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班”能否从应试中率先“解放”?

本报记者 徐瑞哲 彭德倩

“科技班”能否从应试中率先“解放”?

昨天,面向全国八省市优秀中学生的生命科学夏令营在同济大学开营,42名高二学生将在大学校园观摩学习,参与实验课题。夏令营主办院系透露,这些学生此前经过层层选拔,如从中发现特别优秀的创新人才,校方希望早早留下。

当前,大学尤其名校正积极向中学输出人才培养理念和创新教育资源。这种大学与中学之间的对接和合作,能否提前发现和预订准大学生,让他们摆脱沉重的课业负担和高考压力,从应试教育中率先解放出来?

大学介入中学教育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科技创新的拔尖人才?沪上一所名校的教务负责人认为,这一钱学森之问仅仅问责大学有失公允。一个人从上小学到本科毕业共需16年,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大学度过,因此创新人才的知识储备、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不能光靠大学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全程教育的问题。他表示,目前中国基础教育阶段以高考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盛行,这一局面在短期内整体改变十分困难,但大学也应主动作为。

在交大附中与南模中学,各有一个被称为科技班的试点班级,每班约40人,目前正处于高二升高三阶段。两年前,学生均经上海交大教授面试选拔而出,从高一至高二参加科技讲座近30次,参加实验实践项目20多项。这些讲座主讲人、项目带教者都是上海交大教授团成员,甚至包括交大校长在内的院士和著名教授也为这些中学生开课。同时,上海交大的机、电、船、材等强势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参与进来。

科技班大学方面的负责人吴晓玲表示,上海交大与约10所中学率先建立了这样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为的是向中学延伸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双方的合作从简单的生源输送,变为更高端的联合培养。

学业与创新两不误

大学式教育前移至中学的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南模中学科技班为例,全班共有53人次获英特尔等青少年科技赛事奖项,人均获奖1.325次。除此之外,还有6人获全国奖项4项,占全班学生的15%。

令吴晓玲欣慰的倒不是这些奖项,而是额外的科技课程和实践环节没有降低学生的学业水平,并且帮助学生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同时,科技班学生的中英文写作、语言表达、团体合作等能力也因此得到了锻炼,还更为积极地参加各类社团和公益活动。事实上,在中学协同配合下,这些学生的学业课程被砍掉不少,这至少证明把学制全部花在传统科目上并非必要。她认为,创新型学生完全可以学业成绩与创新活动两不误。

其他名校不同形式的`大中衔接也在进行中。本月初,复旦大学高中生科研见习计划步青计划又启动了。64名高一、高二学生从261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学实验室或课题组参与一项科研任务,经历从研究计划制订到研究报告写作的全过程,复旦数、理、化、生等8个专业的32位教授对其一对二带教,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实现目标还待上有政策

这些创新好苗子能不能早发现、早录取,通过自主招生渠道进入大学?科技班、夏令营等在高三阶段又能否一以贯之,让他们从3+1+X传统课堂中彻底解放,避免重回冲刺高考的老路?

同济大学招办负责人张勤委婉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待上有政策。在无明确提前直升政策的现状下,上海交大也只是与相关合作中学形成一种默契,酝酿在自主招生中给予相关学生面试资格或A档优惠,但不希望被认为这是提早圈学生。校方直言,如果大学没有目前的这些招生自主权,中学在高考指挥棒的高压下,恐怕也难有意愿和行动来与大学进行创新教育对接。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应质峰表示,步青计划仍以纯学术为目的,不将参与者表现与高考加分或自主招生直接挂钩。她坦承,这也是出于另一重顾虑若在此类高中对接计划中加入升学招录元素,会捎带功利之嫌,有违初衷。

一位大学与中学合作代表还提出,这种双方共育创新人才的模式,需要大学拿出更大的底气与魄力,因为高校创新教育师资、硬件等本就有限,在校内尚捉襟见肘,要向更多中学移植甚至铺开,也存在一定困难。在这一方向上的教育探索,还需大学、中学及教育部门共担责任、相互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