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集锦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方案[集锦5篇]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

本课共八行,六句话,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小诗。以小彩笔这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伙伴为儿歌材料,本身具有亲和性、趣味性和潜在的视觉效果。以“用各种颜色的彩笔描绘美丽祖国”为主线贯穿课文,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感情基调是高兴喜悦的,诵读时要重视语感训练。

二、预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在课文语境中及脱离课文语境时识别“小彩笔、五颜六色、鲜艳、蓝色、金鸡、祖国、江山”7个词,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画”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朗读并背诵课文,喜爱小彩笔,体会祖国的美丽。能模仿课文句型拓展想象。

3、情感与态度:体会色彩的美丽和神奇,对身边的事物表象(色彩)有更高的关注欲望,更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支持环境:一年级小班(33人,7个小组);多媒体设备;彩笔;画纸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基于此认识,我力图让孩子真正有所得,就要“回归儿童”生活经验的起点。字词上,对已学过的要进行复习认读;对新出现的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文本自身的乐趣,争取当堂巩固。.课件的使用力争是真正有效的,对语言无法表述的“祖国江山”,直观的视觉感悟。更能把握、突破难点。

(2)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本课便是一篇与美术学科以及自然地理联系密切的课文。基于此认识,我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尝试用画画的方法来帮助对文本的理解和拓展。但又不脱离文本,甚至利用文本来作画。

(3)创设课堂合作交流,愉快学习的氛围:

课文描绘的景色是美丽的,感情基调是高兴,充满对小彩笔的喜爱之情。在和小伙伴的合作过程中,互帮互学,小组讨论交流,在一起读画儿歌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被调动。利用各种形式的读,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合作愉快的感觉。

◆预设教学过程:

教学材料与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设计意图

(一)导入:

问话举例:上课前,蒋老师先给小朋友猜个谜语好不好?是什么?(出示实物)你看见有多少种颜色呀?这是什么颜色?这个呢?这一支呢?还有?

这么多的颜色真可以说是——五颜六色

(好!)

(小彩笔、水彩笔、……)

(十二种)

(红色、绿色、蓝色、黄色)

(五颜六色)

教师引导

实物提醒

导向课题

联系生活实际

(二)展开:

师生互动历程: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写小彩笔的儿歌,题目你会读吗?(出示)

2、学写“笔”字。(笔的实物)

3、你还知道哪些笔?

(小彩笔)

自学

(铅笔、……)

正音:cǎi

打开书,赶紧自学一下,谁愿意来做小老师,教大家这个字?

读题正音

学习生字“笔”

 (三)发展:

学习指导说明:

1、学习第一、二行:

1、听老师夸小彩笔

2、指名学生来夸一夸,比比谁夸得最好

“鲜艳”就是颜色很多,很亮,很好看(谁的什么很鲜艳?)

范读第一、二行,学生模仿读,理解“”鲜艳”

2、学习第三到六行:

1、看老师画了什么?

2、认读四句话(文本出示)

3、六行连读

3、学习第七、八行:

1、学生试读,教师范读

2、你知道哪些江山?

3、再读读这两行

4、读全文:

5、认词:

6、写字:学写“画”,反馈

(国旗、草地、海洋、金鸡)

小老师带读

(长江、黄山………)

各种形式的读

读词、画词、开小火车再读

你记住了哪一句?(图画帮助)正音

较夸张地范读

配乐讲解

试背

语言提示帮助

强调第7笔

忆读课文

.课件的使用,帮助理解、读好难点句

利用各种形式增强低段学习的趣味性,体现文本本身的乐趣。

 (四)拓展:开放性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纸

用四色彩笔画其他事物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通过画画来拓展文本

备注:本教学方案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变更。

设计方案 篇2

1水闸规模

捞刀河综合治理方案,该段河道位于星沙新城区的规划范围内,河道堤防洪水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因此,拟建拦河构筑物行洪标准为10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4 326.7m3/s。

2蓄水

从对农田排水、河道供水、河道水质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不同水位的影响,本次设计选取两种蓄水位,即32m及33m分别进行分析论证。农田排水:设计蓄水位抬升至32m及33m时,上游三合垸将增加受涝面积1.18km2,增加排渍面积共6.41km2,通过新建排水箱涵和排涝泵站,可使建成区治涝标准达到2年一遇,使非建成区农村达到10年一遇1d暴雨1d排至地面无积水的排水标准。河道供水:经计算,水渡河~赤石河坝段的水位容积曲线如下表1所示,水渡河坝现状正常蓄水位30.5m,相应库容为338.3万m3。如水位抬高到32m,增加库容220.4万m3;水位抬高到33m,增加库容442.2万m3。另外,星沙水厂的取水口位于捞刀河支流雅河,水位抬高到32m雅河增加调蓄库容48万m3,水位抬高到33m雅河库容增加80万m3。通过抬高水渡河坝,可以达到提高星沙水厂供水保证率的目的。 河道水质:由表2,蓄水水位分别为32m和33m时,雅河对应的交换频率分别为0.31和0.27d/次,即交换一次分别需要7h和6h。抬高水位后,通过控制雅河的进出水闸门,干流上游来水通过自流进入雅河,较大地提高了星沙自来水厂前池(雅河)的交换频率。 通过上述分析比较,确定水渡河河坝蓄水位为33m。

3闸址

比选本工程选址,主要从施工、对环境影响、经济性这几个方面来考虑,共选择了4个闸址进行方案比较。方案一:水渡河橡胶坝原址重建。利用雅河导流,不需要征地;建闸后蓄水位抬高,不利于星沙水厂雅河水体交换;三合垸雨水引排箱涵最长达2 500m,单项工程费用最大;工程造价约11 442万元。方案二:在雅河进出口之间异地新建。河道开阔,主槽右岸为滩地,本水闸施工期导流渠布置在堤防内滩地上,不需要征地;新建水闸蓄水位抬高后,有利于星沙水厂雅河段水体交换;工程造价约9 800万元。方案三:雅河入口与松雅湖取水口之间异地新建。施工导流明渠布置在右岸大堤外空地上,需开挖导流渠,填筑导流堤。需临时征地6.8万m2;不利于星沙雅河水体交换,向星沙水厂输水,另建1 000m输水箱涵,费用较大。工程造价约11 338万元。方案四:改造赤石河坝。该坝址不利于星沙雅河水体交换,向星沙水厂、松雅湖输水,需建10km输水箱涵,自流困难,工程复杂,投资巨大;赤石河坝控制流域面积小,难以同时满足星沙水厂和松雅湖需水量。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方案二在施工导流、经济性方面占优势,并且能够促进雅河水体交换,提高星沙自来水厂的水质,故选择方案二为推荐方案,既新坝址选在雅河进出口之间。

4闸型

比选本工程水闸底板高程24.5m,闸门挡水高程33m,闸门高8.5m,100年一遇洪水位39.33m,从防洪、景观、运行维护的角度,几种闸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综合确定闸型。由表3比选结果,选择升卧式平面钢闸门+固定卷扬机作为本工程的闸型。

5布置方案

比选本工程提出两种方案:方案一:水闸+溢流堰。闸室横向轴线与河道水流方向正交,结合地形,在河道主槽新建闸室,保留右岸滩地且新建溢流堰。方案二:船闸+水闸+溢流堰。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右岸增设一孔船闸,其余布置同方案一。现状捞刀河由于水渡河橡胶坝,不具备航运能力。新水渡河闸竣工后,拆除橡胶坝,若在新的水渡河闸上加设船闸,可使捞刀河河口至赤石河坝20km的航道全线贯通。但新水渡河闸上游为星沙自来水厂取水的水源保护区,船只通航后可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将方案一作为推荐方案。

6结构形式比选

6.1水闸孔数的确定

闸址处河道主槽宽128m,河道主槽右岸有160m宽滩地,结合现状地形,闸室总净宽为96m,与河道主槽宽度的比值为0.75。为优化工程调度方案,较少拦河闸启闭的频率,利用小洪水冲砂,水闸布置采取大小闸结合的方式,即较大宽度的泄洪闸与较小宽度的.冲砂闸结合布置。根据水闸地勘成果,闸底板坐落在岩基上,故闸室的单块长度不超过20m,初步拟定泄洪闸单孔净宽为16m,冲砂闸单孔净宽为8m,对称布置。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当闸孔数少于8孔,宜采用单数孔,当闸孔数超过8孔时,也可采用双数孔。泄洪闸设计初拟5孔、7孔、9孔、10孔4种孔数方案进行比选。通过表4的比选结果,方案一投资最省,因此水闸闸孔采用泄洪闸5孔,每孔净宽16m;冲沙闸2孔,每孔净宽8m,布置采用1孔泄洪闸+1孔冲沙闸+3孔泄洪闸+1孔冲沙闸+1孔泄洪闸的形式。

6.2分缝形式的确定

水闸闸型采用开敞式,平底板布置。闸室总净宽96m,共设闸门7孔,其中冲沙闸2孔,单孔净宽8m,泄洪闸5孔,单孔净宽16m。考虑水闸底板坐落在岩基上,故闸室的分缝长度不宜超过20m,为合理选择水闸分缝位置,提出两种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永久缝设在闸墩上,闸墩与底板固结在一起形成型结构,水闸的中墩均为缝墩,每一孔闸作为独立整体,边墩厚2.0m,各缝墩厚度均为1.70m,计入逢宽20mm,拦河闸总长度120.52m。方案二:永久缝设在每孔闸闸底板中间,闸墩与底板形成T或L型结构,边墩厚1.8m,中墩厚为2.2m,拦河闸总长度112.8m。通过表5的比选结果,方案二较方案一节省投资453.3万元。拟建闸基坐落在强风化砾岩上,下部为弱风化砾岩,地基承载力较好,各闸块基底弹性模量相近、地基沉降量相同。因此选择方案二布置水闸顺水流向永久缝,永久缝设在每孔闸闸底板中间,闸墩与底板形成“T”或“L”型结构。

7水闸总体布置

水闸工程顺水流方形总长144.58m,自上而下为上游连接段20m民,上游铺盖段15m,闸室段21m,下游消力池段38.5m,下游铺盖段10m,下游海漫段40m。闸室由5孔泄洪闸和2孔冲砂闸组成,总净宽96m。结合现状地形,闸底板高程26m。闸室右岸溢流堰宽160m。闸门采用下游升卧式钢闸门,下游侧闸墩顶高程主要由闸门开启过洪时闸门不脱槽来确定,闸址处捞刀河100年一遇水位为39.33m,为防止漂浮物撞击,闸门开启后闸门底缘或桥板底缘与洪水位净空高取1.5m,取拟闸门开启后底缘高程为41m,闸墩顶面高程为42.5m。为了减小工程量,上游侧闸墩顶高程用正常蓄水位33m加波浪计算高度0.42m与相应安全超高0.5m确定,计算为33.92m,取上游侧闸墩顶高程为34.0m。

8结语

通过工程实例,从水闸功能、水文地质、施工管理、工程投资等角度,介绍了水闸方案设计阶段,在水闸闸址选择、闸型选择、总体布置、结构形式等方面的方案比选过程,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线八角的概念.

2、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3、理解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经历把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过程.

5、通过说理过程,培养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述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难点:1、对三线八角的理解;2、对距离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讨论交流

本章学习了哪些内容?总结一下,与同学交流,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⑵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形成的八个角中分别有几对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⑶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⑷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⑸什么是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2、展示提升

A组:基础训练

⑴如1,用吸管吮吸易拉罐内饮料时,吸管与易拉罐上部夹角∠1=74°,那么吸管与易拉罐下部夹角∠2____度.

⑵如图2,设AB∥CD,截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M、N两点.请你从中选出两个你认为相等的一对角____________.

⑶如图3,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⑷如图,a//b,是的3倍,求的度数。

⑸如图,,点在的延长线上,若,求的度数通过练习,写下你的收获与不足

B组:巩固提高

⑴如图,∠1=∠2,则∠2与∠3的关系是 , ∠1与∠3的关系是 .

⑵如图,DE∥BC,EF∥AB,图中与∠BFE互补的角共有( )

A.、3个 B.、2个 C.、5个 D.、4个。

⑶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 )

A.一定相等 B.一定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可能既不相等也不互补

⑷如图,把矩形沿对折,若,则等于( )

A、

B、

C、

D、

⑸如图,已知∠ABC=40°,∠ACB=60°,BO,CO平分∠ABC和∠ACB,DE过O点,且DE∥BC,求∠BOC的度数.

通过练习,写下你的收获与不足

C组:拓广探索

⑴如图a//b,∠1=70°,∠2=35°,则∠3= ∠4=

⑵如图,AB∥CD,∠1=110°,∠ECD=70°,则∠E的大小是( )

A、30° B、40° C、50° D、60°

⑶如图,E是DF上一点,B是AC上一点,∠1=∠2,∠C=∠D,求证:∠A=∠F。

3、课堂小结

说出你的收获,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4、课堂小测

1、如图,已知AB∥CD,EF交AB,CD于G, H, GM, HN分别平分,试说明GM ∥HN.

2、已知AB∥CD,BC∥DE.试说明

设计方案 篇4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 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擦 旗 卫 丹

2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大胆地提出问题。

 教学用具:电脑、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板书——风,让学生认一认:这个字念什么?

2 让学生结合资料介绍介绍:风。

3 今天我们来学习《画风》(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看到题目有什么问题?

二 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 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 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擦 旗 卫 丹 显 斜 男 艺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一读:

(2)指名让学生到前面选读:

(3)开火车,分小组读。

注意: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 看电脑,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旗子 擦去 洁白 显得 眨眼睛 小男孩 斜斜的雨丝

* 让学生说说遇到了哪些难字,分小组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 教师板书学生遇到的难字,大家共同交流。

艺: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乙”字是一笔写成,笔画是:横折弯钩。这个字是一个上形下声的形声字。

旗:左右结构,部首是“方”字旁,右上边是“R”下面是“其”字。

擦: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察”字,右半部分中间的笔顺是:撇、横撇、点、点、横撇、捺。这个字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丹:第三笔是点,中间的横要长一些。

卫:笔顺是:横折钩、竖、横。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 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 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 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 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 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 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的是李卫、丹丹、小艺一起画画,他们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谁能画风”,丹丹说画不出来,小艺开动脑筋画出了旗子飞舞的样子,其他同学在他的启发下,共同合作,用不同的景物描绘了风的样子。)

5 学生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书一边提出不动的问题,可以在书中做好记号。教师走下去巡视,收集学生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四 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 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 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 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 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思考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20 画 风

擦 旗 卫 丹 显 斜 男 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们懂得要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开动脑筋,大家互相启发,相互合作,敢于创新。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一阵风吹来,三个小同学对画中的景物产生联想,真切地感受到风中景物的动态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做游戏:听字音找生字:

(1)同桌之间进行,一个同学说字音另一个同学找生字。

(2)教师说字音,请一组同桌到前面指卡片,大家当小裁判,看谁反应快。

2 看电脑画面出示的词语,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旗子 擦去 洁白 显得 眨眼睛 小男孩 斜斜的雨丝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抓住重点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李卫、丹丹、小艺一起画画,他们用画笔画出了房子、太阳、大树、小鸟。看着美丽的画面几位同学感到非常高兴。)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同学们高兴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第八自然段:

(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说说图画的意思。

(第一幅图:重点抓住同学们在画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第二幅图:同学们共同努力,用画笔画出了不同的景象。)

(2)教师:开始同学们不知道怎样画风,后来怎么画出不同的景象呢?咱们一起讨论讨论: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开动脑筋的?

(3)小声读第二、三自然段:

* 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李卫提出了问题,丹丹说谁也画不出来) (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板书:画不出来)

*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大胆地谈自己的感受)

* 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想法。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 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与大家交流。

* 说说小艺为什么这样做?

* 同桌间练习朗读。

教师小结:在问题面前,小艺没有退让,她开动脑筋,想出了办法,真是一个敢于动脑筋的好孩子。在她的启发下,同学们怎样做的,你能认认真真地读读书,与大家说说吗?

(5)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第八自然段

* 让学生在书中画出,同学们是怎么做的。(画出了被大树吹弯的小树、被风吹斜的雨丝、小男孩手中转动的风车。)板书这些要点。

* 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 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 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大家为什么能画出风呢?

(有小艺的启发;大家知道通过不同的事物表现风;同学们能开动脑筋等。)

第九自然段: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边读边体会:“为什么说,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进行交流: 一阵风吹来,三个小同学对画中的景物产生联想,真切地感受到风中景物的动态美。

有感情地朗读。

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像: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如果让你也画一画风,你会怎样画呢?如果让你用动作表现风,你会怎样做呢?请学生结合一个话题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大家谈想法,看看谁最有创意。

三、布置作业:

1 自己开动脑筋,想想怎样表现风,试着做一做。

2 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板书设计:

设计方案 篇5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教室内学生分四个小组围坐)

师:今天我们这样坐在教室里,跟平常不一样。你们意识到什么了?

生:小组学习。

师:对啦!小组学习,然后小组擂台赛。今天上课我只讲二十分钟,跟大家一起学二十分钟,剩下的时间就你们自己学了,行吗?(学生:行)好的。大家一起说,今天讲的课题是什么?

生:(齐)夜莺的歌声。

师:夜莺,这是什么东西?

生:是一种鸟。

师:对,看我写字。(板书“夜莺的歌声”)看这个题目好像是说一只夜莺在唱歌,是吗?(生答是)你们读过课文没有?啊,读了三四遍。你们读的时候发现没有:这篇课文跟别的课文有点不一样。谁发现了,什么不一样?

生:课文中人物的名称都是用动物来代替的。

师:谁同意他的说法?(无人举手)他可能是说,那德国军官问那个小孩子“这里还有人吗?”小孩子说,有麻雀、乌鸦等等,他说了一些鸟儿,是不是这样想的?(生答是)是可以这样想。这是那个小孩在戏弄德国兵。谁还看出别的不一样之处?

生:这篇课文分开了几节?

师:分成了几节?它有标志吗?

生:没有。

师:没有标志你怎么看出它分了几节?

生:因为它节与节之间隔开了一行。

师:你不是说没有标志吗?隔一行,再开始下一段。这是不是一种标志呢?(生答是)对,这叫“隔行分段”。你们打开书看一看,有几个隔行,分了几段?(学生看书)

生:三个隔行,分成了四段。

师:你们浏览一下──你们不是已经读了三、四遍吗?现在浏览一下第一段,看它写了什么事?(学生看书)那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第一段是写一次战斗结束后,一队德国军发现一个小孩子在河边吹口哨。

师:你的意思是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孩子?这一段的产人公应该是谁?

生:这一段主要写德国兵发现了小孩子,并让他带路

师:要按你这样的说法,主人公还是德国人。整篇课文的主人公应该是谁呢?

生:应该是那个小孩子。

师:那么你说各段的意思时,都应该站在小孩子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生:这一段讲小孩子被德国兵发现了,他们让小孩子带路。

师:小孩子愿意不愿意让德国兵发现?

生:愿意。

师:那么他是被动地被发现吗?这样总结第一段的意思行吗?如果说小孩子是主动地,想让德国兵发现,那应该怎么说?

生:小孩子让德国兵发现,并给他们带路。

师:呀!这小孩子是“汉汗”!(笑声)

生:小孩子故意吹口哨让德国兵发现。

师:这是他在干什么?

生:他准备带德国兵到游击队的埋伏地,让游击队消灭他们。

师:意思说对了,就缺一个词:小孩子在干什么?

生:小孩子引诱敌人让他们被消灭。

师:要是用两个字来说的话,这叫什么?

生:诱敌。

师:对啦,就这么一个词。(板书“诱敌”)再翻翻第二段,这回好说了,小孩子在做什么?(学生读文)他在前面走,敌人在后面跟着一直走进埋伏圈。这叫什么?

生:带路。

师:对。(板书“带路”)第三段讲什么?

生:讲小孩子让游击队歼灭敌人。

师:如果还要用两个字(指板书)写上,该写什么?

生:歼敌。

师:对不对?(生答对,教师板书“歼敌”)第四段?第二天他又跑到村口的岔路口吹起口哨了。他又去干什么?

生:又去诱敌。

师:“又去诱敌”黑板上该怎么写?

生:又诱。

师:“又诱”?有点别扭,意思对,把“又”字再换一个字。

生:再诱。

师:对再诱。“又诱”也讲得通,但把两个同声的字放在一起读起来绕嘴,也不好听。换成“再诱”。(板书“再诱”)他就这样用他的口哨声引来了一群又一群的敌人,带到埋伏圈里,让游击队把他们一群又一群地歼灭。小孩子能干不能干?

生:能干。

师:他凭着什么去诱敌的?看课题,就凭着他模仿夜莺的歌声。这孩子很了不起。我们再仔细看一下第一段,小孩子和德国军官有几次对话?你觉得哪一句最精彩?说了那么多话,当然都是应答如流。找一句最精彩的。

生:(读文)小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师:这就精彩了?你们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到山上去放羊,他想逗人家玩,就喊“狼来了,狼来了”,结果人们上去救他,却发现什么也没有。第二次他又喊,人们又上去了。又什么都没有。第三次真的狼来了,他喊“狼来了,狼来了!”“野兽来了,野兽来了!”这不都一样吗?你怎么认为这个就精彩了?

生:这是小孩子在骂德国兵的。

师:是骂德国兵的,而且是婉转的,但又是面对面地骂他“你是野兽,你是野兽!”可那个德国军官却怎么样啊!有口……

生:难言。

师:是啊,有口难言,有口难辩。所以你认为很精彩,是吗?(生答是)骂敌人是野兽。看我写(板书“斥”),斥,什么叫斥?(生答斥责),什么叫斥责?生答:很狠地批评,(狠狠地骂)骂谁呢?(板书“敌为兽”)斥敌为兽。他就说了一句话吗?你们看他说的那些话,都怎么样啊?

生:都很巧妙地躲开了敌人的盘问。

师:那你把那些对话都来读一下。(生读文)小孩子说的麻雀,乌鸦、猫头鹰是真的那些鸟儿,还是说敌人是乌鸦、猫头鹰?

生:敌人。

师:这可错了。他是说真的鸟儿。他故意说一些真的。让敌人看作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说小孩话,就不怀疑他了,是吧?他是在和敌人打岔、兜圈子。从小孩子整个应答的过程来看,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他的表现吗?

生:巧妙。

师:可以,还有吗?

生:(数人答:奇妙、机智、新奇、奇特、机巧、奇异、又奇又巧等)

师:看来你们对“巧”和“奇”两个字最感兴趣。大家看黑板,我这里已经写了“斥敌为兽”,如果用“奇”字,该怎么往下写?

生:写“对答奇”。

师:很好,很好。还有别的吗?

生:写“应对奇”。

师:“应对”不是和“对答”一样的意思吗?

生:写“应对”更像写诗。

第二部分

师:有意思,他看出来我想写成诗,说“应对”有点文言的味道,古香古色的,有点古味儿。好,我们就按他的写。(板书“应对奇”)再想一下,我要是想写“巧”字,谈怎么写?

生:写“巧安排”

师:编得挺好,但小孩子并没有安排什么,只是在和敌人巧妙地应答,对话。

生:写“应对巧”

师:不太好,一是和刚才“应对奇”太相似,二是念起来不顺口,“应对巧”,听,都是往下压的语调。

生:写“巧对答”

师:也不太好。看我写一个怎么样?(另外板书一行“斥敌为兽巧周旋”)“周旋”懂吗?就是用说话和敌人怎样?(用手做绕圈子的动作)

生:绕圈子。

师:对了!和敌人绕圈子说话。这一下我们的任务可重了,每段都得写两句,最后出来两首诗?好吗?(生答好)好是好,可是难啊!希望大家努力,把这两首诗写出来!现在开始再看第二段“带路”,孩子继续和敌人周旋。这一段文字少,很短,应该好搞一些,你来读一下吧!

(学生朗读课文)

师:孩子一边走一边学鸟叫,还用手打树枝,拾松果(做动作)你们觉得孩子怎么样?

生:小孩子什么也不怕,从从容容,叫敌人不怀疑。

生:这一段小孩子又说敌人是蘑菇,洋蘑菇。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德国军官问小孩这里有游击队吗?小孩装傻,说(读文):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一边装傻,一边就把敌人又骂成了蘑菇。

师:很好,这一小段你们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联系后面的课文想一想。

生:最重要的是他学夜莺和杜鹃叫。这是他和游击队约定的暗号。夜莺叫一声就代表一个德国兵,杜鹃叫一声代表一挺机关枪。这是小孩子在给游击传递情况,敌人的情况。

师:也可以叫敌人的情报,敌情。很好,她把下一段的意思也讲得差不多了。那么这里怎么写(指黑板)?

生:写“学了夜莺学杜鹃”。

师:不简单,七个字写出两种鸟,但没有说明这鸟儿在叫。

生:写“夜莺唱完杜鹃叫”。

师:好多了,但写诗得押韵,我给你们改两个字。(板书“夜莺唱罢杜鹃啼”)行吗?(生答行)“罢”就是唱完了,也有一点古味儿,“啼”当然就是叫了,这就和上一句的“奇”押韵。还有第二首诗呢,上一行最后的一个字是“旋”,怎么写押韵?

生:就写我刚才说的“学了夜莺学杜鹃”。

师:韵是押上了,但还是没说出鸟在叫啊!让它们叫起来。

生:写“夜莺唱罢……唱杜鹃”。

师:很好,只是两个“唱”有点重复。我还给改一字。(板书“夜莺唱罢鸣杜鹃”。鸣、叫、啼意思差不多,可以吧?

生:可以。

师:刚才说小孩子给游击队送情报,送到没有?

生:送到了。

师:(板书“情报送达”)这样写行吗?(生答行)情报送到后,怎么样?

生:敌人被歼灭了。

师:孩子怎样了?

生:孩子不见了,他听见口哨声,也是暗号,就钻到密林中去了。

师:我这里(指板书“情报送达”后面)写什么?写“敌被歼”还是写“人不见”,孩子不见了,哪个好?

生:我觉得哪个都行。(众笑)

师:好吧,我们两首诗各用一个。(有学生举手)

生:两个都用,第一首诗就又不押韵了。

师:说得好,动了脑筋。但是我告诉你,诗的第一、二、四句要押韵,第三句可以不押。好了,我们把它写上。(板书“情报送达人不见”,“情板送达敌被歼”──啊呀!这个“歼”字是第一声,和上面的“旋”“鹃”都是上扬的声调,读起来不好听。我们这样写吧,改成“歼德寇”。“寇”字知道吧,什么意思?

生:土匪、强盗。

师:“歼德寇”行吗?(生答行,教师改写板书)第四段比较简单,孩子又去做什么?

生:又学夜莺叫。

师:对。(板书“莺声又起”)孩子又像原来一样去等谁?

生:等敌人再来。

师:是的。这个“等”我换一个字(板书“待”)行吗?

生:可以。

师:等敌人再来,(板书“敌”,与“待”字中间留一空)等待什么样的敌人?一个字。

生:强敌。

师:太夸奖他们了!

生:顽敌。

师:行!这个可以。(板书“顽”)还有第二首呢,也把这一句“莺声又起待顽敌”写上行吗?

生:不押韵了。

师:小小地变动一下就可以了。谁有这个机智?

生:把“敌”和“顽”两个字换一下,变换一下位置,写成“敌顽”。

师:非常好!(板书“莺声又起待敌顽”)太聪明了!我们一下子写出两首诗来,大家一起把它读一下第一首。

生:(读板书)斥敌为兽应对奇,夜莺唱罢杜鹃啼。情报送达人不见,莺声又起待顽敌。”

师:好,读第二首。

生:(读板书)斥敌为兽巧周旋,夜莺唱罢鸣杜鹃。情报送达歼德寇,莺声又起待敌顽。

师:(看表)从上课到现在我们用了二十三分钟,学习了几段课文的主要意思,但学习得比较粗。课文语句中还有很多写得精妙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学?(生答想)想学,但是我不管了,你们自己学。这不分了四个组吗?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共同学习,议论。先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共同学习、议论。先小组内学,学完了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成果,要想出一个汇报的形式,怎样汇报,各小组自己想办法,看哪组的办法好。好了,现在开始自学,议论,下节课开始汇报。

(学生分组学习,共学习十五分钟,教师组间巡视、指导)

师:好了,时间到了,先下课,下课后没商量好的小组可以抽点时间再研究一下。下课。

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

师:准备好汇报没有?哪一组先汇报?(第三组举手)好,你们先来。(第三组全体同学拿着课本上台前)

师:谁是负责人?啊,是你。你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组打算用什么方法汇报,这么多同学各自都有什么安排?

生:(负责人)我们是用上课的方法,就是老师和同学们讨论问题的方法来汇报。

师:角色怎么分配?

生:由苏扬当老师,大家都当学生。

师:好吧,开始。

(“学生”们围坐在地,“老师”站在圈边)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支老师的指导,充分地了解了课文的大概意思,现在我们再深入地了解一下第一大段。下面我提几个问题请大家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在河岸边坐着的小男孩是谁?他在干什么?

“学生”:是一个小男孩坐在那里,他是专门用学鸟叫声引来敌人,然后负责把敌人领到游击队的埋伏地去消灭他们。

“老师”:第一个问题答对了。第二个问题,那个小男孩既然是要引诱敌人,那他为什么要穿绿色的衣服?

“学生”:他穿绿色的衣服是为了游击队开火时,他方便逃跑。

“老师”:没有说明白,为什么穿绿色衣服就方便逃跑?

“学生”:因为周围的树叶都是绿色的,跟他的衣服颜色差不多,他往里一钻就不见了。

(教师插话:这个小孩利用了“仿生学”──保护色!笑声)

“老师”:在第九自然段,书上说:那军官“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这是为什么?

“学生”:这个军官突然想到了让这个孩子给他带路,去寻找游击队。

“老师”:那他为什么要冷笑。

“学生”:其实他是想装个笑脸,但装不好,勉强地笑,就成了冷笑。

“老师”:很好,表扬你!(众笑)下一个问题,在第十六自然段那军官喊了一声“蠢东西”,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学生”:因为战争一开始,村子里的人就都跑了,就剩小孩子一个人,所以军官说他是蠢东西。

“学生”:(女)老师,他说得不对!我认为在上一句小孩子说“野兽来了”,也许这个军官听出来是骂他的,但他又有口……有口难言,不好说什么,就气愤地骂小孩子蠢东西。

“学生”:那军官要是听出来是骂他,他早把小孩杀了!

“学生”:(女)军官想让小孩带路不现在杀他,先让他带路,带完路肯定要杀他。他想先利用小孩带路就忍着气没有..没有发出来(教师插话:没有发作)没有发作,只骂了一句蠢东西,轻蔑地微笑了一下。他心里可能在说,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一会儿再收拾你!

“老师”:你们两个人辩论得很好,但我同意关玉婷(女生)的意见,你们同意谁的意见?

“学生”:(齐)同意关玉婷的。

“老师”:那就是关玉婷说得对!(教师插话:哈!少数服从多数。笑声)现在提最后一个问题:军官用什么东西来引诱小孩让他带路的?

“学生”:军官是用火机引诱小孩的。

“老师”:这节课上完了,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学生”:我不知道“木屑”是什么意思。

“老师”:谁来答?(“学生”举手)请荣庄同学回答)

“学生”:木屑就是削木头时削下来的碎片碎沫。

“学生”:我不明白“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

“学生”:垂头丧气就是提不起精神的样子,低着头有气无力的样子。

“老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了,我们就下课。

(教师插话:我有一个问题可不可以问你们?)

“学生”:可以。

(教师问,课文中哪一句话突出地表现了德国军官的凶恶?)

“学生”:第十九自然段军官说:“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们的脑袋拧下来。听懂了吗?”这一句表现得敌人最凶恶。

(教师:很不错。全组学生走下台前并向全班招手示意。)

师:第三组同学表演了一段上课的情景,“老师”提了问题,大家回答,又让“学生”提问题。有些问题提得很好,还形成了小小的辩论。但有的问题提得太简单了,比如德国军官用什么引诱小孩带路,答案只有两个字“火机”,太容易了。不过总地来说,你们认为第三小组的汇报可以得到 A、B、C、D哪一级的评价?(学生答A级)好吧,大家都同意A级,我们就给他们评A级。(板书“第三组A)下面由第二组表演

,(第二组全体上台前)谁来报告?

生:我们第二组是用电视剧的方式来汇报这一段,曹毅然表演军官,王智慧表演小孩,其他人表演敌兵,我来当画外音。

(一学生用课本和手做了一个电视剧开拍的动作,并说:电视剧《夜莺的歌声》第一集,灯光、摄影、录音就位,开始!笑声)

画外音:夜莺的歌声响起来了。

(小孩子用口哨模仿鸟叫,军官领着一队德国兵大摇大摆,挺胸凸肚走来,大笑声)

画外音:一个德国军官带着一队德国兵来到一座烧焦了的村庄。他们发现在这很静的地方,一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低着头,手里削着什么。

军官:喂,小孩!你在削什么?让我看看。(小孩递哨子)你做得挺巧啊!

画外音:军官点了点头,他那阴沉沉的脸上闪出冷笑的光。

军官: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

小孩: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又用嘴学鸟叫)

军官: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

小孩:怎么会剩下我一个,麻雀、乌鸦、猫头鹰都有,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军官:你这个坏蛋!我问你还有没有人?

小孩:人呀,战争一开始就都跑了,村子里着了火,人们说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画外音:军官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军官:你这个蠢东西!你认识到苏蒙塔斯村的路吗?

小孩:当然认识,我常到那儿去钓鱼。那儿的鱼的可凶了,能吃掉小鹅。

军官:行啦行啦,你带我们去,给你这个小东西(掏出一支钢笔)这是进口的打火机。要是你带错了路,我就拧下你的脑袋。哼哼!(做拧的动作)听懂了吗?

画外音:我们组的电视剧演完了,谢谢!(台下鼓掌)

师:演得不错,下一组,第四组吧!先介绍汇报方法。

(第四组学生上台,有三个钻到黑板架后面)

生:我们也用表演的方法。不过我们演哑剧,军官和小孩都不说话,只做动作,后面专有一个人读叙述,两个人分角色读军官和小孩说的话。前后配合着演。)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表演。

生:这样不用背,(师插话:不用背台词)对,不用背台词,又演得比较全。

师:不错──我也奇怪,为什么有人钻黑板后面去,原来是“幕后音”!(众笑),好,开始。

(口哨声响起,从开头朗读课文,军官带士兵上场,与小孩对话。对话中“军官”不时穿插几个英语单词如NO,OK等。表演过程记录从略)

师:第四组搞得有新意,有点像多人双簧,有创意。这位军官先生还说几句英语,让人们看出他是外来侵略者,很有办法。要是你会几句德语就更好了!(众笑)下面就剩第一组了,请上台!(第一组学生上台,组长介绍汇报方法)

生:我们组用讲故事的方法汇报,由徐迪新扮一位老爷爷,他就是当年那个小孩,现在老了,给村里的孩子们讲他当年的故事。

师:形式很好,开始吧。

第二部分

(学生围坐在地,“老爷爷”坐在正面)

老爷爷:孩子们!(众笑)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当年的故事。那时我才十一、二岁,和你们现在差不多。(众笑)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德国鬼子来侵犯我们国家。有一次,一场战斗刚结束……(后面的内容基本与课文相同,讲述中间“老爷爷”曾两三次向“孩子们”问话,如“你猜孩子怎么说?“你说可恨不可恨?”等等,过程从略)

师:四个组演得都很好,汇报的方法各组都不同,但都很有想象力,很有创造性。刚才第三组得了A,现在评一下第一、二、四组,应该评哪一级?(学生议论,最后都评 A级)好!都是A级。(板书第一组A、第二组A、第四组A)下面我们进行课文第三段的学习和汇报──第一、四段很简单,就不汇报了。但是这次你们四个组先好好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学习汇报。我要求一定要有创新,要与众不同。哪一组的方法最好。我才请上台来。听明白了吧?我只请一个最有创造性的组来。现在开始商量方法。

(各小组研究,教师巡回了解、指导、时间约12分钟)

师:商量好了吧?各组长先来简单介绍你们组用什么方法汇报。

生:(第一组)我们请一个同学演双角色,既当军官也当小孩。其余的同学当配音。

师:什么配音。

生:就是模仿小孩子的各种鸟叫声,游击队员的说话声──因为他们是埋伏着的.,不能出来演。还有最后的打仗的枪炮声。

师:模仿鸟叫和枪声,在舞台上那叫“效果”。第二组用什么方法?

生:我们还是画外音加表演。

师:和刚才的方法一样。

生:是一样。

师:第三组,你们用什么方法?有没有创新?

生:我们也是表演,但我们觉得游击队的战士也能演,让他们在那边,站在一张桌子后面演。

师:为什么要站在一张桌子后面。

生:桌子代表山,他们在山上。

师:课文上没说游击队埋伏在小山上啊,是树林深处。

生:那桌子就代表树林。

师:嗯,办法不错。第四组讲一下你们的方法。

生:我们演一个电视直播节目。我当主持人,请支老师当特邀佳宾,其他同学当观众,他们可以给我们打热线电话。

师:大家一起来评判,你们觉得哪一组的方法最新颖,最有创造性?(生齐:第四组)好,我们就请第四组来表演这场电视直播。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意见,做一点小小的改动,但我得征求第四组同学的意见,看他们同意不同意。(对第四组)我想让全班同学当电视机前的观众,他们也可以给你们现场打热线电话。可以吗?(生:可以)好,大家注意,第四组的同学邀请全体同学当电视观众,你们也可以给现场主持人打热线电话,好不好?(生:好)那你们第四组除去主持人,佳宾,其余的同学就算现场的观众了,好不好?(生:好!)那这场现场直播马上开始──谁要打热线电话就举手,我们这是土办法。(笑声)

(第四组学生上台,“主持人”坐在正面椅子上,对面是“佳宾”支老师,现场观众坐在“佳宾”的左侧)

主持人:观众同志们,大家好!又到了我们每天的“电视剧评论”节目了。最近我台开始播送电视剧《夜莺的歌声》,昨天已播到第 3集,观众反应热烈。今天我们请来了这部电视剧的导演支老师,(全场大笑)来做我们的佳宾。大家欢迎!(学生鼓掌)有不少观众给我们打来电话,询问有关这部片子的问题,您能做一些解答吗?(“主持人”的这段话有手稿)

佳宾:可以,尽我所知。谢谢大家信任!

主持人:各位观众,您如果有什么话要说,或有什么问题,请拨热线,我们的电话号码是1234567(全场大笑)支老师,我先代表观众向您请教一个许多观众问过的问题:电视剧里描写的这场战争发生在什么时间?(手稿)

佳宾:这场战争是发生在六十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国的法西头子希特勒,勾结了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日本的东条英机,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侵入了东欧各国,也侵入了当时的苏联,就是现在的俄罗斯。苏联人民英勇抵抗,发起卫国战争。全世界人民也英勇抗击德意日反动派,最后获得了全面胜利。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当时苏联国内的事。

主持人:当时我们中国参没参加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

佳宾:参加了。日本当时侵入了我们中国,中国人民进行了八年抗日战争,到1946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主持人:谢谢支老师!(笑声)各位观众请拨电话。(有人举手)

现场观众:我想问支老师一个问题:游击队员的口哨一响,小孩就钻进树林不见了。那树林树那么高,怎么能看不见一个人?

佳宾:这位观众的问题很有意思。一般在树林里不但有高高的树木──那叫乔木,都有树干、树枝分明,比如松树、白桦等。树下一般还长着灌木,就是那种没有主干,丛生的,不很高的,如用来编筐子的荆条,公园里剪得很整齐,像一堵矮墙的黄杨等等都是灌木。小孩子完全有地方可藏。(台下有人举手)

主持人:这里有观众从家中打来电话,您请讲。

电视观众:刚才支老师提到了白桦,课本里也说了。请问白桦是一种什么树木,我们这里有没有?

佳宾:白桦是一种乔木,它的最突出的特点是白色的树皮,非常柔软,能一层一层剥下来,薄得像纸一样,好像有油性,一点火很爱着。课文上插图画的就是白桦,银白色的树干,很漂亮。老舍先生曾在《林海》里写过“白桦的银裙”。这种树喜欢寒冷,俄罗斯有很多,我国只在东北有白桦。这里是长江流域,应该不会有。还有,这个字读 huà,不要读成 huá。

主持人:谢谢老师的指导,请你讲。

现场观众:我觉得游击队要一个小孩子去诱敌人,这有点危险,万一小孩应付不了,就坏了。

佳宾: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的观众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主持人:观众同志们,哪位能回答这个问题,请拨1234567。(众笑)

现场观众:这个小孩子很聪明很机智,他敢当面跟敌人军官开玩笑,(有一学生情不自禁地反对,不是开玩笑!)行,不是开玩笑,他当面敢骂敌人是野兽,敌人还没话可说。他很机智,根本不用担心。你这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全场大笑)

电视观众:我有一点补充:让小孩子去引诱敌人,敌人容易上当,他们想不到一个小孩子会把他们骗了。

主持人:支老师您看观众们的回答可以不可以?

佳宾:答得很好。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故事,比如《鸡毛信》里的海娃。当然做这样的诱敌工作的确也很危险,因为敌人是非常凶残狡猾的。我们有一首歌里唱的“王二小放牛娃”不就是被敌人杀害了吗?不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就是不怕牺牲的精神。

主持人:各位观众,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再请一位观众提出问题。请拨热线。

现场观众:游击队员知道有32个鬼子,两挺机关枪,说“对付得了”,就开枪了,歼灭了敌人。如果来的鬼子很多,比如一百多个,二百个,游击队员人少,对付不了,那该怎么办?小孩子还能跑得了吗?

主持人:这个问题我还请现场观众来回答。你如果是那个小孩,你怎么办?

现场观众:我要是那个小孩,一看有这么多敌人,估计游击队对付不了,我就想办法不带他们去。

现场观众:其实带去也没关系,能消灭多少消灭多少,打死一个少一个。反正树林很密敌人地形不熟,小孩子也会钻进灌木丛,游击队员也转移走了。

现场观众:游击队和小孩子一定有事先的约定,多少敌人可以怎么办,都是商量好的。(台下有举手)

主持人:好,请你把电话打进来。

电视观众:我认为打不打由游击队员决定,能打就打,不能打就不打,反正孩子什么时候都能钻进树林,书上说“对付得了”,就说明也有时候“对付不了”的情况。

主持人:我认为观众同志们讨论得很好。现在我向佳宾支老师提出最后一个问题:您拍这部电视剧,是想告诉观众什么?(台下鼓掌)

佳宾:我要告诉观众的,简单地说就是:侵略者必败,也让观众知道这个不知姓名的孩子是多么机智勇敢!

主持人:谢谢支老师光临今天的节目!各位观众,今天的电视现场直播节目“电视剧评论”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关注我们的节目!再见!(全场鼓掌)

师:电视节目结束了,我们今天的课也该结束了,今天大家学得非常好,非常有创意。好,下课吧。

【全课板书】

诱敌──斥敌为兽应对奇 斥敌为兽巧周旋 第一组A

带路──夜莺唱罢杜鹃啼 夜莺唱罢鸣杜鹃 第二组B

歼敌──情报送达人不见 情报送达歼敌寇 第三组C

再诱──莺声又起待顽敌 莺声又起待敌顽 第四组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