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摘要: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就是课程主体根据自身发展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价值选择。揭示农村课程现存的问题,强调农村课改对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以致用,服务农村建设、使课程内容更具现实价值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农服务和多元发展的价值取向才能确保农村课改的正确方向。

谈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价值”,多数研究者是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的,认为价值就是活动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用。关于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心理倾向说”,即主体在内在需求的驱动下对价值选择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客观标准说”,即主体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共同遵守的客观标准。“行为趋向说”,即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趋向。王德如博士指出:“价值取向就是价值主体按照当前的认识水平,以一定的客观标准为依据,在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趋向”[1]。课程的价值取向,就是课程主体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与趋向。换言之,是主体在面对多个课程方案和意向时,从特定的背景和立场出发,选择或倾向于某课程方案或意向,从而实现自身需要和追求的价值目标与理念。在农村课程改革实际中,要立足农村现有条件,按照农村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来选择课程,以期实现农村中小学课程教学的价值目标。

1、农村中小学课程的问题

1.1目标价值单一

传统的课程以追求高分和升学为价值目标,认为中小学只是一个过渡,最终目标是考上大学,若未能考上大学则认为“读书是无用的”,显然这是对教育目标的误读,与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是不一致的.。教师和家长的观念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很大的影响,担心课程改革之后由于教师和学生不适应而影响学生成绩。大多农村中小学的全部教学活动依旧是为升学服务的,重视填鸭式的灌输、知识的死记硬背,较少关注学生参与力和实践力的培养,不免使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沦为应试教育,难以使教育积极地回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1.2适用性不强

在农村人眼里,升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又并非所有的农村学生都能如愿考入理想的高中或大学。农村孩子在完成义务教育后不得不面临就业时,才意识到在职业技能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极为薄弱,远远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就业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农业效益低下,其他产业部门也难以提供数量和效益满足其需要的就业岗位,普遍存在的供需矛盾表现在“有岗位空缺”与“这部分人缺乏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或者“这部分人具备任职条件”与“岗位数量有限”上,课程的适用性远跟不上社会的实际需求。

1.3改革实施者观念陈旧

相关资料显示,主管农村中小学教育部门的领导、教研员和校领导,常以“决策者”自居,“一言堂”的现象比较严重,他们往往把课程改革看成是学校的内部事务,难以吸取外部的建议和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设置课程,难以使课程内容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不相信年轻的任课教师有能力研究和开发课程。在许多农村中小学中,教师作为课改方案的“被动执行者”并没有真正地改变,他们把课程改革理解成“课程专家和校长的事”或者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换一套教材”和“开设一些实践技能课程”等,真正参与课程研究与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比较低。

2、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意义

2.1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习能力

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农村学生的身心发展。新课程改革会更多地关注学生发展,既包括学生身心发展,也包括智力发展,还包括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等方面。基础课程改革从多方面对以往农村课程教学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调整与修补,加强了课程内容对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系列新要求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更加强调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使传递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2.2促进学以致用、服务农村建设

农村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提升技能,为农村的各项事业发展服务,为农村建设服务。农村的基础教育不仅是要提升农村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还应该帮助农村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课程改革后的课程内容会根据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设更多的实践活动课程,把从事当地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技巧与课程学习相融合,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技术,强调学以致用,直接为农村的建设服务。

2.3使课程内容更具现实价值

启发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内容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内容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根据农村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设置更具启发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与学习意愿,能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与进步。当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趣味和成就感时,更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们能以一颗平常心去迎接社会生活。增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内容,能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应坚持的价值取向

3.1坚持以人为本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就是要把学生作为课程改革的第一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课程改革的价值选择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为社会培养发展所需要的人来实现,只有实现了人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向前发展的进程,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现人的价值。以人作为课程改革的第一价值主体,还意味着重视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以人为本的课改价值,也不能忽视社会发展的需求,引导农村学生的社会化是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题中之意,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2坚持为农服务取向

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坚持为农村服务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为“三农”服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农服务突出强调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服务、为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服务,为农民向市民转变服务,为农村文化向城镇文化转变服务。这意味着农村人口结构和农村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化,由农村村民变成城市市民,由自给自足的自耕方式变成产业化农业生产。这种变化不仅要体现在经济条件方面,更应该体现在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上面,因而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这是教育为农服务的“新内涵”,也是课程改革应该坚持的价值取向。

3.3坚持多元发展取向

多元课程价值更多关注课程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潜能开发、个性展现、适应能力提高、创造活力增强等方面。课程的开发和选择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既要考虑到成绩优秀学生的升学,又要坚持为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既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又要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基础服务,还要考虑农村的城市化服务。要增加课程的多元文化意识,结合当地实际设计课程,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课程教学的作用不应该仅局限于传授给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应该激发学生潜能,养成学生爱思考、勤钻研的良好习惯,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6(12):72-78.

[2]王汉江.论城乡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同”与“异”[J].教育导刊,2016(12):9-12.

[3]温儒敏.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J].语文学习,200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