的成就,排在第三位的才是金钱。当他得不到成就感和信任时,他才会寄托这种更现实的东西。这也对部门主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大会上认可他的意见,在实践中实施他的好想法,在“80后”看来这都是很大的激励。同时,创造一个能够自我激励的环境,让“80后”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发挥自己的能力是让他高兴的事情。“如果员工加了两天班,你给了他五百元的加班费。他只会认为这是他应该得到的。真正的激励是你给他女朋友或太太买礼物,这种激励会比给他现金更有效,他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受尊重的空间里工作。”段冬说,主管们应该学习多种激励员工的方式。想尽办法,关注80后的个性化需求一直是新浪所关注的。

80后员工流失率高是当今大多数HR头痛的问题。80后的工作意向并不强,大多数人都抱着试着看的态度,他们甚至并不担心失业,这也是无数“啃老族”出现的主要原因。工作对80后的重要性正逐渐下降。要不要忠诚成了管理80后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除了自身的价值观外,企业的一些做法也成为影响80后员工忠诚度的重要因素。很多企业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固然好,但到处是规章制度,一切皆淘汰机制,造成员工无所适从以致不拿企业当家,尤其是不安分的80后,他们通常把离开作为最好的解决方式。

“当你把两个指头指向别人的时候,3个指头在指向自己。当每个人在抱怨说公司怎样的时候,应该同时想想自己是否主动地为公司的发展做了贡献,是否主动地跟主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恰恰是员工在企业里应尽到的责任。我们首先强调责任再说忠诚,盲目的忠诚是不需要的。”段冬说,每年公司都会让招聘总数的40%的毕业生提前到公司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让80后们意识到,只有在整个公司的工作流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不断努力,才能达成下一个期望的结果。责任的意识,是在学生实习期间,新浪就不断传输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实习生的职业辅导,帮助潜在员工认识并认同责任及个人的价值,以使其重视承诺,忠诚于职业。“我们不强调员工要忠诚于企业,而是强调他要忠诚于这个职业。所谓企业的忠诚度,对于80后来讲,个人职业的发展空间比企业本身更重要。所以,他只有忠诚于职业才能忠诚于企业,他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