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60页例题,第61-62页“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认识人民币”这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材,要求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要求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课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材从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入,使学生联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组织学生通过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认识。“试一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间的进率,为学生购物付币做准备。“想想做做”的习题安排得层次分明:第1、2两题让学生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第3、4两题让学生认识取钱方案的多样;第5题创设购物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分、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 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三个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 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认识) 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学生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随着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教材第60页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请学生从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钱,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完成课本第60页填空:1元=( )角 1角=( )分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1角钱,使学生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筛选出“1元=10角、1角=10分”,顺利地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规律的理解。]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走进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0~62页,认识人民币。教材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使学生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先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1元=10角,1角=10分,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但这些认识又是较零星、散乱的。教学时,教师应多次安排换币、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通过现场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机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目标预设

1、让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模拟购物,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4、使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导学设计

1、教学重难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教具准备:课件、电教设备、小面值的人民币、商品。

3、学具准备:小钱箱、小面值的人民币。

4、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星期天小明和几个小朋友走到一个商店里,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小明购物情景)

问:我们知道了小明去商店干什么?(买手表)小朋友自己有没有去买过东西呢?你们都用什么来买的呢?(钱)对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人民币。(板课题,齐读两遍。)

二、自主学习,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

师:老师让大家准备了各种1元以内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它们吗?谁能拿出你认识的人民币,把它介绍给全班同学?

请生拿,师实物投影。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在这过程中师介绍人民币有硬币和纸币两种,并说明1分是面值中最小的人民币。)

师小结:刚几位小朋友介绍的非常清楚,其他小朋友表现的也很好,拿的很准确。我们知道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很多地方都用到它,所以大家应爱护它,不要随意折叠,更不要涂抹和撕毁,你们能做到吗?

2、拿一拿。

师:小朋友认识了人民币,那老师手里有几样东西,看看上面的价格,你能拿出相应的人民币吗?比一比谁拿的又对又快。

出示:一盒火柴1角、一块糖2角、一块橡皮3角、

一根直尺5角(想想有不同的拿法吗?同桌讨论,师电脑演示想想做做3)

一张邮票需8角,怎么付?(电脑出示想想做做4)比较哪种拿法最简便?

3、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讲的这么热闹,忘了小明刚才要买手表的事,我们再去看看吧。(电脑再次出现小明购手表情景)

师:如果你买,你能拿出最简便的拿法吗?(1元纸币或1元硬币)

如果只用1角的,怎么拿?(拿10个1角,请生1角1角的数到10角)

如果只用2角的,怎么拿?(请生2角2角的数到10角)

如果只用5角的,又该怎么拿?(数到10角)

师小结:1元的拿法有很多,但不论哪种拿法都是拿了几角?(10角)所以我们可以得出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板:1元=10角

知道了1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出示:1角=( )分

小组讨论,得出1角=10分。(齐读两式)

4、合币训练。(教材第6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师实物投影: 问合起来( )角( )分、( )元( )角。

三、模拟购物活动:“小小商店”。

①师述:刚才小朋友表现得很好,下面请每位小朋友自己留1元人民币,其余人民币放入组长的钱罐里。

②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1)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

(2)橡皮自动铅笔铅笔尺 本子美工刀

2角8角 4角3角5角1元5角

(3)安排售货员和收银员。

③进行购物活动。

要求:前四位小朋友用1元人民币只能买一样东西,后面小朋友可以用1元人民币买两件或更多东西。

④学生自由购物,交流。

⑤请在坐的老师当监督员,最后评出优秀售货员、优秀收银员、文明小顾客。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你还知道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

请你课后和爸爸妈妈再到商店里去看一看,有哪些东西的价格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请你用今天的知识亲自买一买。(电脑出示图片)

友情提醒

在该课中教具学具的准备都要充分,在现场模拟购物中,教师一定要讲清规则和要求,防止有抢购失控现象发生,要做到人人参与,适时交流指导指正。

教后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了解人民币的作用,知道购买物品时要付钱。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购物的经验,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的人民币。

2、物质准备:

教具:各种大小不同的夹子若干,布置成夹子商店,每个夹子分别标有1~10不同的价格;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记录纸,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夹子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成夹子商店的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室内有什么?每种夹子多少钱?引导幼儿认识汉字“元”。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上有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吗?

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上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勤,叫人民币。让幼儿知道人民币上有国徽,就代表了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教师: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让幼儿知道人民币时用来购买物品的,引导幼儿了解每种人民币的面额。

3、兑换人民币。

教师指一个标价为4元的夹子:如果我想买这个夹子,可以怎样付钱呢?

请幼儿思考并用人民币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他是怎么付钱的?为什么要这样付钱?

继续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的付钱方法。如:可以付四个1元的钱,也可以付两个2元,还可以付1个2元、2个1元。

请个别幼儿说说想买几元钱的夹子,可以怎么付钱?

4、幼儿操作活动。

请幼儿选一个夹子,想一想可以怎样付钱,然后在纸上记录下来。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结合班级中布置得“工艺作坊”中的出售物品,让幼儿进行购物游戏,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对钱币的兴趣。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学习重点: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学习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方法:引得探究法。学法: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学具。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交流: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好,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共同来猜个谜语怎么样?

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

买书、买笔、买玩具都要用到它。

回答:钱。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人民币)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它们(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出示:1元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是多少钱?(谁愿意当小老师来介绍一下?)

回答:1元。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上面有大写的壹元及右下角也有1元)

师总结:所以人民币的单位有元。

(3)、那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人民币上都有国徽。

小结: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热爱我们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那我怎样做才叫爱护人民币呢?(节约用钱,不随意撕毁,损坏,乱涂,乱花)

(4)、让学生自己找出找出手中的1元:观察发现:(有举1元纸币,有举硬币的)引导说出人民币按材质分为(纸币和硬币)

2、出示1角。

(1)、提问:小朋友们这还是1元吗?(回答:不是;是1角)

(2)、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谁愿意当小老师来介绍一下“角”。

请学生说说辨别一角人民币的方法,师介绍:这个“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3)、师小结:虽然1元和1角都有一个“1”,但单位不同,他们可就差远了。

3、出示5角、5分、2分、1分等人民币让学生辨认:

(1)谈话:这边还有一些人民币,谁来当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听。

(2)提问:“大家看最后几枚人民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板书“分”,介绍“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三、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谈话:鉴于大家课堂上表现得这么棒,老师今天不发表扬卡改发红包了,同学们,请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个红包?猜猜里面都有多少钱?为了公平起见当然老是放在里面的钱都是一样的。(学生猜出:1元)。那我们来看看里面的钱是不是同样多。

(2)数出红包里面的钱数:第一个红包1张1元的,第二个红包10张1角的.。引导总结:1元=10角10角就是1元。

(3)第三个红包大家说说老师放的多少钱呢?(齐答:1元)

那我们也来数数看吧!老师先抽出一张认认(是5角)

提问:一共几张呢?为什么?全部抽出确认。

(4)第四个红包,实物出示抽抽认认,(有1角的还有5角的),一共几张呢?全部抽认。

(5)小朋友们都知道了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引导学生答:1角=10分

四、今天,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学习的都很认真,我们对人民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可以放心让你们去购物了。

(1)出示商店物品,让学生两人一组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练习。

(2)单独挑人上来进行买东西、购物练习.(要做到使用文明用语,有礼貌,有次序进行购物。

五、进一步巩固练习,小朋友们你们想去探险吗?让我们一起登上智慧岛吧!

(1)设计练习连线:拿哪张钱正好呢?找出相应的钱连线。

(2)出示人民币:1元2角=12角18角=1元8角。

(3)货币的换算:2角=2张1角等

(4)购物练习题。

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探险!

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归纳今天学习的知识。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小面值)

单位: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理解元、角间的进率关系及互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一本书,让学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钱买来的。教师:像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叫人民币。

2、教师:请你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3、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出示(1)、(2)主题图

①购物图。教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就要人民币。

②教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人民币。)

③教师: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把它怎么样呢?(出示第3幅图),(对,存起来。)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存钱的习惯呢?有钱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办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教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课件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课件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教师:哪位同

教学流程

学能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

⑴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元、角、分。说明: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⑵教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面值的人民币?(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等。)课件出示人民币上的国徽,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渗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不要故意损坏它。

(3)教师请一名学生用摸一摸一百元纸币的右下角,问:你摸到了什么东西吗?(这些小圆点是突出来的)。

这叫盲点,这是专门为盲人朋友设计的,就是说我们闭上眼睛摸到这个突出来的点就知道是这张是一百元了。

⑷小组认识活动:现在,请各位小朋友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模拟人民币,四人小组之间相互认一认这些人民币,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

⑸检查学习效果:教师手中拿着人民币,让学生再认一认它们的面值各是多少,是怎样看出来的?

(6)教师:同学们看,老师桌面上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老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这些人民币按规律进行分类。先同桌两人将你们的模拟人民币分一分。

请几位学生代表到展台上展示。

①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③按新版、旧版分。

④按数大小分。

⑺、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47页,观察、比较我们刚才在摆弄的人民币和书上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老师说明:像这样,在人民币的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用来买东西的。

2、教学例2。

⑴教师出示一张2角币。提问:老师手里拿的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币?用1角硬币来换老师手里的2角币,你应该用几个呢?哪位同学想来试一试呢?(师生互换)

⑵教师出示一个5角硬币,提问:可以换几个1角硬币?让学生先在组内互换,再上台跟老师换。

⑶课件出示聪聪和明明的对话。引出:10个1角钱可以换几元?课件演示摆一个1元的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硬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得出:1元=10角(板书)。

三、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四、知识应用,体验生活。

教师:老师开了一个“小小文具店”,欢迎小朋友们一起来买东西!

出示文具店商品及其单价,以小组为单位来购物,先讨论好要买什么商品,然后派一位代表上来买。

五、全课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

一、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先请小朋友听一个小故事。

(教师点击播放小故事:从前有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一天,他又拉着爷爷问问题了:“爷爷,爷爷,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钱呀?”爷爷想了想,笑着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孩子急着说:“怎么只有这么少的钱呀?”爷爷笑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人民币)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清净,以故事导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新授:

(一)认识人民币。

1、 课件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图。

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请小朋友结合每组中自己带的人民币,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他们的,有什么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

2、 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每一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我们将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再请同学上来介绍给全班小朋友来认识。

(学生在小组中利用电脑课件分类或利用实物分类)

3、 指名学生上来按自己分类的方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

(学生大致有两种分法:A: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B:按元、角、分来分类。)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4、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呢?

5、 看看屏幕上展示的人民币,按每种面值一张来计算,这些人民币共有几元几角几分?(让学生算一算)

6、 现在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了吗?

7、 观察硬币的另一面,你看到了什么图案?(国徽)

8、出示P62页的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连一连,再拿一拿。

9、出示P62页的想想做做第二题,指名回答,添书。

我们要象热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随意损坏它。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有认识人民币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而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并养成热爱人民币的习惯】

(二)、人民币的进率。

1、过不久,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小朋友想买一块1角钱的橡皮。用这些(屏幕出示1分、2分、5分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钱币,你会怎样付钱来买这块橡皮呢?你有哪些不同的付法?(请学生上来演示不同的付法和学生在组内演示不同的付法,领会10分就是1角。)

2、通过付钱买橡皮你知道了什么?板书:1角=10分

考考大家:

2角=( )分 5角=( )分 9角=( )分

10分=( )角 40分=( )角 90分=( )角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3、一会儿,小朋友又看中了一本一元的本子,用右边的这些角币,

你该怎样付钱就可以买到这本本子了?(屏幕上出示1角、2角、5角面值的纸币获硬币若干)

a)学生上来演示付1元的不同方法,大家领会1元=10角。

通过付钱买本子,你又知道了什么?

b)通过1元=10角,你还能想到哪些?2元=?角 8元=?角 20角=?元 70角=?元……

4、你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请你想一想,1元=?分 你是怎么知道的?

5、通过学习,你能给元、角、分三个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个队吗?你是怎么知道最大,分最小,角在中间的?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冉。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增长见识】

(三)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你还知道了什么?

三、购物游戏。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导小小商店,进行一次小小的购物活动吧!

1、示货架。

谁能给大家介绍货架上的商品和商品的价格呢?

2、你想买那些商品?

3、 只给你20元钱,你打算买哪些物品呢?

小组内讨论,学生汇报,教师先示范1~2种买的方法。确认按“成交”,看看自己所购商品的总价格有没有超过20元。

4、 学生在组内进行购物的操作。或请组长记录下购物的方案,指名学生上教师机演示给大家看。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 总结。

今天你有那些收获?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尝试了有计划的购买商品。学习这些,你觉得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学生各抒己见)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目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低年级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是小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学段对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掌握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给学生一个结实的阶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1.出示情境。

教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天先买两本书,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玲玲这下有点犯愁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

出示下图。

2.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

教师:谁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1:语气平淡,没有突出“正好”。

学生2:突出“正好”。

教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学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学生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3.揭示课题。

教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关键词理解问题。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为后面问题策略的教学做准备。

(二)探究问题,寻求策略

1.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教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监控,收集学生信息。

(预设)学生会出现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师监控: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5+7<13,说明有剩余;6+8>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例如: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换成6或者把7换成8。

在算式6+8=14(元)中,把6换成5或者把8换成7。

教师:有时我们不能一次就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试算的结果和要求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做“尝试──调整”策略。

2.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方法。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把13元正好花完的?

(预设)正确答案:

从组合方面想:5和8组成13,6和7组成13。

从分解方面想:

教师:可以先选定一本书,然后再看看还剩几元钱,剩几元钱,就要买几元的书,这样就可以把13元正好全部用完。

板书:先选定(几元的)──看剩余(几元)──再选择找对应数。

3.在自主解决问题中尝试方法。

教师出示两层书架上的书,如下图。

教师:玲玲看见书架的第二层也有书,她想把13元正好花完买书,请你再帮玲玲选一选书吧。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展示。

(预设)学生会用分解、组合、列加法算式、列减法算式、连线等方式表达思维过程。

4.探究有序罗列的方法。

(1)先选定一本5元的书,然后再去与其他书进行有序搭配。

教师:这样就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答案。

(2)学生独立用搭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以6元为主进行搭配。

以8元为主进行搭配。

以7元为主进行搭配。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不同的搭配方式,按照顺序先确定一本书,再与其他书进行搭配,凑成13元,用有序罗列的方法找到了所有搭配方案,而且不重复、不遗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做“有序罗列”策略。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大胆发言。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学习,练习的过程就是自己在进行“尝试──调整”“有序罗列”的解题策略。

三)拓展练习,提升思维

教师:在书店玲玲遇到了小红,小红手里有20元钱,回家坐地铁需要4元,她把钱正好花完,最多可以买哪些书?

(1)再次理解“正好”的含义。

教师:要帮助小红解决问题,需要思考哪些因素。

(预设)学生:先要把回家乘地铁的4元钱留出来,买书的钱是16元。

教师:哪本书不能买?

(预设)学生:20元的《格林童话》不能买,因为超过了16元。

(2)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等,写出算式之后, 再用图摆一摆,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3)猜一猜,逆向思考。

小红买书之后不小心将账单弄脏了,请你能帮她还原账单吗?

(预设)学生依据单价找书的名称;依据总价找到缺失的书价钱,并找到书的名字,最后修复账单。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依据条件逐步推理出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策略,通过逆向思考练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上,什么知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策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一把锁只能用配套的钥匙开门,如果有很多把钥匙,那么哪一个是配套的钥匙呢?我们通常会逐个尝试找到配套的钥匙,这个过程就是“尝试──调整”策略。

【设计意图】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的策略,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解题策略在生活中的作用。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5、例6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见的主要单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

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复习元和角的关系,板书:1元=10角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活动,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单位“元”和“角”及“元”和“角”间关系的认识,为人民币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换算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判断时,可以只买一种东西,也可以组合买,这样的数学活动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豆豆也来到文具店,他想买一把尺子,尺子1元2角,豆豆带的钱正好,猜猜豆豆的钱什么样的?

(1)学生分组活动,每人都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情况多,想的全?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有序地呈现出来。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摆?

(3)对比发现

  板书:

1元=10角

1元2角=10角+2角=12角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2元=( )角 5元6角=( )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直观教具,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在充分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计算的过渡,掌握换算方法。】

2.丁丁的存钱罐,数一数,23个1角,他想买2元的小剪刀够吗?为什么?

(1)想一想,圈一圈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再说说想法。

(2)用多媒体呈现每10个1角替换为1元的过程

(3)归纳方法

板书:23角=20角+3角=2元3角

2元3角〉2元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4角=( )角+( )角=( )元( )角

37角=( )角+( )角=( )元( )角

58角=( )元( )角 46角=( )元( )角

【设计意图:单名数转化为复名数是在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的基础上逆向思考得出的,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应注重对换算过程的细致指导。通过圈一圈,换一换的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兑换经验,逐步理解换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同时为后续计算的教学作好准备。】

(二)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1.分组购物活动。

师:每个小朋友从下列文具中选2样你喜欢的文具,再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活动要求:

(1)先选出你想购买的2件文具

(2)再用一个算式表示出购买文具共需要多少钱。

(3)把你的算式给同组小朋友看看,大家一起算一算,看看计算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请同组的小朋友为你画一颗五角星做奖励。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5角+8角=13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13角应表述为1元3角,补充:13角=1元3角

(2)2元+1元2角=3元2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对于不同单位的量进行计算时,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突出单位的统一,先换算再运算。】

3.提出数学问题

(1)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用“便宜”“贵”来表述。

例如:尺子比橡皮贵多少钱?回形针比小夹子便宜多少钱?

(2)分组解决问题

活动要求:每人提一个“比多比少”的问题,其他3人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由提问题的同学负责评判对错,奖励给算对的同学一颗五角星。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注意处理以下情况:

(1)2元-1元2角=8角

教师让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过程可能不同,只要算法合理就给予肯定。

(2)5元6角-1元2角=4元4角

强调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4.即时练习:教材P57“做一做”第2题

(1)(2)两小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交流中要求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第(3)小题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时教师注意要学生语言表述要完整,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在计量单位相同的前提下才能对计量单位的个数进行加、减,进一步了解加、减法计算的本质。】

  三、练习巩固,强化认知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重点是让学生清楚换算过程与方法。】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

(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计算出应付的钱数,填入表格。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4)教师带领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并让学生口算出付的钱数。

(5)学生独立计算出应找的钱数,填入表格。

(6)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

【设计意图:将人民币的认识及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整合在一起,既能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计算方法,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巩固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促进学生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时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巩固人民币的单位的认识及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

5.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题意选择相关信息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巩固获得的新知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在取币、换币、付币的教学活动中初步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验购物过程,感受购物乐趣,学会简单购物。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及初步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竹篓、各式各样1元以上的人民币,台灯、计算器、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元以上人民币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已认识了哪些面值人民币?

2、自主探究:你还认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

请小朋友从面前竹篓里拿出你熟悉的人民币,进行相互辩认。

3、引出课题: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二、应用1元以上人民币

1、基础练习、加深认识:

同学们已能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下面请同学们对照物品标出的价格,拿出相应的一张人民币,(电脑出示物品,学生示范拿)。

如果几张人民币合到一起,你能说出钱数吗?

练习一:师随手拿几张1元以上的人民币,让学生进行口答。

练习二:进一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抽取,相互辩认。

2、模拟购物、尝试运用:

(1)集体购物

台灯标价52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付钱的方法。

指名汇报:生1:一张50元加一张2元。

生2:两张20元加一张10元加一张2元。

………

(2)小组购物

组长出示计算器、录音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付钱的方法。

-1-

(3)指定钱数购物

引出:刚才同学们已能顺利的购买台灯,计算器、录音机,如给你10元钱,观察竹篓里的物品,你想买些什么?

放音乐,组织学生自由选购

说明:选购商品钱数总和应小于或等于10元,不能大于10元,选购商品件数可以是1件,也可以是2件,3件。

(4)选购体育用品

引出:刚才同学们用指定钱选购了自己急需的日常生活小用品,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出示P65T6题、指名回答。

补充问题:

A 带20元行吗?为什么?

B 在第二问题中,不可能买的是哪两件商品?

3、综合练习,拓展深化

(1)“想想做做”第7题。

注意:提醒学生看清图中小朋友手中人民币币值、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指名板演。

(2)“想想做做”第8题。

① 指名说图中男孩、女孩表达意思?

②“正好买一个足球”说明了什么?

③ 指名学生口答。

三、总结评价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表现都非常棒,谁用一句话说说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把课堂教学目标定在探索、创新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上,强调把学生的“学”作为“教”的基础,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努力放手给学生创造一个自行探索的空间和时机,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发现,在自我发展中创新,以求达到“新课程理念”提出的——注重人的发展。

一、让学生在求知欲望中探索

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是教师为学生参

-2-

与学习所应创设的最佳心理环境,因而在教学认识1元以上人民币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式样及多种币值人民币,让学生在小组互助学生中,相互辩认,掌握新知,这样不仅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互助索取知识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让学生在多维度思考中创新。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本节课购物活动设计非常注重体现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从篓里取钱购台灯”这一教学环节,拿法的多样性则体现了课堂教学开放性,又如“指定钱数购物”不同购物方案又充分体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优的创新思维火花,这样的课堂教学营造了培养创新人才“土壤”,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讴歌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3、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本节课教学设计以购物活动为主线,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如指定购买“台灯、计算器、录音机”自由选购物品,如牙膏、牙刷、香皂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同时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3、在购物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及合作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和节俭、拾金不昧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字样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认识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具准备:

每组实物人民币若干,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1、猜谜:薄薄一张纸,作用真不小,买书买笔买玩具,全都少不了。

师:谜底是什么?(生:钱)

2、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生:买东西、交学费、手机费、治病、买衣服……)

师:看来钱的作用还真不小!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钱,不仅样子不同,连名字也不同呢,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3、欣赏各国的钱。中国的钱就叫人民币。

4、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1)特征辨认

(课件出示一元纸币)这是一张人民币的正、反两面,这是多少钱啊?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上面写着数字“1”。

师:可能是1角、1分啊。

生:这儿有“壹”,这儿有“圆”,合起来就是壹圆。

师:讲得真好!“壹”是汉字一的大写,“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师:在这张一元的人民币上,你还看到什么?(伟大领袖毛主席、印制时间、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小朋友们都非常热爱我们的祖国?所以小朋友们也要爱护人民币,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

!

师:说到一元钱啊,老师就想到超市门前一边唱歌一边摇摆的摇摇车,多少钱坐一会啊?咱们赶紧拿着着一元钱去吧。

师:咱们拿这张一元的纸币塞进去能做摇摇车吗?(硬币)

认识旧版一元纸币。

师:这是多少钱?这也是1元钱,怎么看出来的?只不过是旧版的一元钱,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我们用的都是新版的一元纸币或硬币。

小结:小朋友已经认识了一元的人民币。在认识人民币时可以从图案、字样、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但我们一般是通过看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2)认识其他的人民币。

A、小组认识活动

师:认识了一元人民币,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其他人民币。要求:由组长负责拿出人民币,考考你们组的小伙伴:“分别是多少钱?从哪儿看出来的?”。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认完后就坐正。

B、抢答方式小组汇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角和分。

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老师随便指一个,你来说说这是多少钱?(开火车答题)5角(怎么看出来的?)、板书: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还有哪些也是用角作单位的,上来指一指,其他小朋友读一读。认识5分、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还有哪些也是分币?

C、人民币的分类

纸币、硬币

元、角、分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不错,不仅能正确认识人民币,还知道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按制作材质不同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按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元、角、分。

三、自主思考,感悟元、角、分之间关系

1、元和角的进率

(1)1元小超市

师:知道什么叫一元小超市吗?

小兔买一元的布娃娃只付了一张纸币,小羊买一元的花皮球却付了10张,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兔付的是一张一元的纸币,小羊付了10张一角的纸币,10张1角的是多少角,一起数数。

板书:1元=10角(反过来说说)

(2)等价兑换

小猪买一元的笔记本,付的都是5角的纸币,小猪要付几张?怎样想的?

小狗买一元的水彩笔,付的都是2角的纸币,小狗要付几张?怎样想的?

追问:1张一元可以换几张5角?几张2角可以换一元钱呢?

2、角和分的进率。

师:咱们刚才知道了1元=10角,谁来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课件1分1分显示)咱们一起来数一数,10分就是1角。(板书10分=1角)齐读

师:咱们现在都不用分币了,在你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个年代,都是一分钱一分钱的在攒,想想要攒多少分才是1角?

3、轻松一分钟

关于一分钱的故事有很多,有一首儿童歌曲就叫《一分钱》,小朋友们会唱吗?(课件播放)?师生同唱。

四、合作探究、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小狗存钱。

师:小动物拿到红包后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狗把钱存进了银行,第一次存两张纸币,一共是几角?第二次一共存了几元几角?(课本P70第2题)

2、“想想做做”第3题:开心超市

小猪特别贪吃,它有了钱就赶紧去超市买东西吃,它买了什么呢?(出示一根棒棒糖实物)棒棒糖5角钱1个,用托盘里的钱该怎么拿就正好是5角钱呢?小组合作,在桌上摆一摆,比一比哪一桌的拿法最多!

(展示4种摆法,注意摆放时的有序性)比一比哪一小组听得最认真。刚才小朋友们用几种不同的拿法解决了一个问题,不管怎样拿,我们只要使得每次的钱合起来正好是5角。

3、“想想做做”第4题:模拟购物

百姓超市里不仅含有零食,还有一些文具,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书签2角,固体胶1元,本子5角,荧光笔没标价)

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物品?

1元钱买一支铅笔,要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1元钱还可以买那些物品,需要找回多少钱,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1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件不同的物品?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懂得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图片、实物,课件。

  设计思路: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设计学生熟悉的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开展开放的数学活动,实施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人民币。

1、教师讲故事:星期天,聪聪来到书店,发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故事书,准备买,但一摸口袋后马上回家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带钱)

2、师:同学们知道生活中钱能干什么吗?你用过钱吗?在什么地方用的?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引导: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到的本领多。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

1、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A、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的面值读给小组同学听,不认识的在小组里研究一下,小组无法解决的,等会儿拿到上面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B、学生汇报所见到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设问:你是怎样认人民币的,能否举例说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对,我们看人民币上的数和数后面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认识字:百(佰)、十(拾)、五(伍)、二(贰)、一(壹)、元(圆)角、分。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讨论得知是为了使用方便。说说用一角的人民币去买一台彩电会怎么样?用100元钱去买一支铅笔呢?

C、抢答比赛:课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分类排列,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A、师:这么多的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么的乱,大家能否把它们分类排列好,请大家在小组里完成,并贴在硬板纸上。

B、展示学生分类排列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方法一:把人民币分成元、角、分三类,每一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角:1分、2分、5分。

分:1分、2分、5分。

把这些人民币按顺序读一读。

想想说说:平时那些人民币用的比较多,那些用的比较少?

方法二:把人民币分成纸币和硬币两类。

想想说说:纸币和硬币各有什么优点?

方法三:按新版和旧版分成两类。(不必过分强调这种分法。)

C、思考: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有什么作用?

3、换钱游戏,理解人民币之间的联系。

A、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个一角。

一张5角可以换个一角。

小朋友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也可以是前后两人。

反馈:请两组上前表演。

B、情景对话:两个学生上来表演。(取名:明明和聪聪)

明明:“你手里拿着什么,干什么去啊?”

聪聪:(摊开手,有一堆硬币)“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明明;“你拿这么多一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啊?”

聪聪;“那怎么办,谁来帮帮我?”

请大家帮助一下,想个好办法。

聪聪:“谢谢大家,我现在知道了。1元可以换10个1角钱。”

1元=10角(板书) 课件演示

课间休息,听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

  三、实践活动,应用人民币。

1、活动一:我钱换你钱。

A、一学生高举一张1元纸币,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2角,谁能帮助我?

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这位同学得到了5张2角。同时谢谢大家!

B、拿到刚才1元的同学,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5角,谁能帮帮我?

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同学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谢谢大家!

C、老师举起5角钱,对大家说:我想把这张5角钱换成一角或者2角,谁能帮帮我?

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了老师的问题。老师谢谢大家!

2、活动二:我钱买你物。

课件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铅笔2角;纽扣1角;本子5角;橡皮1元。)

讨论:一元钱能买什么?

教师:一元钱虽然不多,但如果我们合理安排,也会有很大用处。老师希望小朋友在平时要节约用钱,合理用钱。

  四、课堂回顾,课后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玩得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你把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2

设计背景

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字卡元、角、分。

2、每个幼儿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游戏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点名问小朋友他们的新衣服怎么来的,教室里的电视怎么来的等,让幼儿知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无法生活的。既然我们离不开钱,(钱在我们中国叫人民币)离不开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1、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介绍。

2、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把它随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师请幼儿给人民币分成几家,按元,角,分分好贴在黑板上,师幼总结它们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分别是:元、角、分。相继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戏:买东西

幼儿扮演老板和买东西的人,去买东西没用完钱,应该补回来,引出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师介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让幼儿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戏活动

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听教师的指令拿相应面值的游戏币。如:教师说8元,幼儿可以拿1个5元,1个2元、1个1元。还可以拿4个2元等。看哪组幼儿能最快拿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一直表扬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认识人民币时很认真。做游戏时,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8—7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

(2)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

(2)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 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 养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元以及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每个学生一两张人民币,一个学具钱袋:10张一角,5张两角、2张五角、一张一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去哪儿?

要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2、导入新课:

把你带的钱举起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币:

把你带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是臬知道的。

教师相机教学认币,并介绍人民币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2、认识元、角、分

我们在认识多大面值时,主要看什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这些人民币上面的数字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字有哪些?(板书:元、角、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三个中,最大的是谁?最小的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单位是元的人民币有哪些?角?分?

观察图案上面都有国徵,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爱护、尊重人民币,不能乱涂乱画,也不能随便踩踏、抛弃。

你们花过这些人民币吗?买过什么?

我们已经认识人民币了,大家也谈了一些自己购物的经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购买这三件商品要用哪张人民币。(课件出示)两角橡皮,一角铅笔、五角转笔刀

3、找进率:

教学1元=10角

小丽想买一桶橡皮泥,价钱是一元。你们猜猜他是怎样付钱的?用你的学具钱拿一拿。

汇报之后演示,板书:1元=10角

教学1角=10分

我们已经找到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你能猜一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一角能换几个一分?

4、换币:元、角、分的人民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等额互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换币游戏:

1张一元可以换成几张五角?几张两角可以换成一张一元?

5、付币:

小军想买一支自自动动笔,是七角,人民币中有一张面值是七角的吗?如何拿呢,请你用学具拿一拿。

6、找币:

课件出示:小明1元钱,买一个书皮后应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你手中也有1元钱,想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

1元钱可以同时买哪几件商品?

三、拓展延伸:

这两天,我们学校正在收费,按照国家规定的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我们一年级的杂费是83元,用今天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交学费麻烦吗?请同学们找一找比1元大的人民币有哪些。

板书:

认识人民币

1 元

2 角

1元=10角

5 分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种类及用途;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通过活动对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00元、50元、20元、10元等八种不同面值的纸币和1元、1角的硬币,了解它们的颜色、图案。

2、难点:练习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家乡特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幼儿人民币学具若干套、压岁包一个。

四、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安静律动《请你像我这样做》。

2、谈话,揭题。

(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师小结:看数字可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其实在我的数学奇妙屋里还有很多的方法,快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4、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及种类。

①、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正面、背面图案、颜色及数字。

100元红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人民大会堂

50元绿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布达拉宫

20元棕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桂林山水

10元蓝黑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长江三峡

5元紫色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泰山

1元橄榄绿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西湖

5角紫色正面:国徽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1角棕色正面: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

②、了解人民币的种类。

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③、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

5、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6、赞家乡,买特产。

刚才大家在看到人民币上那些美丽的风景时都很激动,其实我们的家乡洋县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不信,就快快坐上我的“快乐大巴”一起去瞧瞧吧!注意,今天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哦!Let’sgo!

①、逐一了解家乡的各个景点。

梨园景区开明寺宝塔—蔡伦墓—华阳

②、了解家乡的特产。

黄金梨、香菇、紫薯、五彩米、土蜂蜜、枣糕馍等。

③、帮助外国小朋友购物,正确使用人民币。

幼儿每人一套人民币学具,按照每种特产的价格快速地找出相应的人民币。

7、小结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节约开支,不乱花钱。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上两节课所认识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6。

(1)出示1张1元的纸币或1每1元的硬币和2格1角的硬币,请学生说出是多少钱。学生动手在自己的桌上摆出1元2角钱。

(2)教师提问:“1元2角等于多少角?”学生先借助自己摆的学具“1元2角”进行操作和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3)教师进一步提问:“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抽象出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4)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2角=( )元(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2角,所以12角=1元2角。

(5)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学习例6。

(1)教师出示例6中的4种物品,醒目地标出4种物品的单价。提问:“0.50元、2.00元、1.20元、35.90元各表示这几种物品的什么?它们各表示几元几角钱?”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说讨论的结果。

(3)引导学生概括认识物品单价的方法: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

3、学习例7。

(1)创设童话情境:小猪帮小兔盖好了房子。小兔除了买苹果、萝卜招待小猪外,还准备买2个漂亮的气球送给小猪。小兔走到商店一看,漂亮的气球有3种(出示例7中的气球图,并将这3种气球编号,分别为1、2、3号)。买哪两个好呢?小兔犹豫不决。小朋友,你能帮小兔选购气球吗?

(2)学生和小兔一起认识每种气球的价钱。

(3)引导学生由无序选择信息到学习有序选择信息。

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帮小兔选购气球。能选几种就选几种,并写出每种选法的算式和结果。

②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选择方案和结果。每小组的选择方案和结果基本上是无序的。对方案多的小组加以鼓励,让学生由成功感。

③引导学生将无序的选择过程引入有序。教学生作如下思考:

a、先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不一样的,这样有3种选法。

出示:

每种选法的结果如下:5角+1元2角=( )元( )角

5角+8角=13角=( )元( )角

1元2角+8角=20角=( )元

b、再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一样的,这样也有3种选法。每种选法结果如下:

5角+5角=10角=( )元

1元2角+1元2角=( )元( )角

8角+8角=16角=( )元( )角

④让学生讨论:怎样有规律地选择气球。强化上述有序选择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4)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订正。

三、练习:

练习九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四、小调查:

回家后调查一下自己熟悉的商品价格,每人至少调查3种:①这些商品是用什么方法标价的?②它们各表示多少钱?

五、小结:

这些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作业布置: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2角=1元2角

0.50元=5角 1.20元=1元2角 0.80元=8角

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