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清明节的作文700字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700字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清明节的作文700字四篇

清明节的作文700字 篇1

清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期之一,约在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具体的说清明是在冬至后的第108天。到了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是草木葱绿、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银装素裹、凄凉的景象。农业生产也多忙于春耕、春播了。江南谚语:“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就是在寒冷的北大荒,为了不违农时,清明节前后也抢着播种小麦了,并有“清明忙种麦”的谚语。

清明的习俗是丰富多彩而极其有趣的,除了禁烟火、吃冷食、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

清明节在山东省胶东地区人们普遍叫“过寒食”。寒食节在鲁胶东地区人们的心目中仅次于春节和正月十五元宵节灯节,都要庆贺三天。孩子们都要脱去穿了一冬的旧棉衣,换上新做的单衣。民间有传说:“清明不穿棉,穿棉死后变兔子”。民间还有传说:“老牛老马也要过个寒食节”。这三天也要给牛、马一些好草、好饲料,并休耕三天。

记得儿时,每逢寒食节学校都要放假三天,老师带领学生到效外踏青、郊游。山东吕剧中有一段唱词:“清明佳节三月三,老师踏青去游玩……”充分说明清明节老师与学生们的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健身活动。

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去的先人的一种活动。每到清明节,家长都要带上供品、香、纸、扛着铁锹、举着扫帚,领着孩子们去自家的祖坟祭扫坟墓,将供品摆放在死去的先人墓碑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柳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供品回家。

记得儿时寒食节玩得最有兴趣的当数放风筝,荡秋千了。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人们特别是儿童最喜爱荡秋千。放风筝是儿童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牵着高高飞翔的风筝的牵线,仰望着风筝悠哉,悠哉飞翔的形态,踏着绿毯似的小草,吸着春天郊外的新鲜空气,仿佛进入了仙境,别说有多高兴了。

清明不仅是祭祖的祭日,同时又是儿童们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玩耍的好时光。

清明节的作文700字 篇2

今天是清明节,是全国人民拜祭祖先的节日。可是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扫墓呀?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思念的味道。是清明成全了这蒙蒙的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落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忆思。

原先我并不清楚,于是上网查资料清明节的来历,后来我知道这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演变而来的。

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指乙则清明风致。”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作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冷,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来,皇帝为了纪念忠臣介子,就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除了禁火、扫墓 、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许多地区还植树,因为清明节前后气候温暖,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的非常快,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在清明节植树的习惯所以清明节人们也叫“植树节”。

清明节放风筝也是人们所喜爱的节日,人们不仅白天可以放,夜晚也可以放。夜晚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五颜六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小星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好运。

看!清明节的习俗,各有不同,大多是根据出国人们的爱好来决定的,少部分是从古代时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的直到现在。但人们通常都会去扫墓,去怀念那些先烈!

将既清明节那天,我感受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幸好清明节那天阳光明媚,我们走进‘祥宁园’,那里可谓人山人海,不过我们还是闯过了“重重难关”来到爷爷奶奶的坟墓前,我们各个都拿了一沓“钱”烧给爷爷,希望他们收到与奶奶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也希望他们祈祷我们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合家安康。

虽然今天我们筋疲力尽,但我很开心,因为我学会了尊敬祖先。

清明节的作文700字 篇3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1] 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2]也极盛。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从20xx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节的作文700字 篇4

昨天是清明节,为爷爷迁坟的事爸爸去乡下了,上午,带着鞭炮,酒,香蜡纸钱等祭念用品,妈妈,我,轩轩一行三人来到附近的凤凰山森林公园某处隐蔽的山坡上,给这里的舅婆婆,舅爷爷上坟。之前已经有亲戚来拜过了,上面放着几束鲜花,和点好的香。当我沿着小路走近,才发现原本通往墓地的石阶已经被厚厚的一层落叶给覆盖了,直觉应该扫一扫,这儿是两位老人的“家”,没有人会喜欢自己的家又脏又乱的。就去附近的小店里借了一个扫帚,沿着石阶一路扫下来,一直扫到坟墓前,顺便把旁边挺近的一座坟也扫干净了。春日气温的升高让人大汗淋漓,那一刻我体会到,古人为什么会把清明节这一天称为扫墓日。

妈妈忙着摆供品,点香和蜡,烧纸钱,等我扫完,这些步骤已经做完了,我说我还没给舅婆婆烧纸钱呢!妈妈欣慰的说:心意到了就行。以后每年都来扫一次吧!我点点头。才发现,妈妈不光给自己的亲人烧了纸钱,还给旁边那个“邻居”也烧了一些,恰好别人的儿孙来了,还以为已经有人来拜过了呢,最后知道是妈妈,连忙感谢。

轩轩在一边什么也没做,就看着我们在各自忙碌,等着最后鞭炮放完,准备回家的时候,他对外婆说,想吃糖,哈哈,原来这小子是看上了供品!外婆笑咪咪的答应着,给他拿了好吃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下山的路上,天空飘着零星小雨点,这是老天因为承载不了世间分离的痛,而流下的泪吧!遗憾的是,因为土地重新规划,我的外婆和外公的坟被迁到很远的镇上,以往年年抬腿就能到的地方,现在却要包车才能到,因为不知道具体位置,也因为轩轩还小,怕他经不起舟车劳顿,这几年一次也没去过,此时忆起外婆小时候对我和哥哥的种种好,徒伤悲。

人死万事空,连卖纸钱的阿姨对这些都看得透彻,说得实在:纪念死去的亲人,其实是想安慰自己,你烧的那些都是些空的,假的东西,他根本就用不到,不过是活着的人图个心安,求个寄托罢了!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这个,应该是世上最理直气壮卖假货的行业了吧!愿活着的我们珍惜与老人在一起的每一天,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关怀,胜过离别以后再追悔莫及。

惟有天真的轩轩问我,什么是清明节?我答,每年的今天都像我们一样,去给亲人上坟,烧纸,放鞭炮,表达对他们的想念。轩轩点点头,又问:那是不是也有好吃的?我笑骂:当然有了,你这个贪吃的小猪!他嘻嘻笑着,去玩游戏了,真是童言无忌,冲淡了愁绪,也给这次的扫墓之行添加了些些稚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