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一、农广校工作的总目标。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努力搭建市、区(县工作计划、乡(镇工作计划、村四级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实施“红绿蓝”办学培训模式,构建面向农民的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的网络平台,完善农广校系统试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一大批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善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民,是北京市农广校系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

二、农广校的主要任务。

1、搭建面向农民的.教育培训、咨询服务的网络平台;

2、强化教育培训服务功能;

3、搞好三项培训:

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全市农广校系统每年要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xx人次。

第二、实施“红绿蓝”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按照农村教育工作会的布置,每年招生3000人,五年培养一万五千人左右。

第三、开展新农村建设领导者(村级干部工作计划培训。从春季开始,全市每年培训xx人。

三、工作措施。

1、进一步完善农广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体系。

为进一步办好农广校,在新形势下,农广校的建设与发展要纳入市、县(区工作计划农科教联席会的工作范围,各分校的主管部门,要尽快健全农广校的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并主动接受当地农科教联席会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为当地农民教育培训服务。

在健全领导体制的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农广校的办学体系。在教育资源整合的潮流中,农广校要承担起“农民终身教育基地”的职能,为当地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加强基础建设。

为贯彻落实市农委、市教委、市科委联合发布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广校在我市农民教育培训中的积极作用,要大力抓好农广校体系的基础建设。

(1)建立“中央农广校卫星网”和“北京智农天地网”接收站站点;

(2)建设网络多媒体教室;

(3)加速网络课程开发;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加强示范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和农民科技实训基地建设,并加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牌子。各区县要以培训基地为依托,进行有引导、有组织的转移,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实现有序高效稳定转移。

4、改变学历教育培训模式。

农村干部培训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岗位能力(技能工作计划培训,即按照农村基层干部具体工作的实际需要,设定培训内容;二是综合素质培训,即大、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

5、搭建两座“立交桥”。

为培养农村“留得住、用的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更加灵活的学制和学习形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推行弹性学习制度,完善学分认证制度,建设一座联系农广校与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的“立交桥”。

以北京农职院为依托,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以重点专业为桥梁,积极发展特色专业的办学模式,逐步走上了招生、教学、科研、就业良性循环的轨道。全方位架起衔接、沟通招生与就业的“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