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年度总结集锦五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年度总结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农业年度总结集锦五篇

农业年度总结 篇1

20xx年,是XX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农业系统准确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总要求,积极回应泉城市民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需求,进一步理顺了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和建设重点,确立了建设都市精致农业的中心任务,纵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发展势头,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完成。回顾去年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明显特点:

一是农业结构明显优化。

认真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不断完善“高标准粮田建设+绿色集成技术推广+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建成1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和10个万亩玉米绿色高产创建示范片,打赢了30年不遇的小麦条锈病歼灭战,粮食总产258.4万吨,再获丰收;超额完成“粮改饲”国家级试点任务,面积达8万亩;加快推进杂粮提质增效及甘薯脱毒工程,杂粮基地发展到15万亩,脱毒甘薯增产超两成。市里成立了市长挂帅的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菜篮子直通车开进70个社区,蔬菜种植面积、总产稳定在140万亩和630万吨;水产养殖总产值达10亿元,肉蛋奶总产量达99万余吨,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等高效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全面启动农产品追溯、农资监管、监测数据三大平台建设,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25个、总量达1135个,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经营方式明显转变。

深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20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95:1;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6334家和241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400家和397家;都市农业园区发展到255家,首批31家现代农业综合体运行良好。创新粮食“3+10”托管服务模式,在商河、济阳、章丘打造了1.5万亩全程托管服务示范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230家,资产总额达41亿元、经营总面积达16万亩。“章丘大葱”入选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个农产品荣获20xx年全国农交会、绿博会金奖。

三是绿色效益明显提升。

大力推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XX模式,在商河、平阴、南山新建3个万亩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市示范区面积达到8万亩,实现节药30%、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超过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6%,近五年来首次实现全市零焚烧点通报。完成畜禽禁养、限养和适养“三区”划定搬迁工作,共搬迁畜禽养殖场1700余家,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3个,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5.5%。推进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向社会公布了10家定点屠宰企业。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9万余亩。创新开展“放鱼养水”提升水域生态行动,在小清河等城市水系中放流苗种547万余尾,在水体污染治理中发挥了清洁、涵养的独特作用。

四是基础支撑明显增强。

打造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高地,在商河县建成全国首家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全市畜禽良种化率超过90%。建成全国蔬菜投入品测评中心,我市成为全国蔬菜嫁接苗研发生产中心,蔬菜年育苗能力达到7亿株。实施科技创新和双推项目43项,续建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15处。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55万千瓦,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面积进一步扩大。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十大平台”建设,建成了一批全自动植保监测站、智慧植保平台、物联网应用基地,扶持打造了8个现代农业体验店。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万余人次,完成培训任务量位居全省前列。

五是改革活力明显释放。

深化农村产权市场“三台共建”模式,累计成交项目700余宗、金额10亿元,土地经营权颁证面积达到10万余亩;创新推出“经营权+”价值评估模式,放大经营权可抵押价值和授信额度,累计为350余个涉农项目发放抵押担保贷款2亿元,农地抵押面积超过5万亩,抵押大棚1800余个,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率提高5.5个百分点。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股权量化压茬推进,基本完成天桥区、平阴县62个村的省级试点和235个村的市级试点任务,246个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农业年度总结 篇2

XX年我们按照市农业局*农经[XX]3号文件要求和县农业局工作安排,围绕以维护农民权益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将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和推进较大规模土地流转,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现将XX年工作开展情况及XX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XX年工作回顾

  (一)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

1、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法》的学习宣传。订购了15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理论与工作实务》,组织大家自学,深刻领会法律基本精神,营造依法调解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2、拟在年底前成立县级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现正在开展制订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员管理制度、仲裁规程等配套制度及相关法律文书,落实仲裁员等相关准备工作。

3、全面启动我县“三项试点”工作。除继续搞好在新盛镇天鹅村8社、9社开展土地经营“小集中”试点外,对拟在区域重点镇(金山镇)开展土地经营“小集中”试点进行了前期准备工作。新盛镇天鹅村8社、9社已按现有的田地按人平均重新落实了承包田地;目前,这两个社的农户,已按重新落实的承包田地种植了小春作物,正在进行机耕道及沟渠整治;这两个社土地经营“小集中”前有田399块、地360块;“小集中”后有田140块、地91块;镇、村、社干部及农户十分支持土地经营“小集中”试点工作。

4、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工作。对拟在略坪镇、白马关镇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在御营镇响石村3组已组建了**县御西土地合作社,该社以御营镇响石村3组79户社员408亩土地19年的经营权为基础招股,按1亩折算1股入社;实行按户投票,按股分红。

5、对拟在金山镇、蟠龙镇和新盛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

6、全县统一印制和使用了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

7、参与了我县土地利用开发调查,并撰写了调查报告。

  (二)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减轻农民负担和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1、健全完善了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突出问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和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制和专项治理部门责任制。狠抓了任务的落实,认真履行职责,做好专项任务的牵头和协办相关工作。

2、农民权益义务监督卡在5月底以前发到社100%到户95%以上。全县按市上统一内容、统一格式,统一印制监督卡70543份,并由各镇政府监章后,按要求发到农户。

3、坚持和完善农民负担预决算制度。对全县109个村农民权益义务预算方案进行了严格审核、审批,并对XX年农民负担开展了决算工作。对2个镇(涉及6个村17个社)村内“一事一议”筹资13.13万元进行了严格审核审批。

4、认真做好涉农收费审查备案和涉农收费公示。县农民负担监管办会同县财政局、县物价局和县监察局对全县涉及农民负担的项目依据中央、省、市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了严格审查,共审查涉农收费项目34项,备案保留34项,并及时上报了审查备案情况。

5、开展农民负担检查,及时纠正查处违反农民负担政策和惠农政策的行为。开展了农民权益义务监督卡发放、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反农民负担和惠农政策的行为。

6、认真做好了粮食直补、农资增支综合补贴和油菜、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面积核实工作。并与有关部门一道对略坪镇联丰村从粮食直补款中抵扣水费等费用一事进行了调查处理,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纠正。

7、继续开展了农民负担动态监测工作。在**、白马关、御营、新盛4个镇确定20个调查村20户调查农户,开展了农民缴纳税费动态监测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了监测资料。

  (三)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1、理顺管理体制,与供销社、农工办等部门建立了**县农民专合社组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罗委办发[XX]7号),明确了各自分工和任务。

2、加强了与专业合作社的联系。确定了略坪蔬菜种植专合社、**县大霍山枣子专合社、**县天马山翠冠梨专合社等5家专合社为示范社,建立长久联系,保持经常联络,从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4个方面的建设上为其提供帮助指导服务,并积极帮助专合社争取有关项目支持。

3、及时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动态,按时上报了报表;并针对农民专合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建议。

  (四)进一步加强了农村“三资”管理

1、加强了村组民主理财小组建设。指导各镇开展对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培训,帮助村组建立健全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有关制度。并就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权利及理财规定等作出了统一要求。

2、积极推行“会计委托代理制”和财会电算化。对万安、蟠龙等已有7个镇推行的“会计委托代理制”进行了完善,并在慧觉镇和新盛镇开展了财会电算化试点前期准备工作。

3、继续做好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工作。一是按全县统一的公开内容、程序、时间、方式等环节开展了财务公开,并对财务公开工作进行了指导和检查督促。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的数额计算到户并张榜公布。全县村务公开面达到100%。

4、认真开展农村审计工作。一是指导各镇开展了农村财务、农民负担、村社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等审计工作。已审计村组数565个占村社总数的42%,审计金额3857.26万元。二是由市、县、镇组成联合审计组,对调元镇双埝村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就地审计。通过审计维护了农村正常的经济秩序,强化了村社经济和财务收支约束监督。

5、建立健全村组债权债务台账,及时掌握村组债务动态,为党委政府化解村级债务当好参谋。

6、参与了县政协开展的村级实施民主管理调研活动,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7、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今年6月,印发了《**县村社集体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罗府办发[XX]69号),从财务公开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建立了11个有关农村“三资”管理制度。

  (五)认真开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等统计工作

使用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按时按质完成了各项统计报表;积极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完成了3篇统计分析资料。

  (六)其他工作

1、认真办理农民群众来信来访。全年共接待8起11人次有关惠农政策落实、土地承包等方面的来访,并进行了妥善处理,做到了热情接待、耐心解释、认真调查、协调处置、事事有回音,并及时上报了来访回复材料。

2、积极开展农经调研。围绕土地利用、农村“三资”管理、农民增收等内容,共完成了4项专题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二、XX年工作计划

  (一)农村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管理

1、进一步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法》的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做好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指导、审查鉴证、纠纷调解等日常工作。

2、做好县级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日常工作,指导镇建立健全镇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

3、做好土地“小集中”、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相关工作,扩大机制创新成果。

4、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规范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管理。

  (二)农民负担管理

1、健全完善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突出问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认真搞好农民负担预决算、监督卡发放、涉农收费审查备案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制度。

2、开展农民负担明察暗访,加强和完善日常监督检查。

3、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签订目标责任书。

4、继续在4个镇20个村20户开展农民负担动态监测。

  (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1、对确定的5家专合社作为示范社,建立长久联系,保持经常联络,为其提供帮助指导服务;及时掌握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动态。

  (四)农村“三资”管理

1、加强村组民主理财小组建设,提高他们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理财的水平和能力。

2、继续推行“会计委托代理制”和财会电算化。

3、做好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工作;继续开展对三分之一以上村社财务审计;市、县镇联审1个村。

4、建立健全村组债务债权台账,及时掌握村组债务动态。

5、继续贯彻实施《**县村社集体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抓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五)认真开展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生产统计及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及时上报材料

  (六)继续搞好农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开展农经调研,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农业年度总结 篇3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工作主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实施政策惠农、科教兴农、项目强农,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20xx年承担的《工作报告》10项落实工作全部完成,其中8项提前超额完成。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都有新的提升和突破。

一、工作成效

(一)加强供给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增强

粮食生产十二连丰。全市建设国家级万亩示范片(方)76个,播种粮食作物1252.5万亩,总产520.3万吨,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均位居全省第二,连续八年跨上100亿斤台阶,连续十二年丰收。蔬菜生产质提量增。种植蔬菜223.3万亩,总产889万吨,其中设施蔬菜116.2万亩。新建部级蔬菜标准园5个,省级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园9个。畜牧生产稳中向好。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66万吨、35万吨、52万吨,品种丰富、供应充足。市级以上各类规模养殖场4592个,其中部、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04个。渔业生产优化升级。“四库一淀两带”的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全市水产品总量5.19万吨,养殖水面6000余公顷。在白洋淀、王快、西大洋水库继续开展增殖放流行动,累计投放鱼苗近6亿尾(粒)。

(二)打造发展平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跨上新台阶

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引爆点和重要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每个县(市)至少建设一个5000或10000亩现代农业园区”的任务目标。园区建设上规模。全市建成现代农业园区81个,比去年翻一番,全省第二。规划总面积139.4万亩,建成面积65.04万亩;引进投资企业107家,农民合作社111家;累计完成投资230.74亿元,流转土地25.5万亩;认定无公害面积8.04万亩,认证产品73个,绿色食品34个,有机食品11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注册商标56个。园区模式显特色。探索建立了以阜平、曲阳、XX县等为主的山区果品综合开发,以涿州、涞水、高碑店等为主的环首都现代都市农业,以定兴、满城等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以安国、高阳、清苑等为主的传统农业改造提升,以XX县、徐水等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等五种发展模式。园区格局多层次。涞水绿舵、高阳硕丰、曲阳绿阳、XX县化强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XX县下黄蒿、XX县丹凤山、徐水大午等20个园区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7个园区被认定为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实现了多层次发展。

(三)激活发展动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新深化

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土地流转加快提速。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覆盖全市,287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299.9万亩,流转率29.8%,较去年增长一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望都、涞水、XX县等8个县土地流转率超过30%。阜平蘑菇种植、徐水卓正一次性流转土地近8000亩。签订土地流转合同30多万份,规范了流转行为,保护了农民权益。确权登记赶超进位。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调度,聂书记、马市长专门写信督促,签订了军令状,明确了时限、任务、职责,各县(市、区)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攻坚克难、成效显著。截至12月29日,全市共落实补助经费5064.1万元,完成外业调查面积610.1万亩,占55.9%,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面积528.8万亩,占48.5%,彻底扭转了在全省落后局面。新型主体发展壮大。全市依法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026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6家,省级示范社68家,市级示范社153家。培育家庭农场520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8家。

(四)加强体系建设,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跃上新高度

加强源头监管、检验检测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农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全市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全部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建设农产品综合质检站17个,基层动物防检分站134个。落实防疫经费2503万元,解决了近百名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工资待遇问题,保证了基层防疫队伍稳定。建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132个,落实编制1625人,购买仪器设备4643台(套),农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建立完善了市、县、市场(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基本形成。全面落实农产品抽样检测制度,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畜禽定点屠宰职能全部划转到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全省率先建成徐水区域性无害化处理中心和满城无害化处理收集点,经验在全省推广。

(五)坚持绿色发展,农业环境保护治理实现新突破

坚持“源头控制、过程清洁、末端利用”,“一控二减三基本”目标扎实推进。采取工程、生物、农艺等综合节水措施,实现亩均节水58.3立方米,年节水1400万立方。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推广,全年肥料使用量减少7.2万吨,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大力推广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养畜过腹还田、堆沤积肥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推广节能环保炉具5.51万台,改造乡镇机关等事业单位锅炉384台,均超额完成市定任务目标。

(六)创新科技应用,农业现代要素支撑得到新优化

开展科技服务下乡,深入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服务,指导科学生产,全年共举办培训班600多场次,培训农民80万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分别达到17965户和2214人。加快农业机械化,优化农机结构,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045.6万千瓦,占全省第一位,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9.7%,小麦生产和玉米播种基本实现机械化,小麦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均达到99%。开展土地深松深耕作业88万亩,按时完成省定任务;精心组织跨区小麦机收作业,异地收获小麦100多万亩,为农民创收5000多万元。推进农业信息化,立足全市优势农产品,扩大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覆盖范围,搭建农业信息化平台。在阜平、XX县、顺平等地大力推广农村电子商务,拓宽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借鉴衡水XX县等地经验,深入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深度融合。

(七)精准施策脱贫,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趟出新路子

贯彻落实赵克志书记在保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在XX县谋划确定了“四种两养”(四种:高效食用菌、山地生态蔬菜、优势马铃薯、林下中药材;两养:肉鸡、肉羊)的产业精准帮扶模式。积极与省厅沟通衔接,争取资金支持50万元,投放贷款3062万元;协调聘请了省厅、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10余位专家教授组成专家技术团队进驻园区,进基地、入大棚、下车间,提供技术服务,培训种植户300余人次。拓宽销售渠道,与北京新发地等物流加工企业洽谈合作,争取京津市场占有率。目前,XX县蘑菇产业已全面铺开,流转土地6000亩,建设菌棚703栋,开工建设9个日产5万菌棒加工厂,其中3个已经投产,带动贫困户1800多户,生产总值9亿多元。山区贫困县中药材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XX县中药材种植4万多亩,带动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我局分包的XX县中黄蒿村、涞源北坡底村、阜平木匠口村和大石坊村等4个贫困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XX县中黄蒿村成为了扶贫攻坚的典型,在全市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会议上典型发言。

(八)对接京津农业,农业产业协同发展增添新亮点

积极与北京首农集团、首创集团、二商集团、大北农科技集团等京津涉农大型企业集团对接洽谈,争取在京津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上有所突破。谋划了农业对接京津项目98个,其中订单农业类项目56个,大张旗鼓地进军京津市场。一大批投资上亿元的项目落地实施,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正式运营;天津天士力集团中国北方中药材交易中心(安国中药都仓储物流商贸区)和北京同仁堂集团中药材加工生产及物流配送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分别完成投资8亿元和11亿元;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展迅速;望都河北钧达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顺利开工;由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翔天农业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建设的农光互补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顺利签约。

(九)融合一二三产,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获得新提高

按照“做大产业,做强龙头,做优基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游则游,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贯穿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全过程。龙头企业规模日趋壮大,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了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龙头企业集群,全市已建成定兴荣达畜禽养殖公司和河北大午为龙头的两条完整的肉蛋鸡产业链条和沿107国道优质专用粮食产区、西部山区和黑龙港地区小杂粮优势产业带;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6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4家。利益联结机制日趋紧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精心打造一批专业、特色出口农产品创汇基地。积极推行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农超对接,农民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农产品出口企业达到120余家,农产品出口量、出口额均局全省前列,特别是在肠衣、果蔬深加工、畜产品深加工、中药材等产业上优势明显。全市出口额超千万美元企业达到7家,超200万美元企业达到28家。保定绿健、大正食品、味群食品、恒通肠衣等一批自己创牌的企业迅速成长。品牌竞争力日趋增强,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品牌企业、基地和产品,加快无公害基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步伐;提升我市农产品在京津市场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全市无公害企业(基地)达到284家,认证产品162个;认证绿色食品企业30家,认证绿色食品83个。

(十)整合农牧部门,农业系统机关单位展现新面貌

今年10月底,农业、畜牧实现了实质合并,合署办公。新成立的政策法规处、现代农业办公室、农业环保处等单位运转高效、衔接顺畅、规范有序。全局广大干部职工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为座右铭,叫响“来到保定、一切搞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展现新风貌,树立新形象,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面临的形势、困难和问题

从外部条件看,农业现代化发展仍然比较滞后,面临诸多挑战,具体表现在“三个日益突出”:一是农业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突出。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日益凸显,资源要素的弦越绷越紧,农业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特别是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区域布局与资源禀赋不匹配;粮经饲结构不合理,部分农产品库存增加;种养业结合不紧、循环不畅,养殖业粪污未能有效利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存在脱节,农业全产业链还未形成。三是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成本正处在“上升通道”,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已不同程度低于国内,在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

从自身条件看,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和掣肘依然突出,具体表现为“三个薄弱”:一是农业监管力量仍然薄弱。农业部门监管能力和手段比较落后,监管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点多、面广、线长、量大,投入品违规使用现象时有发生,质量安全放大效应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仍然任重道远。二是农业基层力量仍然薄弱。无论从事管理职能的各级农业行政机构还是从事农业推广的事业机构普遍存在专业水平低、人才缺乏、后继无人等问题,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难以推动当前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难以承担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任。三是农业支持力度仍然薄弱。农业是三大产业之首,“四化同步”之一,全面小康的关键,我市农业现代化依然是“四化同步”的薄弱环节。近年来,虽然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但相对来说,线条较粗、含金量不足,拉动作用不明显;一些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农业保险机制不完善、农业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和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我市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农业年度总结 篇4

我自19xx年12月8日参加工作以来,在市局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牢记组织和领导的重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基层、磨炼意志,扎扎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勤奋敬业、锐意进取,自身的政治素养、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较好地完成了组织领导安排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工作任务.现将近三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注重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级农技推广工作会议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通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自己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更新知识结构,重点加强业务和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学习中,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经验,在学习中、工作中,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使自己更加胜任本职工作。

二、在市农业局和镇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普及推广优良品种和成熟农业实用技术。

在基层一线工作的近三年时间里,我先后参加过小麦综合病虫害防控、小麦氮肥后移,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棉花抗虫棉试验示范、玉米宽窄行种植,旱育抛载秧技术等试验示范项目工作,在20xx年我还参与市局组织的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工作,为我镇培训了一千多名名肥料配方师。还积极推广多项优质新品种、新技术和高效新模式在我镇大面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实践探索,使我对全镇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都有了新的领悟和提高,为我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进行农业科技培训,注重实效实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年来,根据市局和镇中心的要求,我先后二次在省农业厅进行了业务培训,培训后,镇领导高度重视安排我到各村进行农技推广培训工作,认真准备了小麦、棉花种植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讲解和现场实际操作演示。由农民提问的方式,农民需要什么讲什么,注重了实际和实用。特别是在我镇属旱包子地区缺元素少水源,我针对实际情况建设采纳了双垄全覆膜玉米栽培、蔬菜种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完成轻减化栽培旱育抛秧等技术,被绝大部分群众接受,并且从中受益,得到镇领导的肯定和农民的信赖。

这三年来我自己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次被上级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但自己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离组织和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如在工作上思想不够解放,创新精神不够等。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更好的做好今后的工作,为我镇农业科技和经济的超常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农业年度总结 篇5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乡农业服务坚持以发展为主线,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农村作为目标,牢牢把握生产发展主题,始终突出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和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年来,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全年预定的全部工作目标任务。

一、巩固保障粮食生产,全面完成粮食直补和水稻、玉米等补贴核实工作

农技部门根据上级部门的精神要求,先后采取广播讲座、村干部会议、农民科技培训等方式方法,大力推广轻型栽培、测土配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实用先进技术。由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到位,今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760多亩,其中玉米5124亩,水稻5994亩,其它作物6960多亩,全年粮食产量43000多吨。全面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任务,收取农业保险种植业保费10634.19元,保险种植面积水稻5294亩,玉米3960.16亩,油菜2637.2亩,马铃薯1450.15亩,茶叶2661.5亩。收取住房保险1078户,共计16940元。

二、开展科普示范,促进农业科学生产技术推广

1、我乡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工作部署,全面开展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中,农业服务中心以“科技示范县”为依托,以“科技示范户”为基础,全面推广落实农业生产项目。主要开展茶叶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示范户27户,辐射带动农户1000多户。组织了机采茶园建设及其机采技术等6期培训,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100人,新型农民培训78人,发放学习资料200多份。养殖(猪)示范户5户,29头。大鲵养殖示范户5户,3500尾。落实了乡级指导员1名,对服务对象进行指导。

三、积极配合县农业执法,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

1、加强学习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上半年,组织13个村采取会议培训、科技下乡、设点咨询、印发宣传资料到集市发放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共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500多人次。

2、严格产地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按照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农贸市场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抽检。对每次抽检结果,都定期向城乡居民进行公告,较好地发挥了监督和引导作用。

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今年,县农业局下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计划,其中,落实我乡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主要内容是新改建茶园1324亩,其中新店村360亩,石马村400亩,苦竹村60亩,德胜村504亩。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后续产业建设项目,我乡农业中心成员与县农业局专业技术指导专家一起,赴项目实施的各村实地调研茶叶产业化发展情况,并指导其栽植技术。

五、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1、全乡新建机耕道2条,草坪2公里硬化,罗山1.2公里硬化。共计2.2公里,超额完成指标任务。对改善当地群众出行条件、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乡20xx年共计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个,其中道路硬化工程4个,道路建设工程2个,总长9.4公里。群众筹资人数976人,群众投工数5500。项目总投资1206700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60万元,县级整合资金10万元。项目现已验收了4个项目。“一事一议”项目使直接受益人达976人,经济效益显著。

六、抓好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农作物丰收

1、积极抓好病虫测报工作,对病虫测报做到及时发布、监控和预防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因地制宜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尽全力确保我乡今年粮食总产量不下降,农民减产不减收。

2、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高发期,召开乡村两级干部会讲解病虫害防治知识,由联系村干部及村组干部下到田间地头,为老百姓解决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我中心有专人负责病虫害的接收、处理工作。务必做到上报一件、解决一件的原则,到实地了解病情,拿出解决办法,从而保证了我乡全年无重大病虫害发生。

七、农机监管工作全面推进,安全意识稳步提升

在乡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下,抽调一名农机员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协助派出所等有关部门,清理整顿农用车辆、农业机械无证驾驶、人货混载等违法行为,有效控制了农业机械事故。同时开展了农机生产安全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使农户懂得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农业服务中心在完成上述工作同时,还全面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中心工作任务,农业保险、粮种补贴、一事一议等工作均做到了积极、认真的努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全年农业生产任务仍然还在进行之中,任重而道远,我乡农业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还将继续开展各项农业工作,确保今年全年农业生产取得圆满完成和粮食稳产增产,农户增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