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随笔集锦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的随笔集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的随笔集锦

中秋的随笔集锦1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中秋节,当然要吃月饼。斗大的字不识一升的父母亲,既讲不出玉兔银蟾、嫦娥奔月的神话,更别提月中桂树、吴刚伐桂的传说,如何养活我们兄弟姊妹,已让他们愁白了发丝,还哪来如此的诗情画意。然而,毕竟中秋在孩子们眼巴巴的瞳孔中走来,无论手头如何拮据,要强的母亲都会悄悄地到集上用卷了毛边的零钞买上几块月饼,用牛皮纸包好,拿到家里藏起来。到了中秋节那天,望着孩子们大快朵颐的吃相,父亲母亲五味杂陈,那神情似乎包含着些许甜蜜、自豪,又夹杂着几分无奈、几分辛酸……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如今的中秋,早已今非昔比。去年八月十五,我回老家看望年近八旬的老娘。一落座,我便打开月饼盒,木质包装,层层锦绣,里面又是小铁盒子,一盒一块,如同俄罗斯套娃。真正的月饼极其袖珍,寥寥八块。老娘连声埋怨:你买这么贵的月饼干啥?你是买月饼,还是买盒子啊?有这买盒子的钱,又能买多少块月饼哟。

我无语。目不识丁的.老娘,无论如何也说不出“买椟还珠”的成语,然而,她却明白最为朴素的道理。如今,儿时那浓荫掩映的村庄已被愈摊愈大的水泥钢筋丛林所替代,富有的乡亲们再也不必像我的父辈那样为几块月饼而发愁。可是,不知为什么,我却高兴不起来。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也许,是怀念那时的月、那时的饼、那时的人、那时的情,还是为那淡淡的乡愁?

中秋的随笔集锦2

个人在街上闲晃,萧萧叶落,无痕亦无声,真正的好不热闹.叶子被风吹到整齐却又零散着.像争先恐后想目睹帝王风采的百姓却让卫兵拦了住.于是有秩序地混乱着……

秋天的讯息是在我还穿着短袖衣服睡觉的时候随着我的痛觉神经传过来的,于是我就跌入秋天了.

一个人在街上闲晃,萧萧叶落,无痕亦无声,真正的好不热闹.叶子被风吹到整齐却又零散着.像争先恐后想目睹帝王风采的百姓却让卫兵拦了住.于是有秩序地混乱着.

风还是那么吹的,路还是那么躺着随人踏,干瘪的叶子还是会在人们碾碎它们心脏的时候无助地哀号,人还是那么正着走路,面无表情.不知道“面无表情的表情是最好的表情“这句话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人.

阳光,柔弱得不再耀眼,苍白得带着死亡的气息.可是它就是那么不自知啊!做着垂死挣扎,游荡在树木、道路与路人的'身上,寻求帮助。

中秋节啊!月亮就那么破碗似的吊在天上炫耀它的清高么?还是在装吊死鬼?

月缺,人会圆么?即使圆了,真正圆的是什么?只是硬绑在一起的空壳!心却是零散得像大漠的沙。

晚风,真像鬼吹的阴风,让人感觉寒冷是由心脏向外弥漫开的,到了外界又被变本加厉反射了回来。

凄风残月里,今天的死亡近了,明天的新生也近了。明天还会这么冷么?明夜的月亮该会是圆的了吧。

中秋的随笔集锦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故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美丽的月亮总是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童年,少年,并将不离不弃地陪我们走下去。

月圆人团圆,自古是多少漂泊异地之人所想,但那多数是海市蜃楼,只是幻影。

看那月亮洁白无瑕,温和似雪。和太阳相比,它是文雅的.,不似太阳脾气火爆;和星星相比,它是宽容的,不一手遮天。因而古往今来人人写她,赞她。

中秋到,月最圆。这是一个团聚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围在一桌,共度这屈指可数的团圆日子。热闹的场面不亚于过年。众人赏月,月亦看众人。

有谁想到,月亮是孤身一人。

当我们苦闷时,我们对月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我们苦于表达时,“月亮代表我的心”,当我们“花前月下”时,可曾想过,月亮是那样孤独。

她无声,以至于我们忘了她也有感情,也会孤独寂寞,我们成群结队,她却孑然一身。她为我们默默奉献,以至于我们以为那是理所应当。

中秋节到了,在过自己的节日时,也多想想月亮吧,中秋月是她的节日。让我们也祝她节日快乐!

中秋的随笔集锦4

大文豪苏轼曾多次在诗词中提到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他思念弟子由发出的慨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是他与弟子由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开的哀伤与感慨。可见中秋于我们而言,无论处于何时何地何境况都意义非凡,都是思念不能聚首家人的时刻。而在当代,中秋夜成为可以相聚亲朋好友赏月的节日。

当天,我们前往朋友家共度中秋,朋友来自潮汕,对于中秋习俗无不知晓,我们也趁此机会学习了一番。下午到朋友家,就发现他们早已忙碌起来,准备着供月神的祭品,我见状连忙加入其中。我见朋友拿起一张朱红与金色相交映的'纸,纤细的双手迅速地将纸对折两次,又熟练地拈起纸的两角轻轻朝对称轴一翻,折出飞机的样子来。我正一脸迷惑,他嘴角一翘,将飞机尾部往纸上一压,再一叠。我看得出神,他又用两根指头夹住一角,另一只手撑开纸的两壁,中指按住中间的一条棱,有力而均匀地将其往下按。他深呼一口气,表示完成了,我连忙上前夸赞,并询问这是什么。他说这是“凤梨花”的花瓣,象征着吉祥如意,好运来临,鸿运当头。我的目光再次回到它身上:它的头部尖锐,浑身朱红,又渗了些晃人眼的金色,活脱得像一位贵族少女。我从上看,它像一个元宝,从侧面看,好似一只红色的高跟鞋。这样的东西倒插在一起,放在古代,那必定是奢侈啊!现在,它就在我眼前,我不禁心生感叹!

“男不圆月,女不祭灶啊!过来喝茶。”朋友父亲的一句话将我拉回现实。我忍不住往阳台上看了一眼,顿时呆了。只见一张宽桌上,摆满了各种祭品,有柚子、葡萄、橙子等各种水果,还有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我不禁咽了一口涎水。继续看,隐约望见了两大张写着符文和画着月神图案的纸张,一只香烛稳稳而立,团团仙气笼罩四周,这样的仪式,我属实少见。

我坐回沙发,大人们早已摆好功夫茶具,开始煮水冲茶,一边品茗,一边赏月,一边闲聊。我望着月亮,顿悟了,原来月亮不仅是古代文人抒发情感的寄托,更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交往媒介。

仰望星空,赏皎皎月色;心中生志,写赳赳文字。

中秋的随笔集锦5

春风拂过,春暖花开。一笺浅意,情深且浓。春雨虽弱,情意却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完美诠释。我喜欢独自聆听春风,春雨的脚步声,因为在我的灵魂深处,我喜欢它们那份浅意,却是十分的浓情。“春风又绿江南岸”,使我感怀春之风的'柔情,咏叹活着的美好。希望幸存,美好仍在。活在当下的我们,应当怀念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那一刻,我读懂了一笺浅意,情亦浓。

夏日炎炎,人有一袭凉风相伴。一笺浅意,情浓且深。炎炎夏日,抚照我们的是那赤热热的气流。多少人因之而“落泪”,但只要一袭凉风掠过,多少人又因之而喜笑颜开,心系感恩。凉风虽浅,其意亦浓。正所谓“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细微亦能成其大。那一刻,我读懂了一笺浅意,情亦浓。

秋之素情,仍在风飘。一笺浅意,情厚亦浓。当秋风飘过,落叶蝶舞,红叶艳颜,硕果丰黄。那一刻,你心灵深处温存着的那份温馨感油然而生。那秋怀,秋思,秋忆,秋悟,秋兴。浮游脑海。“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使你秋思;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国秋。“使你秋忆;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使你秋悟;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使你秋兴;中秋飘过,一笺浅意,情亦浓。

寒冬日下,冬风吹过,雪花飘飘,银装素裹,好美的景致。一笺浅意,情浓且厚。我喜欢于某个角落,静静赏雪,聆听美丽。冬风相伴,梅花香自浓。冬之风越烈,梅花香越浓。“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我喜欢,梅之盛开的情景,尤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或许,有人不欣赏它,甚至厌恶它,但我视它为唯美,一笺浅意,送来了美丽。冬风吹过,美景随至,一笺浅意,情亦浓。

中秋的随笔集锦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王菲空灵的歌声在耳畔萦绕,我的思绪也随着歌声飘往那美丽的中秋夜,想起那魅力无限的中秋月。

每当中秋临近的时候,我的心情颇不平静,思念像淅淅沥沥的雨,又仿佛那华美的月色,在心海蔓延。

中秋的夜,盈满了思念。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我的思念如同决堤的海,深深地思念我远在天堂的父亲,您可安好?中秋是团圆的日子,女儿为您准备了您喜欢的佳酿,为您准备了象征着团圆的月饼,还为您准备了您喜欢的时令水果。今夜,我们共赏一轮圆月,可好? 今年的中秋月,因为昨夜一直持续到今晨的一场秋雨,显得没有往年的那么皎洁,明亮。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圆人团圆,今夜的中秋月仿佛怕打扰了我们的团圆而羞涩的躲到淡淡的云层后,偶尔才会露出那娇羞的容颜。尽管如此,月的清辉依然洒满人间,仿佛是旋律悠扬而高雅的华美乐章。

中秋的月,逐渐的明亮起来,那洁白纯净的光芒为我驱走内心的寂寥,唤起我思念的潮水。中秋的月,挂在儿女的心头,照亮父母的心窗。远在他乡的小妹,今夜,你可在思念远在故乡的母亲,思念远在天堂的父亲?你可知道,故乡的中秋夜,月光里,有一双母亲的'目光在殷殷的期盼着,期盼着远在他乡的你能够衣食丰足,生活无忧?你可在与远方的亲人共赏一轮圆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华如水的夜里,思念的泉在内心沸腾,思念在文字里荡漾,如同那一顷碧波上美丽的涟漪,一圈一圈的在心海荡漾……

天堂的父亲,你可记得我小时候中秋的月?那时的我,少不更事,每年的中秋来临,心心念念惦记的就是那被妈妈藏得非常隐秘的月饼。那时,家里种了好多的玉米和大豆。每逢中秋节的时候也是每年丰收的时候,家里也是最忙碌的时候。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您和妈妈就起床,赶去收割田里的庄稼,而我的任务是在家里照看依然在睡梦里的弟妹。经过一天的辛苦劳作,月亮升起的时候,疲惫不堪的你们回家了,我就带着弟弟和妹妹到村子里疯玩儿。那时的中秋夜,格外的寂静,秋虫的呢喃声声入耳,皎洁的月光洒向宁静的山村,树木,房屋,收获后堆积如山的庄稼,安静地卧在村边的老黄牛,还有在老槐树下抽烟,歇息的人们,构成一幅美丽的水墨画,美极了。

那时的中秋月,美丽了我的童年,甜蜜了我童年的梦。忙碌了一天的你们是没有心思赏月的,等到你们忙完,吃过晚饭,宁静的山村里就会响起母亲们声声唤儿归的叫喊声。在妈妈焦急的声音里,我们蹦蹦跳跳地回家,母亲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中秋节我们最期盼的美食,那香甜的月饼。一家人围坐在山村小院里的小桌子旁边,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时的月光更加明亮,月亮好像离我们更近,我抬头,仿佛能看到那月宫里轻歌曼舞的嫦娥,那捣药的玉兔,还有那正在酿造桂花酒的吴刚。一朵淡淡的云妖娆而过,月光也变幻着模样,中秋的月,好美。

中秋的随笔集锦7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又是一年中秋到,又逢一年团圆时。作为中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承载着劳动人民的祝福和祈盼。每逢月圆之夜,全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赏月,更是头等大事。晴朗的夜空下,对着皎洁的明月,观赏祭拜,寄望情怀,是何等的浪漫与诗意。

自古以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月的追求与探寻。古代帝王有祭拜月的礼制,民家有祭拜月的习俗。到了后来逐渐由祭月演变为赏月,古代文人相约花桥月下,赏月、咏月,仰望明月,寄情千里,以月为证,写下无数千古佳句。

因为仲秋满圆,所以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然而,月圆难觅,团圆难求。即使是在中秋之夜,多少游子无法与家人团聚,多少亲人隔海相望,又有多少人独自饮一壶清酒,向月倾诉那思乡之情?远古的情愫、想家的孤寂、离家的凄凉,人们只好把思念捏成圆圆的月饼,细细地品味曾经的团圆和美好。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中秋是一个想象优美的神话,千百年的脉脉相承,磨不开的浓情思念。“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其实,人们从未停止追求月的脚步,不过是从未停止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中秋寻月,寻的不只是月,更是寻一份被那柔和的月光轻轻笼罩着的淡淡的`幸福。在这又见中秋又见圆月的时候,让我们珍惜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吧,和我们的亲人一起品着圆圆的月饼,寻着圆圆的月色,感受圆圆的亲情。

中秋的随笔集锦8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久盼的中秋节到了,大脑里自然想起了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

每逢中秋节,家里人都要围坐在一起吃月饼。我这个小吃货什么都爱吃,尤其爱月饼。但在家里吃月饼总觉得氛围不够,晚饭后,我和爸妈抱着各式各样的月饼,坐在楼下石桌旁,细细品尝起来。

品月饼当然少不了赏月。抬头仰望夜空,皎洁的`圆月高挂空中,仿佛一个白玉盘,不由得想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诗句,心中泛起一阵甜美的回忆。小狗随我们下来,见我们仰望夜空,它也好奇地向上看,“汪汪汪”地跳着,好像把月亮当成了月饼,也想品尝一下。我分给它一口,它狼吞虎咽,瞬间就吃完了,然后又抬起前爪,目不转睛地盯着月亮。

时间过得飞快,央视中秋晚会的时间到了。回家打开电视,一曲《问明月》拉开了晚会序幕。华美的舞台、绚丽的灯光、优美的歌舞……丰富的歌舞大餐结束后,我意犹未尽,再次跑下楼,尽情欣赏嫦娥和玉兔的表演。

此时的月亮更大、更圆、更亮了。月光洒在地上,犹如给它铺上了一层霜雪,满目清爽;月光洒向树叶,风一吹,叶子闪闪发光,像玲珑的绿宝石。

夜深了,不知从哪里飘来一团云,慢慢遮住了月亮。困意袭来,今晚我满载而归。

中秋的随笔集锦9

今年的中秋节有三天假期,我与我先生一起回老家陪公公和婆婆过节,天空湛蓝,艳阳高照,车子行走在秋高气爽的高速路上,苍翠中有几许秋黄的群山飘然而过,不时有金黄满地的稻田掩面而来,回家的心情愈加急迫,穿过亚洲第一长的雪峰山高速公路隧道,不多时就到了我先生的老家,老家四周环山,山上初秋的树木依然郁郁葱葱,一条从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天池湖流下来的潺潺溪水绕村而过,垅里的稻田虽然还有几缕绿色,但还是黄灿灿的惹人喜爱,

公公和婆婆看见我们来,很是欢喜,忙不停的招呼我们,问我们晕不晕车,路上顺不顺利?已过古稀之年的两老,虽然头发有点花白但依旧精神闪烁,削瘦的脸盘露出慈祥的笑容,桌子上摆了许多山里新鲜的水果,晶莹透亮的金秋梨,汁多味甜;黑珍珠般的刺葡萄,味美可口;刚刚煮熟的花生香甜味浓;尤其是那几个娇艳的红色传嘟鼓,外形有点象没有皮的石榴,是我结婚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水果,也只有在这原生态的深山里才出产,鲜美的肉汁让我大饱口福;禾堂边的老来红花就象摇晃的红鸡冠,散落在庭院的土墙上,两只彩蝶缠缠绵绵飞舞在火一样的一串红花枝上,雍华莹润的美人蕉绽放在初秋菜园的篱笆边,装扮着静幽的古老的吊角楼。

婆婆又在忙着准备晚饭,山村特有的老式灶台上有两口黑黝黝的铁锅,婆婆这也不要我做,那也不让我打帮手,我只好帮着烧灶火,杉叶燃烧时哔啵声,吵菜锅铲的呛呛声,是那么的熟悉而又温馨,老家喂谷子且放养在小溪里的雪峰山黄鸭炒熟后格外的香,婆婆边炒菜,边跟我唠家常,关心我们工作顺不顺利?我的女儿她的孙女在大学里情况怎么样?当听说她孙女在大学里是学生会宣传部的副部长时,开心的笑了,家长里短,婆媳快乐融融,笑声满屋。

吃完晚饭,我们去村前的小溪边散步,清澈的溪水缓缓地流淌在村前的稻田旁,就象飞天凌空而舞的一袭飘带,在这清凉的初秋傍晚曼舞在画一样的山村旁;绚烂的晚霞把远山,溪水和山村染得更加娇艳;那黄澄澄的稻谷在我眼前逐次铺开漫向远方,浓浓的的稻香尽情渲染着秋实的芳华;家乡九十五岁高龄的大写意大师易老坐着轮椅,在溪边的迎风亭静静地聆听着溪水的浅唱,沐浴在霞烟霭霭的晚霞中,享受着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梦寐;走在秋色渐次的陌上,徜徉在金黄铺满地的田野,天边的晚霞渐渐褪去了华丽的衣裳,屋前屋后有点秋黄的草丛里,一身霜白的冬瓜很是随意地摆着pose,金黄灿灿的南瓜随处可见,我张开双臂深深陶醉在这静美的秋景之中。

邻住屋前池塘边的柿子树挂满了浅黄色的柿子,几只秋蝉在树上吟唱着幽婉的荷塘月色,搭在池塘上的竹架子爬满了花事正浓的丝瓜,就象一个锦簇的黄色花盘,细细一看,瓜架下面还吊着几根青翠的长丝瓜;过上小康生活的乡亲大部分都在房子周围栽种着各种各样的瓜果和鲜花,莹润碧透的美人蕉,红的有点发紫的老来红,傍晚才羞答答开始自己花事的胭脂花,怒放地把花枝都压弯了的三角梅,娇艳毫不掩饰的绽放在这画一样的山村,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杜甫的那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嘀”。

晚霞渐渐地消褪,天空也慢慢的暗了下来,周围的小山变得幽暗朦胧,星星开始次第闪烁在蓝色的天幕之上,眨着闪闪的星辉,远处的山头冉冉升起圆润洁白的玉盘,一轮满月如约悬挂天穹,柔柔的月辉碎碎地洒在宁静的山村,皓月皎洁,虫鸣琴扬,天边不时划过几颗流星,坠落在远山后面,晚风习习而来,捎来浓郁的桂花香,坐在自家的禾堂里,我们陪着二老一起聊天赏月,享受着团圆的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