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博物馆

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

中国建筑博物馆

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位于素有“文史之乡”、“小北京”之称的韩城咎村镇西街普照寺内,筹建于1998年,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

馆址所在地普照寺,始建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据大佛殿袱下墨书题记和《重修大佛殿碑记》,道光三至四年(1823一1824年)曾予重修。此寺为“中央大佛殿,东西为配殿”的元代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伟,融地方特色、宗教和时代精神为一体。大佛殿为典型的元代建筑,其外形为屋面布有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前檐当心间开门,稍间前檐墙上部正中均开窗户,装直棂格子窗,恰似蒙古包形。2005年:6月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普照寺外,韩城境内还保存有三十余处元代建筑,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1998年在省文物局及韩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决定把韩城境内零散的元代建筑集中搬迁至普照寺内,集中保护。现已迁建有天园寺高神殿一组三座以及三清殿一组6座元代建筑。普照寺内现有元代建筑约20座。

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自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陈列展览,形成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互为补充,交相辉映的陈列体系,多角度向广大观众揭示佛教文化及建筑文化的丰富内涵。

主要陈列有:

“元代建筑图片展”:设于高神殿第2号殿内。展览分寺观、庙寺、元代建筑群三个部分。主要运用图片和文字展示韩城境内现存元代建筑的特点及现貌。

“佛教艺术陈列”:设于大雄宝殿内及东西殿。展览分佛像、藻井、壁画3个专题,通过佛像造型、神态、服饰及壁画技法,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内在底蕴以及元代艺术的成就。

“佛教文化展”:设于高神殿一号殿,主要展示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

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以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秩序和独特的古建筑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已成为研究古建筑文化和传播宗教文化的重要窗口。

浙江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宁波保国寺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代表性文化遗存,保国寺大殿重建于北宋祥符年间(1013),迄今已有998年历史。保存完整的大殿集宋代遗构、木装修、彩画于一身,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文化价值。曾被来访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专家直接评价为:“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

保国寺大殿结构独特,气势恢宏,堪称中国建筑文化奇葩,主要特点是:平面布置进深(13.38米)大于面阔(11.83米),呈纵长方形;在前槽天花板上绝妙的安置了三个楼空斗八藻井;复杂的斗拱结构;四段合包镶瓜棱柱,柱身有明显的侧脚等。这些都接近或吻合于北宋的官方建筑经典《营造法式》,并承袭某些唐代建筑遗风,保存着无与伦比的历史信息。它所采用的木构技术,成为十一世纪最先进、最具有代表性的范例,为九十年后才产生的中国第一部建筑典籍《营造法式》奠定了基础,因而在世界科学史上闪烁着熠熠光辉。

2006年,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2007年保国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二级博物馆。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已成为一个拥有唐、宋、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的木构建筑群体于一身的建筑类专题博物馆。馆内十七个展厅,全天候对外开放。馆外景区占地28.8公顷,生态环境良好,古树名木众多,绿化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六以上。景区常年举办“摘茶品茗”、“采撷杨梅”、“金秋赏桂”、“暑夏赏荷”、“野营烧烤”等活动,是人们旅游、娱乐、休闲的理想场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区,系在学校旧图书馆基础上部分改建而成,落成于2006年9月学校建校110周年暨并校50周年之际。

校史馆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共有三层,其中包括一、二层的四个校史展厅和第三层的两个专题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为目前西北地区高校中同类场馆单体建筑体量最大的一座校史馆。

校史馆藏品来源主要有学校综合档案移交、历届校友和教职工捐赠以及社会征集等渠道。经过多年的积累,校史馆藏品不仅反映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长壮大的历史,而且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校史馆目前藏品有四百余件,多为反映学校历史的实物。展厅中以翔实的展览资料、生动的历史照片,形象地再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悠久的办学和发展历史。近年来该馆注意加强学校地缘历史研究和并校历史研究,编辑整理了《百年建大》等校史资料,并有多篇论文在相关报刊上发表。

该馆设馆长办公室、办公室、藏品资料室、校史研究室四个机构。在编人员4人。年接待参观人数3万至5万人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博物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博物馆位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内的建筑学院东楼,成立于2005年,隶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目前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代为管理。建筑博物馆是一所全面集中展示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建筑文化的博物馆,在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博物馆还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了我国建筑、建筑教育的发展以及我国丰富多元的建筑创作与建筑文化。

博物馆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800平方米,馆藏展品367件(套)。共分为三大部分:固定展厅、流动展厅和建筑数字博物馆。其中固定展厅中以实物、模型、图纸等方式全面展示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建筑与城市集人类文明之大成,也是人类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东方建筑充满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建筑体系也饱含东方式的智慧,与西方建筑截然不同。东方建筑体系源于中国,中国古代建筑也是东为一建筑体系的典范,西安为中国著名的古都,自西周历经秦、汉、唐等十三朝,积淀了丰厚的建筑文化馆中珍藏了一大批以1:20一1:50比例制作的中国古代建筑模型,真实反映了大小雁塔、应县佛宫寺释迎塔、山西永乐宫等我国现存的各朝代建筑。这些模型的所有构件均按照实物缩小,局部可以开启拆装,通过这些精致的展品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固定展区展示了众多古建筑构件的实物,包括秦砖汉瓦、木构斗拱等,真实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貌馆中大量的古建筑测绘图纸和1:1的古代建筑构建模型可以让参观者更为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建造及细节做法,体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妙。

流动展区部分以展出与建筑相关的多种展示内容为主,如以展现古城风貌的“四方城”主题摄影展;以展现中国民间建筑文化的中国民居摄影展;以展示当代建筑文化的当代著名建筑师和建筑设计单位的建筑作品展:以反映当代建筑艺术观念的当代实验建筑艺术展等内容,让参观者在感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余,领略当今丰富多元化的建筑文化。

建筑数字博物馆则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形成了更为全面和完善的数字化网络博物馆,全面展示古今中外的建筑及多元的建筑文化,并且为建筑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建筑数字博物馆已列人国家大学数字博物馆和国家数字科技馆分馆之一,目前已完成三期建设工程。

建筑博物馆设于大学教学楼内,参观者在参观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大学中丰富的建筑教育内容,接受建筑文化的熏陶,起到普及建筑教育与建筑文化的作用。博物馆面向社会大众,除有丰富的藏品,还有诸多互动内容,如中国古建模型拼装等,通过参观者的体验,更好地展示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建筑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了大批参观者,为普及建筑知识、传承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空间条件等制约,博物馆的大量展品无法得到全面展示,博物馆目前正在积极筹备进行新馆建设,以更为全面、深人地展示多元的建筑文化。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北京先农坛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南端西侧,与天坛隔永定门内大街东西相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享先农、太岁诸神灵及举行耕?典礼的专用场所。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现存古建筑有太岁殿、拜殿、神厨、神仓、具服殿、观耕台、庆成宫、宰牲亭等,是明清皇家祭祀建筑中保留较为完整的一处,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先农坛古建筑群内,是一所集收藏、研究和展示为一体的全面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于1991年9月25日向公众开放。

中国蜜蜂博物馆

蜜蜂全身都是宝,他向人类提供各种产品。蜂蜜、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蜂蜡以至蜂体本身,都是宝贵的天然营养品,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效果。中国蜜蜂博物馆位于风景美丽的香山北京植物园内,著名古刹卧佛寺西侧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内,1993年9月23日开馆,属科技类专题博物馆。1997年该馆被批准为北京市正式博物馆和海淀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998年定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

蜜蜂博物馆常年展出以“蜜蜂是人类的朋友”为主题的科普展览。展厅面积150平米,共分三个展室,展出图片和图表506幅,标本、模型和实物700余件。内容包括蜜蜂的起源与演化,中国古代养蜂史,蜜蜂与文化艺术,中国蜜蜂和蜜源植物资源,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和蜂产品的生产,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蜂产品保健和蜂疗,中国养蜂业发展成就,世界养蜂业概况和国际科技交流。通过图片、图表、标本、实物、景观模型、录像播放等手段,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介绍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养蜂发展历史,蜜蜂的生物学知识,现代养蜂科学技术和蜂产品市场的繁荣。同时特别着眼于建设成为中小学生物学教学的课外活动场所和爱科学、学科学的园地,培养中小学生对蜜蜂科学和生物学的兴趣,满足他们探求知识的渴望,并以蜜蜂的“品格”对他们进行高尚情操的熏陶。

欢迎大家在桃花盛开的春天、绿树葱笼的夏天或红叶似锦的秋天来香山北京植物园游览休闲的同时,到中国蜜蜂博物馆参观,领略一下“蜜蜂王国”的有趣和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