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自我反思优选[6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工作自我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工作自我反思优选[6篇]

教师工作自我反思1

本学期自修反思计划重点我拟订在课堂教学上,只有从最基本的课堂常规教学上进行深刻反思,才能真正达到一位人民教师修身养性上的提高.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勤思考、勤总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一)精选教法,快乐学习,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

2.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

3、以“赛”激趣促学

(二)教学渗透,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的.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自修反思过程中,积极思考课堂教学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法去尝试新的积极有效的方法才是我们反思的根本目的。

教师工作自我反思2

之前看过何敬晨老师的专题培训中曾经提到教学反思方面的东西,觉得很好。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多一份反思,就多一份提高,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著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认为:

优秀教师 = 教育过程 + 反思

在仔细阅读后,我自己又查找了关于教师反思方面的话题,受益很大。下面主要想谈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一)自我反思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全面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作为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或是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的很成功,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那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把他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

2.思所失,汲取教训,补其不足。

众所周知,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的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每个问题的阐述有所偏颇;或者感到某个问题的处理力不从心等。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既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3.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

这里的“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

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方面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十分透彻,有时甚至是似是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自己会感受到这些,把他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方面的问题加以研究,使之明白透彻。

4.思所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难点的突破事关整个教学的成败。所谓教材的难点,是指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每一轮都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下来,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其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5.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哪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哪些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在他人评价中反思

在充分发挥教师自我反思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同事及家长的作用。这些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民”,他们能发现教师自我难以认识到的问题,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中,学生和同事的评价优为重要。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师生的交往有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听取他们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转变某些不恰当的教学行为。例如:课后当学生说某个知识的要点不理解或不能够很好的运用于实践时,教师就应该反思:在教授这个内容时,是否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否将新授内容与原有知识进行合理连接;连接的方法是否科学;在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是否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引导的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等。教师沿着这个思路反思,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为以后在教学中处理类似的问题提供了经验参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提高。 教师要想更快的提高自己,寻求同伴的帮助必不可少。因为同校教师特别是同科教师在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等方

面的相似性,所以对于教学就有更深的共鸣和更准确的理解。从同伴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又可以吸取自己的教训,对于改进教学和发展自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只有理性的对待同伴的评价,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才能避免“孤芳自赏”,才能实现“更上一层楼”的进步。

(三)在评价学生中反思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学习行为得分析、学习结果的反思,也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判断,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1.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反思 (1)课堂观察反思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教师自我反思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上,应时时观察学生、关注学生,学生所说、所做、所思、所学、所感受都是教师自我反思的依据,我们应根据他们外在的显性行为,运用新课堂理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及时的信息导向。如何通过课堂的观察进行自我反思?下面做简要的说明。

以检查,传统的教学在设置练习或考试时,过多的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和学习过程的考查。新课标倡导的是动态的、过程的评价,关注被评价者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关注被评者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增加了那些经历和体验,关注被评者在获得结果的过程 中发生了怎样的进步。新课程教学评价并不否认考试的作用,而是在于怎么考,怎样处理考试结果。

总之,无论那种评价,都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反馈,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教师的反思提供较为客观的信息。教师要正确对待各种评价,并将其作为准确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的机会。要分析自己取得进步的多种原因,以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重新制定发展目标,针对不足深入反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行动,促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创造力。

教师工作自我反思3

反思是新教师走向成熟的催化剂,更是教师不断进步、超越自我的法宝。因此成为反思型教师对于在教学一线中的老师特别新老师来说,尤为显得重要。本学期即将接近尾声,更有必要对整个学期的工作和学习进行总结,现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反思教学

教学是教育的主任务,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做好教学工作是每一个教师的使命,也是教师个人能力和成就的主要体现,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严肃地对待教学工作。本学期将要接近尾声,反思我这一年来的教学生活,从工作态度上,初为人师,难免经验不足,所以我每日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因自己的疏忽和失误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对每节课,我都是认真对待,从不应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教好学生。现在临近期末,我更应该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做好期末复习,争取让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二、反思师德

由于远离了自己的少年时代,现在看着这些稚嫩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孩子们,真是打心眼里羡慕,初为人师,我对每个学生都是抱着热爱和赞赏的眼光,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认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支持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古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一个教师,只有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认可,你传授的知识才会被学生更高效率的吸收。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关心学生,从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态度要尊重和蔼,不简单粗暴,从深层次发掘问题,解决问题。定期和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三、明确职责

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坚守好课堂这个主阵地,我努力做到不备好课不进课堂,目前,新课的学习都已结束,进入了复习的冲刺阶段。这个阶段是整合学习、提高成绩的重要时期,作为一个党员教师,我们要创新争优,做好示范带头作用。不辜负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教师工作自我反思4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本着一个老师的良心,本着一个老师的责任心,本着对自己事业的热爱,我常常反思着,怎样做才可以把课教得更好,怎样做孩子们才更容易接受,怎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引导。自从我踏入教育这个行业,我很认真地对待我的工作,更用心的对待我的学生,我对他们“视如己出”,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怀他们的生活,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我都要为他们负责。

为了把上课上好,我也常常感到很困惑、很苦恼,也很懊丧。为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四十分钟的课堂里我似乎总是在不停地赶呀赶。可是,一节课辛辛苦苦下来,并不见得每个学生都喜欢,也不见得有成效,甚至小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不能集中,有趁你不注意做小动作的,跑神的……

为了处理学生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比如分心、做小动作、情绪的低靡沮丧等),我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临时增加很多本来没有准备的题外话,比如根据当时的状况和需要,我会选择不同的内容和他们聊聊;有时,我和学生谈人生,谈自己的经历,讲我的童年,讲我的学生等等;有时,我选一两个故事来讲;有时给他们一个眼神……

反思才能有所触动、有所改进。我不仅是一位语文老师,更是一位班主任。课前课后经常和学生接触,试图去了解他们,听听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想法,再翻阅大量的教学资料,向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请教。近一段时间以来,我最大的改变就是:上课时,我不再为完成教案呈现设计好的课件,而是给了自己更多可以灵活变通的时间和机会。我的注意力也不再只关注教案进行到哪里,课件展示到哪里了,而是关注学生听到了哪里,接受了哪些,还需要些什么,课堂效果怎样。真正的回到最真实的课堂,回到课堂的主人。

教师工作自我反思5

光阴荏苒,从刚开始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有足足两个月了。

回顾这两个月的教学生活,每天都非常忙碌,白天要解决孩子们带来的各种问题,面对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上好每一堂课;晚上要研究教材,查阅许多资料。从白天到晚上,备课、上课、批作业、管纪律、管卫生,总是排得满满的,但是我从未感到一丝辛苦,可能是因为真正爱上教师这个职业的缘故,每天看着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一口一个“老师”地喊,更是打从心底里发出喜悦,正如张世坤主任对我们新进教师的谆谆教诲:“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该珍惜,更应该努力!”所以,打从第一天上班起,我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努力地工作,希望自己尽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尽快缩短和有经验教师的差距。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下面就来谈谈我在这段时间的努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我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实行竞争机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在早读和中午读书的时间里,安排几位学生当“小老师”负责早读和中午的读书情况。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朗读能力。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生上课的热情高涨,也锻炼了自我组织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首先定时定量的训练,师生定时检查。以使他们逐渐养成习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好基础。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从阅读入手,我让每位学生从家里至少带一本图书过来,建立了班级的图书角,让他们利用中午时间读优秀的作文选和童话选,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在实践课上,在秋游的时候,注意指导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当场叫他们用学过的好的词语或好句子来形容周围的事和物。我就耐心的帮他们一一纠错,告诉他们应该这样而不能那样,说得好的、准确的就及时表扬。这样既养成了他们观察的习惯,又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教学生字时,很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从这些生字中去发现问题 ,并想想,它的边旁、结构、意思、用什么办法才比较容易记住它,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课堂上和课外都注意指导他们认真书写,分批次的上黑板书写,并发出了“谁敢挑战老师”的呼号,极大地调动了全班孩子的书写欲望,孩子们都对我提出建议希望我每周多上两节写字课,我的教学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都爱上了写字课。如此这样,渐渐的我班良好的书写习惯基本养成,也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5、培养孩子良好的纪律卫生习惯。二年级的孩子自制能力还是比较差,良好的纪律习惯是取得成绩的重要保证,所以在纪律上的严格要求上我始终没有放松,在犯错孩子的身上我坚持采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不体罚学生的前提下,和学生谈心,让他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卫生习惯上的养成方面我也不松懈,每天安排值日班长的配和学生个人,班级的卫生情况良好。

二、关爱每一个学生,营造温馨班集体。

对孩子无私的.爱,深深地触动着我,工作的第二个月,我们就面临这一项艰巨的考验,在甲流的侵袭,在流感的全面进攻下,每天都会有十个、八个孩子发烧,从早到晚,作为班主任的我都必须细心地看护与照料,天天会有孩子围着你量体温,对孩子全心全力地照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旦有孩子发烧,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

在两个月的朝夕相处中,我对班级每位学生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能够坚持做到在班级管理中,我将自已“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的友爱,向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倾注给了行为习惯及学习成绩落后的孩子身上,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是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友爱,让他们感受到自已在班上也是很重要的一员。鼓励他们大胆地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学会自我教育,改掉不良的习惯。而面对优等生,在班级里,他们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原谅和袒护。但小缺点也会造成不小的隐患,小不抓,大难管。对这些学生,我从来不宠他们更不会迁就他们。反而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人。让他们懂得作为学生不光学习要优秀,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要有一颗友善博爱之心,只有这样才是一名真正的优秀学生。另外,我根据中等生心理特点运用一切办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不稳的积极因素,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三、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的信赖。

1、在班级生活中,及时抓住教育时机教育孩子。

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同时,班主任的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也能给学生强大的影响力,使学生以你为榜样,积极向你看齐靠拢。我在管理班级时很重视榜样教育,时刻注意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让他们对自已学习的榜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同学,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某件事、某种行为是正确的,那么别人就该向你学习,让每位学生知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别人学习的对象。只要你各方面约束自已,努力做到最好就可以了。比如,有一天,在孩子们吃中午饭的时候,我班的一个孩子,在扔纸巾的时候,发现垃圾桶已经满了,她就先去倒垃圾桶,随后回来吃饭,在此时,我抓了机会,提议全班同学放下手中的勺子,给她鼓掌,并希望孩子们今后能向她学习,这一件事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通过生日礼物附带书信和家长孩子进行了一次心灵上的沟通。

我以一颗仁爱之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和人格。我在开学初就试着做这样一件事,并且这件事还将继续下去,我在班级的评价手册上抄下了每个孩子的生日,我自己出钱给每一名过生日的孩子准备了一件不算贵重的小礼物,关键是每件礼物附带的一封信,我在信上写明了孩子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和孩子家长通过书信得到了心灵的沟通,孩子和家长都深受感动,家长都纷纷发来短信或打来电话表示感谢,孩子也决心朝着我建议的方向而努力,我的心思没有白费,我感到了无比的喜悦,并希望一直这样做下去。

四、我在教学中,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地方。两个月中我认真做好“备、教、改”工作。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知识,我做好每一节课课前准备,深钻教材。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运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敢说敢想,做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注意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还特别关注成绩和行为习惯落后的学生。给他们以最大的鼓励,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学而有趣,有所进步。正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现在喜欢上课,有几个孩子课下还跑到我跟前说喜欢上语文和数学,我很欣慰。

五、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教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我不断积极参加学校一切教科研活动。还参加区教育活动。虚心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在各方面不断得到提高,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增强。

当然,我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我认为我的课堂效率还需提高。我发现我每天在语文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却没有收到我理想的效果。这说明我在时间的利用上还存在问题。今后,我想尽量理清每一天的思路,合理又高效地安排好每一分每一秒,注意劳逸结合,多花心思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游戏。努力让孩子学的轻松快乐些。

总之,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汲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尽量做到最好,努力完成学校各项教学任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发扬成绩,不遗余力地把各项工作做好,用一个人民教师的工作热情来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

教师工作自我反思6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从笔者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课堂流行语的反思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

1.“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是,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比如默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是一种高心智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默读。但在学生自主选择时,往往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欢的方式读,极易让学生产生遇难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学懂了什么”。

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蜓点水式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竞相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的功力,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零起点”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3.“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

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一概以“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

4.“你真棒”。

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

二、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1.“自主”与“自流”。

“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汇报(全班交流)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学生初读后问学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是不是觉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着让学生说感受,谈体验。学生一会儿说酸,一会儿说甜,一会儿说苦,东一榔头西一棒,杂乱无章,学生说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对教学无组织,对学生不引导,弄得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如坠雾中。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领队,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到队伍前,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中,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确实担当起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2.合作学习“拉郎配”。

“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节课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四人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第二次在重点理解小象拉车、洗车部分,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小象怎样,哪些词语表现了小象的聪明、乖巧?小象为什么会这么聪明、乖巧?”第三次大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帮忙,我们还有哪些办法把车拉出来?”第三次合作学习,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余两次纯属为合作而合作,毫无意义。

我们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

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

三、对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反思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

有的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较多出现在教学常识性课文时。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第七册的.《新型玻璃》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读研专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作用呢?请自主选择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读,然后向大家汇报。”学生没费多大力气就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罗列出来,至于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这些特点、作用进行说明的,学生则根本没有去细细研读、体味。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理念,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专挑“科技含量高,网上资料多”的课文让学生研读,但在设计研读专题时,既不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结果只能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种别人的田,荒自家的园”,将语文课上成常识课,让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

有的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唯独读书不多,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

例如,某教师教学《家》时,这样活跃课堂,进行学科整合:1.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都在哪里?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当一回小画家,画一画它们的家吧。2.(学生画画、展示了十分钟后)让我们再来当一回小音乐家,唱一唱《娃哈哈》和《大中国》,边唱边做动作(学生刚入小学,不少人不会唱这两首歌,教师又是范唱又是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唱,再表演,花去近半节课时间)。

我们不能否认,绘画、唱歌、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更轻松、更活泼,可以带给学生欢乐,使语文学习更快乐;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更能体现大语文观。但艺术究竟该在什么时机走进语文课堂,学科之间究竟以什么方式整合,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应为“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服务,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果为追求气氛而“艺术”,为整合而“凑合”,结果只能是语文学科丢失本性,异化本质。

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语文的主要反思在于"悟"

你悟的越深也就反思的越深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所谓的“开放的课堂”不是我们所认为那种放手让学生自由去学的课堂,而是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