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3、4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因此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理解并不困难。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类比,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二)核心能力

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想象、操作、讨论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旧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进行迁移,并结合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利用自制的圆柱,通过想象、操作、讨论等活动,自主探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对比中理清二者的区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并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圆柱表面积的相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的广泛应用。

(四)学习重点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五)学习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柱的表面积》名师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学具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自己准备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并分别测量出相关的数据,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唤起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圆柱,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位新朋友。(生说各种特征)

师: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是圆柱形的,我们很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关于圆柱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2、探究新知

(1)认识表面积

①回忆旧知

师:我们学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一个长方体)谁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怎么求它的表面积?

学生上台演示。

小结:六个面的面积总和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正方体呢?

学生自由发言。

②迁移类推新知

师:观察自己手中的圆柱模型,摸一摸、想一想并指出圆柱的表面积,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学生操作后,自主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因此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理解并不困难。所以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类比,学生独立总结出圆柱的表面积定义。考查目标1。】

(2)探求表面积计算方法

①自主探索

师:两个底面是圆形,我们早就会求它的面积,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曲面的面积我们没有学过怎么办?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圆柱的展开图,大家一致认为要把侧面展开,来计算它的侧面积。下面请四人一组对照手中的圆柱体学具进行操作,并讨论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活动。

②交流汇报

各小组展示汇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预设1:沿高剪开

预设2:沿斜线剪开

预设3:随意剪开或撕开

引导小结(PPT演示并板书):无论我们将侧面展成什么样的不规则图形,最后都通过剪拼,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高。

③用字母表示

师:怎么用字母表示呢?

直接计算:S=Ch

利用直径计算:S=πdh

利用半径计算:S=2πrh

④归纳小结

师:圆柱的侧面积问题解决了,圆柱的表面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一起用字母表示圆柱的表面积吧。

S表=S侧+2S底

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练一练:

第21页的做一做。

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侧面贴着商标,圆柱底面半径是5cm,高是20cm。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有什么不同?

引导小结:侧面积是表面积的一部分,表面积还包含两个底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圆柱的展开图,所以此环节让学生根据已经有知识经验,先进行自主操作探究,经历求侧面积的过程,加深理解并形成空间观念,然后归纳出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对比,进步加深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考查目标1、2、3。】

(3)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出示例4: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30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得数保留整十数。)

①理解题意

师:求多少面料就是求什么?

师:“没有底”的帽子如果展开,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小结:“没有底”的帽子的展开图,它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②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③归纳小结

师:通过计算这道题目,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小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求哪些面的面积之和。实际使用的面料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所以这类问题往往用“进一法”取近似数。

【设计意图:例4是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应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表面积计算的情形复杂多变,所以在解决此例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决,最后回顾反思,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的事项。考查目标3。】

3、巩固练习

(1)求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是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是5dm。

(2)小亚做了一个笔筒,她想给笔筒的侧面和底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多少彩纸?

4、课堂总结

师:回顾本节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引导小结:认识了圆柱的表面积,并利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了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并利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课时作业

利用工具量出你所需要的信息,计算你手中圆柱体的表面积。

(1)测量的数据

(2)计算过程及结果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圆的半径是5cm,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呢?

2、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说一说,做一做)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的?(小组交流汇报)

4、那么圆柱的表面积该怎么计算?

二、新授

(一)1、出示圆柱实物,师生共同探讨“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圆柱的表面积=?(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2、圆柱的底面积你会计算吗?(圆形面积s=πr2)

3、圆柱的侧面积你会计算吗?

①圆柱的侧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②圆柱侧面(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宽=?

③圆柱的侧面积=?

(组内观察交流讨论汇报说明理由)

4、小结:圆柱的表面=圆柱侧面积×圆柱的高

(二)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①求需要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

②厨师帽是由那几个面组成的?

(三)一个圆柱地面半径是2cm,高是4.5cm,求它的表面积。本题与上一例题有何不同?

三、练习(练习二)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知识拓展

1、制作一个底面直径是40cm圆柱形水桶,用掉了9420cm的铁皮,这个水桶有多高呢?

2、一座风动力磨坊,高 10m,底面直径 6m,现在要为这座磨坊粉刷涂料,粉刷1平方米需要涂料 2公斤,那么需要买多少公斤的涂料呢?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已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迁移到圆柱的表面积。

2、在交流中让学生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了解圆柱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3、圆柱表面积=两个底面(圆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长方形)面积,在推导过程中使学生们了解到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的.周长,侧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得出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重点难点: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含义,推导计算圆柱表面积,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实物展台、圆柱实物、学生自制圆柱模型、生活中的圆柱

预习要求: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怎样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呢?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利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很好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的推导和实际应用,完成了本课的预设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实际圆柱物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在于应用。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33-3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柱表面积、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圆柱形模型、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

我根据学生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知道做这样的一个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铁皮吗?怎样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疑引入新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求知,解决问题。)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来做一个“饮料罐”,该怎样做?

生:要做一个圆筒,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同学们说的意见不一致时,我适时引导,你们动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吗?每一组的同学都剪开自己带来的圆筒,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圆柱各部分的组成有了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和迁移。)

2、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先来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就是求什么?学生观察、思考、议论。

生1: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圆面积×2+长方形面积。

生2: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对吗?要求圆柱体的表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3: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了。

师: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3: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生4:我觉得知道圆的直径和高也可以了。

生5:我还觉得知道圆的周长和高也行。

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得很好,那么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求?

生6: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如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小结:同学们会动手、动脑,巧妙地把圆柱的侧面转化为平面图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论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圆柱的侧面积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乘高。

师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分组合作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个性也得到发展。)

3、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知道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了,那么它的表面积该怎样算呢?

(1)出示例2

分组讨论例2中给了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它的表面积应包括几个面?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学生已掌握了圆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自学交流就能掌握方法。)

(2)教学例3

师: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一起来看例3,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学生做完后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5:我知道了,做这个无盖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一个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和。

生6: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因为用料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让学生看34页,看“注意”后的一段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讨论,理解进一法,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意识。)

(3)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出示牛奶罐、无盖水桶、水管等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制作这些物体所用铁皮的面积,各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

小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实物分别处理,要学会运用新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综合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9分米,底面周长3.5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米2分米,制这个油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践与应用

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先让学生讲讲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以及测量方法,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4)全课小结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计算油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总和;无盖水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水管-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所以都要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4

课前先学——

课前,教师让学生在家做三件事:(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柱;(2)写出制作的步骤;(3)制作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课上对话——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圆柱的?(听到老师这个提问,我在想教学从学生经历的实践体验入手,值得肯定)

生:我准备了三张纸、圆规和剪刀,……(这么自信的表达,一定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倾听,延伸,提炼,概括,问题一样得到解决。这课有听头)

师:你直接说出步骤。(这么无情地打断学生的讲话,有些失望)

生:我先准备纸,然后就卷成圆筒,再剪两个底面,就做出来了。(这是个应变能力很强的学生,老师要什么,他就能给什么。其间省略太多东西了)

师:好的。(这里的“好的”起着语言过渡的作用,然而,学生操作经历的概括,是否有助于理解圆柱的侧面和底面之间的关系,教师并没有关注)

师:侧面的长和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看得出教师最急于提的是这个问题,也难怪,这个一个所有教案中都会出现的问题)

生:相等。

师:是这样吗?请你把它剪下来。(“剪下来”的行为怎么不是学生为了说明问题的主动行为,而是教师为了板书和讲解发出的指令)

(学生刚拿出剪刀,老师就一把接了过来,把学生精心制作的圆柱剪开,贴在黑板上。有些学生小声说道:“真可惜。”)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老师讲解前常说的一句话)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这个圆柱体的高。(迫不及待地告诉,自我中心意识强)圆柱的表面积你们会算了吗?(一句口头禅式的提问,不用想都会知道学生会怎么回答)

生齐答:会了。(真的会了?还是应付老师的齐答)

如此“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看起来过程顺利,但是教师主导的课堂,能否实现教学目标,不得而知。

再读文本——

拿起教师的教学用书,我们读到了,本节课的教学还应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研究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2、在如何计算侧面积的推理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

3、指导并训练学生规划解决问题的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话学生——

课后,找到那位说制作步骤的.学生,和他有了这样的对话:

师:现在愿意跟我们说说圆柱的制作过程吗?

生:老师根本没有让我把话讲完,其实为了今天的发言,我昨晚就准备了。制作圆柱其实并不容易,特别是制作规定底面和高的圆柱。我和同学们,基本都是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做出圆柱的侧面,然后再用这个圆筒画出两个圆,作为圆柱的底面。这样制作看起来任务是完成了,但算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都不太方便。如果要是让我再制作一个,我会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如果用宽作为高,这个长就要用两次,一次是用来求侧面积,一次用来算底面积,因为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

师:你的发现,全班学生都会发现吗?

生:我相信我们班上有不少同学并没有很好的理解。

师:那怎么办?

生:老师不是在黑板上讲了吗?没理解的就背公式呗。

生:老师,我们在课前还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全班学生做出的圆柱都是瘦瘦高高的,身材都那么好。其实很多人做圆柱时,都是用长方形的长作高,宽的长度才是底面的周长,我并不赞成老师说: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相当于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应该说: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中的一条边相当于底面周长,另一条边相当于圆柱的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5

一、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2.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3.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4.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三、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例3是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例4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厨师帽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四、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五、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积展开模型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易拉罐、白纸壳、剪子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情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其自主地积极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 2 +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πr h

师: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评析: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由学生得出结论,又让学生验证,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展示自我,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评析: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交流解决。)

课件出示例四,读题明题意,学生试做,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第16页第七题,学生试做,全班交流。

讨论: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小结,谈收获。

八、板书设计

S表面积=S侧+2S底

=2πrh+2πr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练习六第3~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

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表面积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中联系,能够初步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与练习六中的练习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其中圆柱的底面积怎么算?侧面积呢?

2、揭示要求:这节课,我们要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加深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

二、基本练习

1、出示练习六第3题,理解表格意思。

2、第一行中,已知什么?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填写在书中表格里,再交流方法和得数。

3、第二行中,已知什么?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填写在书中表格里,再交流方法和得数。

4、如果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是3分米,怎么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各自计算,算后交流方法和得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4题。

⑴讨论:求做这个通风管要多大的铁皮,实际上是算哪个面的面积?为什么?

⑵各自练习后交流算法。

2、完成练习六第5题。

⑴讨论:需要糊彩纸的面是什么?要求彩纸的面积就是算圆柱的哪几个面积?为什么?

⑵各自练习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3、讨论练习六第7题。

⑴出示“博士帽”问:认识它吗?什么样的人可以拥有博士帽?

⑵看看,这个博士帽是怎么做成的,包括哪几个部分?

⑶出示条件:这个博士帽上面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的底面直径16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

你能算出,做一顶这样的博士帽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黑色卡纸?

⑷各自计算,算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⑸如果要做10顶呢?怎么算?

3、讨论练习六第8题。

⑴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塑料花分布在这个花柱的哪几个面上?

要算这根花柱上有多少朵花,需要先算出哪几个面的面积?分别怎么算?

算出上面和侧面的面积后,怎么算?为什么?

4、讨论解答练习六第9题。

⑴出示题目,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⑵尝试列式。

⑶交流算法:

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怎么算一根柱子的侧面积的`?为什么不要算底面积?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26页的例4、“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怎么算?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教学例4

1、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2、实验操作

⑴谈话: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醒: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⑵提出要求: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各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条件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操作一下。

⑶讨论交流: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

引导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

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拼成的立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推出公式

⑴提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指出: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⑶引导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三、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讨论: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分别怎么算?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⑴说一说: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⑵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⑶对照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2、做“练一练”第2题。

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如果从外面量算出的是什么?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交流

六、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7

教材内容和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

《圆柱的表面积》是在学生五年级学习了长正方体表面积面的旋转,了解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和认识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后,安排的一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运用迁移规律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加以应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下节探究圆柱体积降低难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其它几个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它具有很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圆柱体是有一定认识的,70%的学生知道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哪,但是全班只有10%的学生会求圆柱表面积,而且这些孩子都是在外面上过补习班或者进行预习记住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此可见,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了解的比较少,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几何形体——圆柱。知道它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师: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叫圆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这个曲面叫什么?

引入: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目标定向

1、我能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我能通过对已有知识的迁移,探索新知识。

三、自主合作

(一)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设疑:1、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哪些面的总面积是圆柱体的表面积呢?

2、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首先应该计算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

(二)根据条件,计算圆柱的底面积。

圆柱的底面是圆形,同学们会求它的面积吗?

(三)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

1、引导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2、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

(四)求圆柱的表面积。

1、设疑:学会了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

2、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四、交流展示

(一)汇报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底面积×2+侧面积=表面积

(二)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

1、小组合作探究。(剪圆柱形纸筒)

2、汇报交流研究结果,各小组展示。

3、小结:同学们会动脑,会思考,巧妙地运用了把曲面转化为平面的方法,探讨发现了圆柱体侧面积正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三)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做例4,做完组长检查。

五、拓展延伸

1、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1)底面直径是12米,高是16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3、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8分米,底面周长是3.4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2、砌一个圆柱形的水池,底面直径2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积=圆面积

底面积×2+侧面积=表面积

课后反思:

我从始至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在各个环节中从扶到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让他们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获得数学的乐趣。

1、实践操作

在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时,精心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和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自己观察、发现,形成圆柱表面积的表象。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之和。其次,让学生通过动手,把自己课前准备的圆柱体模型展开,可以得到圆柱体的侧面积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自然推导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2、精讲多练。

新知的获得时间要短,课后的练习要从易到难。

本课我采取了分层练习法,先让学生练习侧面积的计算,再让学生试着把底面积乘2再加上侧面积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这个计算过程很复杂,难度也很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我选取了两道生活中的圆柱表面积计算题,一道是完整的圆柱表面积,一道是特殊的圆柱表面积,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让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对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不够熟练。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练一练1、2题、练习六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具准备:圆柱形状的罐头,外面有可以展开的商标纸。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本第21-22页的例2、例3。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在作业本上完成第22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测

1、圆柱的侧面积=

2、什么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

4、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1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⑵交流: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讨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⑴师: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测量什么数据比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底面直径11厘米高: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知道的是底面半径,怎么算呢?

3、小结: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师板书:

长:3.14×2=6.28(厘米)宽: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直径2厘米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

⑵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⑷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3、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⑴讨论:什么是圆柱的表面?怎么算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侧面积

⑵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算后交流,提醒学生分步计算。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三、当堂达标检测

1、完成练习六第1题。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设计理念:

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应该重视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有效的操作活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本节课,我试图通过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探索,在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中实现以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数学思考:运用知识的迁移,用“化曲面为平面”的方法得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问题解决;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圆柱体表面积的不同情况,并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通过比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类比推理而成功地获取知识,并能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出自己探究发现的快乐;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广泛,激发起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展开图

学具准备: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

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1、探究圆柱侧面的计算方法。

教师提问: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即 长×宽 =底面周长×高

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 = C × 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2、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学生测量,计算表面积。

(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三、实际应用

四、回顾全课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遗憾。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21-P22中的例2、例3,完成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热爱数学、学好学生的兴趣。

 教具准备:

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重点: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设计理念: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引导中发现与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通过操作、观察与推理,理解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利用表象来尝试归纳计算方法。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自主概括是本课的基本特征。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回忆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回忆特征,口答。

二.自主探索,一、认识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例2的情景图,引导学生思考: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圆柱的什么?

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类似例2的物体,摸一摸,看一看,理解得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

3.操作实验,认识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学生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的商标纸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

(2)学生拿出贴有商标纸的学具饮料罐,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开,观察是什么形状。

(3)引导生观察,进一步思考得到的商标纸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计算商标纸的面积?

(4)概括提升: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为什么?

师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昂×宽.

4.发散提高: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5.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认识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例3。让学生对照直观图,说说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的位置,同座互相用学具指一指。

2.思考:沿高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两个底面分别是多大的圆?

3.要求:闭上眼睛想一想,圆柱的展开图是什么形状?

4.试一试,在书中的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再将学生所画的展开图进行交流与展示。

5.观察展开图,想一想圆柱表面有哪些部分组成?

6.教师小结,指出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7.引导学生概括: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有什么关系?

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8.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然后算一算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答题格式。

生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联想

动手操作

仔细观察、归纳、概括

学生联想,师相机指导。

独立练习

学生用学具指

借助学具独立思考

学生进行空间想象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

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先讨论,再独立算,然后交流汇报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可以先让学生分别算出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再算出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大和。

2.完成练习六第1题。

注意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要求的是圆柱的哪个面。

3.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用铁皮做油桶时,需要做圆柱的哪几个面?学生独立练习

小交流,再练习

四.总结反思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2.生活中的圆柱体表面都是一个侧面加两个底面吗?哪些不是?又该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呢?畅谈体会。

发散思考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1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教时一3(3)

学习

目标1、进一步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2、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学习

重点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基本练习

二、实际应用

求压路的面积是求什么?

三、实践活动

学生活动

说说计算方法。

说自己的想法,独立解答。

说自己的想法,独立解答。

学生讨论后完成。

学生实际操作。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学生掌握了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但是个别学生计算的不准。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教时一4(4)

学习

目标1、进一步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2、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学习

重点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实际应用

1、

2、

3、

学生活动

指名读题,说出题意以及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做出。

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明确题意,以便做出。

学生互评互议。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教学反思

在实际应用中,简单的问题还能轻松完成。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21-P22中的例2、例3,完成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热爱数学、学好学生的兴趣。

教具准备:

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重点:

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下面()图形旋转会形成圆柱。

二、认识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⑵交流: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讨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⑴师: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测量什么数据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底面直径11厘米高: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结: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发散提高: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5.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三、认识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师板书:

长:3.14×2=6.28(厘米)宽: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直径2厘米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

⑵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⑷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3、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⑴讨论:什么是圆柱的表面?怎么算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侧面积

⑵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算后交流,提醒学生分步计算。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⑴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⑵对照板演,讨论:

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知道底面圆的直径怎么求圆柱的底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知道圆的半径呢?

想一想:如果知道的是圆的周长呢?

四.总结反思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2.生活中的圆柱体表面都是一个侧面加两个底面吗?哪些不是?又该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呢?

畅谈体会。

五、巩固应用

1.完成练习六第1题。

注意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要求的是圆柱的哪个面。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用铁皮做油桶时,需要做圆柱的哪几个面?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主动,课堂上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自始至终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1.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在教学的环节中,我创设了“八宝粥罐头”的情景,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边看边想边说,复习了圆的面积和圆柱的特征。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精心设疑:老师要制作一个圆柱形教具,请你帮助选择合适的部件(两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和一些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思维进入了积极的状态:选择哪一个长方形才会与两个圆围成圆柱呢,促使学生思考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的关系。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氛围中来。第二环节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据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大胆探索,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2.重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本节课中,首先以现实生活问题引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选择哪一个长方形才会与两个圆围成圆柱呢”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辩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推导出来了。

3.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创建“生活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从而得知圆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同时,情感上得到满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创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个性得以发展。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3

一、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程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数学要从以获取知识为着重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活泼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一个充分探究、创新发展的空间。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重点和难点之处都是安排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学生参与到知识获取中,真正理解了圆柱的侧面积为什么是底面周长×高,并能运用公式灵活计算。

数学学习活动不单是单纯的接受与记忆,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因此设计剪一剪、看一看、找一找、议一议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表面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公式的发现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数学知识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重点: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圆柱模型、小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投影出示)

(1)口答下列各题:

①圆的半径是1厘米,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单位:厘米)

你能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吗?

(2)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来探讨圆柱表面积该如何计算。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1)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师:你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又是什么?(讨论、交流)

学生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2)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①组织学生将自制的圆柱模型展开分组学习。

②侧面展开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③以长方形为例,指导学生观察联系。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圆形,我们早就会计算它的面积了,现在我们又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那么你们知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吗?

(3)解决实际问题。

①投影出示例4: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复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②组织学生读题,找出条件,说说实际是求什么问题。分组学习

③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④反馈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讲解题思路和步骤及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的方法。

强调: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三)、课堂小结: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四、应用反馈。(独立完成计算)

1、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

2、广告公司制作了一个底面直径是1.5m,高2.5m的圆柱形灯箱,它的侧面最多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宽(圆柱的高)

长(底面圆的周长)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学习讨论,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4、在计算机操作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计算机操作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具准备】: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电脑显示:给一个圆柱形罐盒加外包装纸,包装纸要裁多大,应依什么大小来判断?(配有一幅圆柱形罐头盒图)

2、点击鼠标,显示下一页: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课题)

二、自由选择,自学新知。

1、电脑显示: 自学新知a 自学新知b

说明:在学习新的知识点中,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两个学习方案,自学新知a形象直观,容易理解,自学新知b相对理解较难,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案。

2、学生选择好后,调整座位,把选择相同学习方案的学生分坐在一起后,进入自学。

(展开侧面)

自学新知a:

(1)

长方形

底面周长

长方形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2)

底面

底面

侧面

圆柱表面

(动画)

圆柱的表面积=

(3)小组讨论:

(1)求圆柱的侧面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如果底面周长没有直接告诉,可以通过什么条件求底面周长?

(2)求圆柱的底面积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自学新知b:

(1)思考: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宽等于圆柱的()。

长方形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 ×

(2)思考: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所以:圆柱的表面积= +

(3) 小组讨论:

(1)求圆柱的侧面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如果底面周长没有直接告诉,可以通过什么条件求底面周长?

(2)求圆柱的底面积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三、初步应用,尝试例题。

学生在学习完自学新知后,进入尝试例题:(注:每道例题旁都设有计算器、帮助、重做按钮,学生可以进行计算、查阅正确答案、重新再做一遍,学生每做对一题,会出现一个卡通人物表示祝贺)

电脑显示:

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提示学生在做完例3后,查阅知识点::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四、灵活选择,星级题库。

1、师说明:大家在做例题时,完成得都挺不错,下面就请大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练习当中,这里有三星题库,题目依次由易到难,请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一星、二星或三星。

2、生自由选择,有困难可以与老师、同学间交流。(注:每道练习题旁都设有计算器、帮助、重做按钮,学生可以进行计算、查阅正确答案、重新再做一遍,学生每做对一题,会出现一个卡通人物表示祝贺)

题库:

1、 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2、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题库:

1、 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上水泥的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一个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轮宽1。5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题库:

1、 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2、 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12分米,底面直径是高的3/4,做这个水桶大约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分米)

五、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1、师:练习完成又快又好的同学,可以点击课外知识,查阅其它的数学知识。

2、学生点击课外知识:链接北京科教信息网

1、师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点击布置作业,查看作业内容:

给一个圆柱形罐头盒加外包装,在计算材料时,注意使用“进一法”。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探索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出示喝水用的杯子,提问是什么形状?

进一步告诉学生,这个杯子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并提出数学问题。

活动二:

1、教学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求“做一个这样的圆柱形杯子,至少需要多少纸铁皮”实际上是求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求需要多少铁皮,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圆柱体,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总面积?

概括: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加一个侧面面积就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板书:侧面积 + 一个底面积×2 = 表面积

2、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侧面展开图

⑴设疑:我们已经会求什么面的面积?还有什么面的面积不会求?

⑵引导: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⑶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⑷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3、探究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

教师:请各小组研究一下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哪些部分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想一想圆柱的侧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在学生交流、比较,完善,形成结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教师:你能求出做这个圆柱形杯子需要多少铁皮吗?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解题思路:求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然后尝试独立完成,并进行交流。

活动三:

课件出示闯关题,让学生进行抢答。

活动四:

1、请同学谈收获

2、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感到很高兴:面对新的问题,不是等着老师讲解,而是自已想办法进行问题转化,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知道吗?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方法,学习数学很需要这种知识迁移能力,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继续发扬。

活动五:

布置作业:教科书五十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