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设计方案汇编五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设计方案汇编五篇

设计方案 篇1

现阶段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已不断地引起人们更为广泛的关注。而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势必会导致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上补充新的内涵。

本校近几年来,在美术教育方面积极地进行探索,除了扎实课堂教学外,通过建设多个美术兴趣团队,营造浓厚的美术文化氛围来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更好的体验到乐趣,达到促进学校美育向更高的目标发展的要求。团队成立以来不断在各种比赛和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美术活动中来。

一、专业化的教师引领兴趣团队

教师作为美术文化的传播者,自身要有良好的美术文化修养,所以从这点上来讲,本校在开展学生美术兴趣团队活动上专业化教师就引领了兴趣团队的建设。

本校现有专职美术教师五名,具有美术本科学历,在平时的教学中和各项美术评比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像王有福老师在县级小学美术优质课评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并在湖州市比赛中也取得过一等奖的佳绩,潘吉伟老师在县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武中多次获一等奖,其绘画作品入选省四届青美展、市美术教师作品展二等奖,章桔露老师的教学案例获县二等奖……等等,同时学校四位教师都有县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如王有福老师的省教研课题《加强小学美术教学美术味的实践研究》、潘吉伟老师的县级课题《

儿童写生绘画教学与培养其积极心理的研究》、章桔露老师的县级课题《小学生美术学习状态的策略研究》、沈昕老师的县级课题《培养小学生造型能力的研究》,都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寻找到了切入点,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为学生美术兴趣团队的建设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有了优质的教师资源,在学生美术兴趣团队的建设上就显得更有目标性,在此基础上,学校先后成立了第一批学生美术团队如:国画兴趣团队、儿童画兴趣团队、写生画兴趣团队、手工制作兴趣团队。而在组团的初期,美术教师也是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如沈昕老师比较擅长手工制作,就主要负责学生手工制作兴趣团队的建设。

二、个性鲜明的学生充实兴趣团队

学校每个兴趣团队每学期分四期进行活动,每期成员都不同,每期成员近十名,他们不是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也不是学校各班美术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美术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出来的在美术方面有鲜明个性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教师的教学不是把十变成一,把学生的个性给抹杀了。所以,在这一点上老师的观点是统一的,即要让学生得到好的发展又要让学生保持其个性特点,这一点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如,在潘吉伟老师的课题《儿童写生绘画教学与培养其积极心理的研究》中就有这样的教育个案:

在团队中有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但绘画水平在同学眼里一般。其中就有一位三年级的男生名叫沈周。在入选团队之前,教师在美术课上发现其绘画的最大特点就是线条感强,从班主任那边了解到该生学习情况还可以,于是征得其个人同意被选入学校写生绘画团队。辅导内容着重培养其用线条的造型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该学生积极性很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把虎写画交给老师看。一次省里组织了一个以“迎奥运”为主题的中小学生绘画比赛,接到通知,要求团队中每位学生交一幅作品。到了收作品的时候,发现该同学的画很有童趣,他画了太湖边渔船上一群儿童在爬桅杆比赛。在团队活动的时候老师特意表扬了他,很会动脑筋,画画进步得非常快。在第二个学期开学后,从主委会传来喜讯,《爬桅杆比赛》获得了省“迎奥运”中小学绘画比赛一等奖。

在儿童画兴趣团队中还有一位学生,在平时的美术课上,就是喜欢画一些卡通人物,课堂教学跟他毫无关系,但是我们的老师并没有批评他,反而将他吸收到团队中,一段时间的辅导后,在当年的县艺术节比赛中该学生参加的漫画比赛就获得的一等奖,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与信心,成绩一般的他后来在

写作中表露出了其喜悦的心情。

类似这样的学生在各团队都较普遍,学生的积极性大了,体验到的乐趣就更多了。

三、有效的实施方案保障兴趣团队

学校的兴趣团队虽然有美术教师具体操作,但一直以来学校都比较重视,有专门的分管校长进行负责。学校要求每个学期的兴趣团队活动都要有具体的活动方案。定时定点采取多种形式保障活动的开展。如:

长兴县第一小学美术兴趣团队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打造“教育优质、特色鲜明”的精品学校为指导,结合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切实有效的开展美术兴趣团队的各项活动。

团队名称:国画 儿童画 写生 手工制作

二、具体措施

1.活动对象的选拔

每位美术教师结合日常的课堂教学,留意观察,建立美术兴趣特长学生库。在每位美术教师提供的学生库中,由专任辅导教师进行选拔,定出四个美术团队的人数,人数控制在每团四十人左右。

2.活动的形式与时间

根据学期时间的长短,基本上每一个月为一期,各期人员不同,每期各个团队为十人,分四期开展活动,这样能够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每个星期保证有四个课时的活动时间。

3.活动的具体分工

项目

国画

儿童画.

手工制作

写生

辅导教师

王有福

章桔露

沈昕

潘吉伟 蒋丹芬

内 容

以儿童国画和传统国画 相结合,由浅入深。

以各类版画和儿童画为主,力求在材料、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

以各种材料为媒介传达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和童趣。

以线描写生风景、静物、人物为主,加强对学生线条的练习及场景的刻画。

三、活动措施

1.教师按时到场组织团队学生活动,明确活动内容,努力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趣味性。

2.定期将团队学员优秀作品进行校园内外展览,提高团队影响力、浓厚校园美术文化氛围。

3.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同类的各种比赛。

四、浓厚的美术文化氛围提升兴趣团队

成立美术团队的初期目标就是要以团队的活动营造浓厚的美术文化氛围,让团队中

成员之间得到美的熏陶,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美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首先,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只能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外,对于兴趣团队的成员经常组织欣赏一些相关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提高审美能力的辅助手段。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了解到画家的感受,每一幅作品的都是画家的情感体验和再现,了解作品的形式美,了解作品的简单内涵,逐渐通提升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

其次,在团队的活动中凸现美术兴趣团队的特色,组织一二次课外写生活动,不但让成员得到锻炼增强信心,同时也让他们更加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活动后开展作品交流活动加强成员间的交流,设置成员之间开展互评和教师点评环节,让每个成员得到全面的评价。定期举办学校美术作品展览活动,让全校师生进行参观,保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再次,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美术作品比赛活动,各个团队拿出优秀作品参加,激励成员认真投入到每一次创作中去。

美术兴趣团队成立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绩。在县学生艺术节上团队成员总能拿到各自的最好成绩,多次组织参加全国、盛市级的比赛获得佳绩,获奖率达80%多。在近几届的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中连续有多人获全国一、二等奖,被评为全国书画先进单位。在团队的活动室中陈列着团队成员的获奖证书和一部分优秀的作品,优异的成绩时刻感染的其他成员,同时也要求教师更加认真的去开展活动,促进美术兴趣团队的建设。

设计方案 篇2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读懂课文大意。

3、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教学设想

通过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同学间互相进行试讲的方法,学生基本在指导下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师介绍:

今天咱们来认识中国古代东晋时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他生于东晋后期,经历了晋宋易代的变迁,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出仕到辞官归隐更是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迁,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的和不满的。“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后,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清高自赏,消极遁世,多写田园风光,文风清新质朴,恬淡自然,简洁含蓄而又富有韵味。历代都有很多人为陶渊明的诗文作注,其人数仅次于杜甫。

二、解题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三、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

2、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四、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强调部分字词的读音

生字:俨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诣、骥、津

多音字:豁然、衣着、间隔、舍、语、属 答 还 遂

通假字:要—邀

一词多义:志、寻、遂

一义多词:悉、并、具、咸、皆

古今异义:妻子、无论、交通、绝境、间隔

五、学生两人一组,参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之后请几位学生起立说课文大意,老师和其他学生倾听并纠正他们翻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六、作业

1、读课文三遍;

2、整理课堂上找出的几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他的所见所闻的记叙方法。

2、学习巩固关于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异义的区别以及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认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点

1、从分析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这一社会入手,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巩固古汉语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桃花源这一社会理想 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用指导自学、学生试讲、启发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课文

二、逐段分析课文

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

2、说本段的大意,注意几个地方的准确翻译:

⑴ 武陵人:五陵郡有一个人,二不是指整体

⑵ 缘溪行:行,指乘船行

⑶ 忘路志远近:远近,偏义复词,实指忘了路多远

⑷ 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河多长。

⑸ 甚异之:之,是指桃花林的美景,具体是指文中的句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⑹ 穷:走到头,穷尽

3、讨论明确几个问题:

⑴ 找出交代渔人行踪的语句: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

⑵ 本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哪些情况?(时间、地点、人物)

⑶ 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注: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是千古名句)

⑷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甚异之”)

⑸ 总结:桃花林的突然出现和渔人的欲穷其林,使读者产生了悬念。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

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一、以自学为主,学生理解内容,进行试讲,教师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语言现象,翻译本段文字的大意:

1、句子成分的省略:

林尽(于)水源,……(小口)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山口)初极狭,……(渔人)复行,……(山口)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

2、一词多义:

舍:舍船(舍弃);屋舍(房屋)

3、古今异义:

交通:今义指交通运输,而在文中指交错相通

4、然:做形容词的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5、同义词:

悉、全、都、并、一齐、都

第二:讨论分析:

1、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2、文中写初入桃花源 所见所闻,主要写了哪些事物?

明确:

⑴ 写桃花源中的环境: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

⑵ 桃花源中的人从事的工作、衣着和神态。

3、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土地、屋舍、鸡犬之类的描写──和平宁静,社会安定

人们往来种作──人人辛勤劳动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安居乐业,过着丰衣足食的愉快生活

4、作者写桃花源的初步见闻,有何意义?

明确:

与现实生活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实──桃花源

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压迫

人们生活困苦,谋生艰难──怡然自乐,生活快乐幸福

战祸四起,民不聊生──一派优美、宁静、安定的景象

作用:明写桃花源,暗在讽刺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第三、齐读第一、二段,熟读成诵。

学习第三段:

第一、引导学生弄清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和一些词句的理解。

1、着重注意几个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 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 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 辞(村中人而)去

2、古今异义: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无论(更不必说)

3、一词多义:

乃:乃大惊(就,表前后两个动词的连接)、乃不知有汉(竟,表出乎意料之外)

4、同义词:

具:详细、一五一十地,表无所遗漏。

咸:全、都,指热闹的全体。

皆:都,指人、物、事的全数。

要:邀请。

延:迎接、邀请。

5、翻译段意。

第二、讨论分析:

这一段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遇所谈

1、村中人是怎样对待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这些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⑵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这说明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且家家备有酒食,生活富足。

2、文中写村中人自云一段话,含有什么意思?

明确:通过自述,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原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社会。但这仅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3、皆叹惋是内容是什么?

明确:外世人们的生存境况

4、这段话结尾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此话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社会。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人们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伏笔。

5、小结: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干,通过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所遇、所谈,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第四段:

第一、着重弄清以下词句的解释。

1、便扶向路:向,从前。

2、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3、寻向所志:寻,寻找;志,标记。

4、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达;诣,拜见。

5、遂迷:遂,竟然,终于。

6、寻病终:不久。

第二、讨论明确:

1、这段话是文章的结尾,交代渔人出桃花源后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具体地写渔人回来路上“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或迷路或病终,未能找到这个桃花源呢?

明确:

⑴ 目的是给人真实的感觉,似乎真有其人、真有其地、真有其事、不厌其烦地写,为了使人产生真实感。

⑵ 太守想寻找却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也因病而未果,结局的巧妙安排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更能激起读者 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世外桃园。

⑶ 作者自己也明确这样的桃源是不存在的,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第三、小结:

作者写出了对现实 的强烈不满,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东晋人们希望摆脱苦难过上 丰衣足食的幸福社会的要求,因此,本文既有逃避现实的局限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记叙详略得当的特点。

2、理解作者怎样描绘出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2。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教学过程

一、理解作者怎样描绘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美好的社会?

学生讨论明确:

1、环境美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宁静和平,人们社会富足,安居乐业,气象升平)

2、人美:

⑴ 热情款待外人,民风淳朴,热情待客,和睦友好

语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 交谈: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追求自由和平的社会,厌恶战争,这也是作者精神的寄托和向往)

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但是这样的社会别说在东晋这个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不能存在,就是现在也找不到这样的世外桃源。咱们就从作者的写法构思上考虑陶渊明怎样描绘这个他渴望的又明知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境界。

1、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的同时结合逼真的情境,即以实写虚:

如:开头点出时间、地点、人物的身分和职业,结尾写到刘子骥欲寻访,而 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晋太元年间的名士,与陶渊明为同时代人,这样渲染真真假假的气氛,似乎确有其人其事。

2、曲折回环,层次分明,写出似有似无的仙境。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但没有指出明确的年份、地点和人物的姓名。

接着写桃花林的无确切地址,仅仅写忘路之远近,小山通桃源,更为奇特,另有一番洞天,而复寻桃源时,标记消失,无迹可寻,虚无缥渺。刘子骥的寻而未果,似带来一丝希望又破灭,成了千古之迷。这个情节可以概括为一喜一疑一惊一迷,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3、为什么作者要虚构出这样的一个虚幻带有理想色彩的世界?

明确:联系写作背景。东晋统治者的奢侈、残酷剥削,政治濒临崩溃,作者的抱负无法实现;当时实行的门阀制度,保护高门氏族贵族官僚的利益,而出身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却走不上仕途。再加上陶渊明本身不愿攀附权贵,与统治者格格不入,三次辞官,41岁归耕田野,面对纷乱的世道他无力改变,只好创造一个理想的境界,寄托他的政治理想及美好的情趣。

二、体会本文叙述详略安排的特色

找出详略的安排,分析原因。

明确:详写:渔人在桃花源里的见闻,来介绍美好的世外桃源。

略写:渔人进村前和出村后的情形。

原因:要寄托理想化的社会理想,只能通过多介绍桃花源里的情形,因此要具体详写地描述。而其余的只能是辅助地叙述事件,只需简单介绍。

三、了解其他的写作特色

语言简洁生动。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设计方案 篇3

摘要: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温室变化的战略性选择,也是很多国家发展模式的共同选择。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节能减排已成共识。因此,研究建筑低碳化以及运行低碳化具有非常高的实践与理论意义,是一重大课题。

关键词:低碳建筑;混合能源利用;低碳社区

1概述

参考了很多新建设施能源供应的设计方案,低碳减排被公认是一个可优化问题,目的是以最小的建设成本找到满足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能源供应技术。建筑碳排放量占社会碳排放量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成为社会三大碳源中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碳源。其中,建筑运行又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构成中的重要一环,占比高达75%以上,具备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比其它行业有更大的潜力来优化及提高低碳技术。建筑物能源使用后碳排放量的减少将为我国乃至地球做出重要贡献。其中包括通过适当的规划和设计消除新建筑设施日常运转所产生的排放。一种方法是通过改进建筑施工和材料标准来减少能源消耗,例如通过改变建筑结构来实现显著的`排放量减少,但是成本造价极其昂贵,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另一种方法是建材、机器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燃料使用,提高效率,降低碳排放量。

2低碳技术及应用

屋顶节能是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门窗节能一般可采用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防火玻璃(高强度低辐射镀膜防火玻璃)、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最复杂特别的智能玻璃。建筑设施的取暖、制冷和照明是消耗能源的主要部分,可采用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取暖。一般商业建筑均采用热泵系统,新建住宅使用天然气取暖较多。未来要充分利用获取广泛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其是大自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能源。定义为被动发电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以及光电玻璃幕墙等等。外墙节能保温技术,称为复合墙体,墙体内或外附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种。在国内采用夹心保温的作法较多,在其它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大多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作法,例如德国,外保温建筑占建筑总量的80%,而其中70%均采用泡沫聚苯板。采用低碳能源是指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来摆脱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最大限度的降低碳排放量。其包括火电减排、汽车减排、节能、循环经济、资源回收、打造绿色工厂等。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期,主要目标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我国大量使用的化石能源,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严重,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转变能源结构,向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同时化石能源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雾霾等。对低碳能源供应系统进行有效成本的设计,可以知晓各种可用技术的技术影响,开发成本和财务可行性的评估以及该方案对能源相关排放的评估。建筑水平的技术,如热泵和太阳能光伏,可以对电力需求和配电网的设计产生重大影响。其它技术如太阳能热板可用于供热。这些技术也可以作为混合系统组合使用,由两个或更多的可再生供热或电力供应技术组成,以满足总体能源需求。技术进步降低电力碳排放强度主要是借助的技术的力量,使得电力中的一次高碳能源清洁化、低碳化,以达到降低单位电力碳排量的目标。在我国的发电结构中,火电占据绝对比重,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均可以视为无碳排放。因此,技术进步促进电力排放强度降低的路径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单位电力煤耗值,以达到总体降低电力排放强度的目的。而通过上文的研究发现,我国火电发电煤耗值与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不少差距,这表明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火电发电煤耗值从而降低电力排放强度依然存在较大的潜力。在我国电力碳排放强度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火电的结构比重,而火电又依靠大量的煤炭资源。因此,火电结构越高,也就是电力中间接用煤越多,电力碳排放强度越高,相反较低的火电比重,也就意味着较高的风电、水电、核电等无碳电力结构,通过稀释作用使得电力碳排强度降低。因此,优化能源结构,也就是降低火电的比重以及电力中的间接用煤量,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降低电力碳排放强度。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例如电力,供电部门希望对电网输送和配置进行优化,因此智能电网就势在必行。智能电网可以改善用电高峰期的困难,同时实现电力生产的分布式和分散性。未来智能电网市场的增长潜力非常大,而智能电网的发展离不开嵌入式处理器和微控制器,以提供低功耗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能源新政中,将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另外,使用电力的电机设备耗电占社会总耗电量的一半以上,电机节能也不能忽视。我国经济增长直接带动了电动机的需求,十大节能重点工程之一的电机行业的目标是电机的平均能耗下降25%左右。未来,调速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各类交流电机、高效率电机。

3结语

通过对建筑碳排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电力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对建筑碳排量的影响起负效应,而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对建筑碳排量的影响起正效应,并且电力排放强度对建筑碳排量的抑制作用在加强,而经济发展对建筑碳排量的拉升作用在加强。电力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难以抵消由经济发展、人口规模拉动的建筑碳排量增长。研究还进一步指出,促进建筑行业低碳化发展就是要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以及电力碳排放强度,而这种发展成效显著与否直接取决于能源结构的优化、能源强度以及电力排放强度的降低所带来的抑制作用能否显著抵消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人口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建筑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发现,优化建筑能源结构需要从促进技术进步以及改革价格体系做起;降低建筑能源强度则需要促进技术进步、调整能源价格以及培育低碳意识;降低电力碳减排强度则有技术进步以及能源结构优化两条路径。

参考文献:

[1]韩放.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J].民营科技,20xx.

[2]黎梦瑶,张艳梅.桂林市星级酒店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xx(5).

[3]张天凯.浅析我国建筑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

设计方案 篇4

阅读下列综合理财规划方案,提出综合评价,同时列举其不妥之处并简要叙述应如何改正。

张先生和赵女士是一对夫妇,生活在二线城市,今年均为35岁,二人有一可爱的女儿,今年5岁。张先生在一家私企当主管,月薪15000元(税后),每年年终奖5万元(税后)。赵女士在一家国企当出纳,月薪5000元(税后)。张先生还有一套一居室的房屋用于出租,每月租金20xx元。去年,张先生家庭的基金和股票获得收入10000元。张先生夫妇除了单位给上的社保外并无其他商业保险。

张先生夫妇目前有活期储蓄10万元,定期存款20万元,货币市场基金5万元。还有市值为10万元的股票和15万元的偏股型基金。张先生家庭用于出租的一居室目前市场价值60万元;家庭的自住房目前价值120万元,于20xx年1月贷款60万元购买,贷款期限20年,等额本息还款,利率7%目前已还款2年。目前未还贷款本金为570421元。除此之外,张先生还有一辆价值8万元的轿车。

张先生家庭财务支出比较稳定,除了基本伙食、交通、通讯费用外,就是不定期的服装购置和旅游支出。一家人平均每月的日常生活开支为6000元,房贷月供4652元,女儿的学前教育费用为每年2万元,赵女士办的美容卡每年需要20xx元,张先生应酬支出平均每月1000元,家庭每年旅游支出5000元。另外,夫妻俩每月都要给双方父母各寄去1000元的生活费。目前,张先生想请理财规划师通过理财规划解决以下问题:

1、张先生家庭生活过的越来越富裕,希望在沿海城市购买一套价值80万元的小两居给父母养老居住。张先生想知道,根据目前家庭的资产状况,应如何进行规划。

2、张先生想知道目前只依靠单位福利的风险保障是否完备,如果不足,还需要补充哪些保险。

3、孩子是夫妻二人的希望,夫妻二人希望女儿能茁壮成长,接受良好的教育。由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教育开支并不太大,因此张先生想请理财规划师着重为其解决女儿的高等教育费用问题。而且二人非常希望孩子18岁时可以出国上大学,届时至少需要100万元。假设投资回报率为8%。

4、尽管张先生夫妻二人单位福利不错,但考虑到养老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想在身后能够为女儿留下遗产,所以夫妻二人还是想在退休时积攒下一笔财富。张先生打算在他60岁时,夫妻二人共同退休,享受生活,二人预计寿命为85岁,考虑到通货膨胀及各种旅游休闲开支,已10%的投资报酬率,到60岁共需养老费用400万元。

5、能够对现金等流动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提示,信息收集时间为20xx年12月31日。 不考虑存款利息收入。

不考虑房租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月支出均化为年支出的十二分之一。 不考虑折旧。

计算过程保留两位小数,计算寄过保留到整数位。

客户财务状况分析

表1 资产负债表单位:元

表2 收入支出表单位:元

表-3客户财务比率表

客户财务比率分析

(1)结余比率=年结余/税后收入,反映的是客户提高其净资产水平的能力,参考值为30%。张先生家庭目前的结余比率为41%,高于参考值。一方面说明张先生家庭控制支出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说明张先生家庭累积净资产的能力较强。

(2)负债比率=负债总额/总资产,反映客户综合能力的指标,负债比率越低,财务越安全,一般将负债比率控制在50%以下。张先土家庭负债比率为23%。低于参考值,说明张先生家庭财产状况很安全。

(3)财务负担比率=年负债/税后收入,财务负担比率不仅可以反映客户支出能力的强弱,还可以说明客户是否有保障清偿短期债务,参考值为40%。张先生家庭的财务负担比率为17%,低于参考值。说明张先生家庭短期偿债能力很强。

(4)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每月支出,反映的是客户支出能力的强弱,参考值为3-6之间。张先生家庭的流动性比率为22,高于参考值。也就是说在不动其他资产时,张先生家庭的流动资产可以支付家庭近22个月的开支,对于张先生夫妇的工资收入都比较稳定的情况来说,这个比率很高,在做理财规划时,可以对这部分资产进行调整。 客户财务状况预测

从张先生家庭成员目前的工作来看未来将会有着不错的前景,收入将继续看涨,家庭收入在未来也将有较大提高。随着资产结构与房屋贷款的调整,支出方面虽然会比现在有所降低,但是考虑到张先生女儿的成长以及父母年龄的增加,张先生家庭支出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所以整体上的家庭支出仍是成上涨趋势。

客户财务状况总体评价

张先生家庭的财务状况安全性较高,债务负担合理,流动性资产量偏大,除此之外该家

庭在财务状况及风险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想顺利的实现张先生的理财规划目标,

还需要仔细规划。此外,在以后的规划中应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的综合收益率,通过增加金融投资类资产来提升资产有效增值的空间,取得更高的收益。 理财规划目标

(1)张先生家庭的购房置业规划

(2)张先生家庭成员的保险保障计划

(3)张先生女儿100万元高等教育资金的足额准备

(4)张先生夫妇计划60岁退休,届时能有400万元的退休养老资金 (5)保证家庭资产的适度流动性 分项理财规划方案

1、购房置业规划

按照张先生提出的购房日标,需要总价约80万元,而张先生家庭资产充足,偿债能力较强,所以尽管目前尚有未还完贷款,但人可以利用财务杠杆通过贷款来实现购房。建议张先生可以利用商业贷款,贷款金额500000元,首付300000元,从银行存款和货币市场基金中支取。按照贷款20年,贷款利率7%计算,买房后新增月供负担3876元,加上原来月供4652元,总月供为8528元,约占平均税后月收入的三成,基本与张先生家庭的还款能力相匹配。

2、张先生女儿的教育规划

先生的女儿今年5岁,距离上大学还有13年的时间,建议张先生以15万的偏股型基金作为启动资金。逐步构建以平衡基金、股票形基金的投资组合,若13年每年8%的投资报酬率,再利用年结余定投、28000元到该教育金账户中,至女儿上大学的时点即可满足100万的教育金需求。

3、张先生夫妇的退休养老规划

张先生计划60岁退休,退休时点共需400万退休养老金。将10万元的股票作为启动资金,将来在逐步调整投资结构,构建以平衡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投资组合,假设25年每年10%的投资报酬率,再利用年结余定投30000元到养老资金账户中,在25年后到张先生夫妇退休时即可满足400万的退休金需求。

经过上述规划,张先生家庭的所有理财目标都可以得到满足,并且张先生夫妇的流动性资产与每年结余都还有剩余,可以进一步进行投资,获取更高的收益,以备将来之需。

(一)综合评价

该方案基本能够完成客户提出的理财目标,达到规划目的,数据把握比较大体准确,规划流程基本符合标准。缺点在于某些细节方面还不完备,有失准确性,某些方面吧的分析与规划缺失。

(二)指导意见

1.两张财务报表不符合标准格式。

资产负债表的时间应改为:20xx年12月31日;

收入支出表的时间应改为: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资产负债表中,货币市场型基金不属于“其他金融资产”中的项目,而属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的项目,应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面单列出来,填列内容为:货币市场基金5万元。

2、财务比率分析中缺乏投资与净资产比率分析,应加入。

投资与净资产比率=投资资产/净资产,反映的是客户通过投资提高净资产规模的能力,参考值为50%。张先生家庭的投资与净资产比率为45%,低于参考值,说明张先生有一定的投资意识,但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建一张先生在充分权衡风险与利益的关系后,提高投资性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增加家庭整体的投资收益水平,扩大家庭净资产规模。

3、理财规划方案中缺乏现金规划,应加入。

根据科学的现金规划原则,个人或家庭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作为日常备用金,最好能够满足其3-6个月的生活支出。张先生家庭的每月开支约为16000元,所以建议张先生留足48000-96000元的流动性资产满足家庭短期需求。该部分资金可以是现金、银行存款和货币市场基金的形式来进行配置。

4、理财规划方案中缺乏保险规划,应加入。

由于张先生夫妇只有社会保障,并且张先生作为家庭主要收入者,应考虑将保额做足,因此建议张先生主要考虑寿险、意外险和重大意外疾病保险,赵女士主要考虑购买一些意外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孩子配置一些意外险。购买时遵从双十原则,即保费支出占到家庭年税后收入的10%,保额做到家庭年税后收入的10倍。在保额分配方面,建议张先生家庭根据家庭成员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比重进行分配,可遵从6:3:1法则。张先生配置保险保额占家庭总保额的6成,赵女士占3成,由于父母是孩子的最大保障,所以女儿占一成即可。根据上述当时配置保险,可使张先生家庭拥有充足的保障。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六)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七)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珍珠泉》是一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的略读课文,教师的.教案能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自学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初读,启发学生讨论交流,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课文的顺序等。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在熟读之后,教师注意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以便学生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