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变形金刚1观后感

《变形金刚》主要讲述了希亚拉博夫饰演的山姆维特维奇发现了寻找“火种源”的地图,而火种源是变形金刚的生命之源,正义的汽车人和邪恶的霸天虎为了争夺它而爆发了战争。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章吧。

科幻片变形金刚1观后感

科幻片变形金刚1观后感

我想大概是因为我看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已经看过了,所以影片从头到尾鸦鹊无声--该叫该哭该笑的都已经在第一遍的时候叫完了哭完了笑完了,剩下的就只有那帮似懂非懂凑热闹的兄弟姐妹大爷大妈们……

因为我天生大嗓门,实在是怕被安上一个扰乱影院治安的恶名,然后被中途踢出去,所以整部片子真是憋得头疼,憋得胸闷,憋得心痛,憋得死去活来--

看到大黄蜂方向盘上的汽车人标志的时候想叫,看到擎天柱扫描过后变成重卡的时候想叫,看到大哥下令“汽车人,变形”的时候想叫,尤其是听到“我的名字是擎天柱”的时候,看着SAM小同学那一脸茫然的表情,我真想拍案而起大吼一声--SAM!你小样是打火星来的吧??你居然连擎天柱大哥是谁都不知道!你十几年是怎么混的!还不赶紧随便抄起块板砖然后满脸坚定地对大哥说:“大哥!俺可算找到组织了!俺就交代给您了!!”?

其实老美完全不用拍擎天柱来地球以后还费劲和地球人联络什么感情取得什么信任,他们可以直接拍汽车人进入大气层以后从哈勃望远镜到美国自由女神到东方明珠电视塔到北京紫禁城上都挂满横幅--“热烈欢迎擎天柱大哥归来”,然后直接获得情报,直接得到想得到的所有东西,从SAM爷爷那个ebay眼镜到顶级壳牌润滑油,然后再接见穿着汽车人标志T恤衫的铺天盖地的fans,所有人异口同声--大哥!!让咱跟着您混吧!

咳咳……抱歉,YY过渡,扯远了。

看完以后爬在网上看影评,看完影评以后趴在电脑跟前偷着乐。

没有和家长因为是看变形金刚还是吃饭而战斗过的人不会明白,为啥一部美国商业片能让全中国热爱盗版事业的哥们儿们全都自掏腰包而且是自掏好几次腰包去买一堆能顶N多天伙食费的票看了中文看英文看了英文看中文;

没有在商场里因为每天都在同一柜台盯着同一红蓝色玩具流同一地口水而被驱逐过的人不会明白,为啥在吹毛求疵批评贬损已经成为时尚的年头所有平时喜欢挑刺挑骨头挑这挑那的动辄义愤填膺的哥们儿们都忽然变成了革命党,面对美帝国主义的both商业和文化“入侵”不仅不说一个“不”字还欢呼很好真好太好了简直是好到不能再好了;

没有因为抢变形金刚而跟兄弟打架跟姐妹吵架,没有因为买变形金刚而跟家长约法三章从小到大第一次立志发愤图强,没有因为老娘买回来的玩具居然是挖地虎而不是擎天柱而发毒誓这辈子再也不跟她说一句话的人不会明白,为啥一帮人肯在半夜12点赶场会在听见句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大呼小叫还在出了电影院以后对着满大街的奔驰宝马丰田奥拓奇瑞QQ嘿嘿嘿地傻笑;

借个姑娘们喜欢吼的歌--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没错,变形金刚不光是几辆玩具车几张招贴画几个能变来变去的小人,它是纽带它是回忆它是整个该死的童年它是变形金刚迷们一辈子的核弹,随便啥时候,只要大哥老威按个键,我们马上炸得五体投地体无完肤,猥琐的脸上还带着充满意淫的幸福感。

于是说谁说我们是去看电影的?谁说我们是去怀旧的?谁说我们那是去一边文艺一边追忆逝去时光的?告诉你们,我们那是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子塔拉着拖鞋冲到隔壁老王头家对着八百辈子没见的哥们的肩膀用这辈子最大的力气狠狠捶上一拳,然后一边鼻涕眼泪一起抹一边说:“靠,你小样儿怎么现在才出现!”

所以当年那帮孩子现在这帮大老爷们,才会在这个只有小P孩才会满脑子耍拽耍酷耍个性的年代,面对这样一部充满了广告的,俗套了剧情的,陌生了人设的商业片,堂堂正正满脸自豪地向全市全国全地球反对的声音宣布--

怎么着?我TM就是喜欢!

什么?不服气?忽略!!

猥琐地罗唆了这么多,也该打住了。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地球的变形金刚fans,跟擎天柱大哥说一声:

大哥,SAM其实是火星人,千万别理那小样--

欢迎回来!!!!

科幻片变形金刚1观后感

几个孩子,满身尘土和融化的糖汁,手中捏着一只变形金刚,在午后的安静胡同里尽情戏耍奔跑...你一定不陌生这样的场景,因为这就是你和我的童年。

今年7月,梦工厂重拳出击,20年来第一次把我们的童年偶像搬上宽银幕,认认真真地成全了一把我们这些老骨头的童心情节。

“擎天柱”,“黄蜂”,“霸天虎”...这样的名字再次振颤着耳膜的时候,我抓紧影院的椅把,再一次把自己的心境投入回20年前,渐渐的,我开始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一批这样的金刚英雄,他们虽然钢铁的身躯,却各自有着思想和自我,他们奔驰在高楼大厦之中,寻找庇护...

我们需要评论这部电影吗?效果?演员?剧本?...还是我们自己?

有一句话你和我并不陌生,当开始纪念一件事的时候,则说明这件事就已经过去了。

很明显的,从台词到细节,导演并不是简单给孩子拍一部卡通。(而现在的孩子,又有多少真正看过原版的变形金刚呢?)或者,有些声音要批评这部电影商业气息过浓,幽默方式过于刻意,所谓的“美国救星”形象过于明显化...但我真的真的要感谢导演Michael Bay没有更改英雄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他保护了他们的一切性格和特征,他把童年记忆还给了我们,一点也没有改变...

“童心电影”--这个词需要被电影节的字典审核认可,因为不难看出这样题材的影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忍者神龟》到《哈里波特》,许许多多,这样的影片似乎变成了一种“成人纸尿布”,我们依赖他们带来的短暂快乐与轻松。厚颜无耻的抱上一包爆米花,关上电话,一个人软在厚厚的座椅上,这2个小时,我是孩子,我要开心放肆地哭与笑。

如同建筑在城市中介的滑天轮,喧杂中的一丝放肆的纯净。音乐停止,我们也该停下来,成人的快乐是短暂且卑微的,但仍旧快乐。

科幻片变形金刚1观后感

小时候的记忆往往最为深刻,这也是我听到变形金刚上映之后迟迟没有考虑去看的原因:我很害怕小时候那个梦幻般的美好回忆会被太高科技的东西打破,即使这些回忆里面包含着八点之后虽然从别人家的门缝里目睹客厅里放着擎天柱大哥和威震天大头目交战正酣,却不得不被父母提着衣服领子勒令去写作业或者睡觉一类的伤心往事。

属于我们的变形金刚没有TAKARA,没有孩之宝。能够在学校附近的地摊上看到一两个能从小车飞机变出一个脑袋两条胳膊两条腿的玩具,那就是每天放学最大的消遣。甚至周末路过那个小摊,也要跟家长撒个慌,去摊档上围观一把。至于那个机器人到底是不是电视里的动画形象,那其实是次要的。但即使是这样,一个七八块钱的小金刚,也只能是看看而已。如果真的买下来了,必然会带去学校;如果带去学校,必然会拿出来玩;如果拿出来玩,必然会有意无意地让他人看见,而这个他人显然也是包括班主任或者是科任老师的于是不免沦落到被训、罚站、玩具没收、通知家长……部分玩具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走过了它们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极其偶然地情况下,摊主会摆出一些仿造得相当不错的金刚,上面竟然还用贴纸贴着狂派或者博派(也就是霸天虎和汽车人)的标志比如说我曾经见过一架高度逼真的F-15,模仿红蜘蛛的。这种极其无良的.做法使得那个摊位成为一个月之内我们放学后必去围观并且高度恋恋不舍的地点,这使得老师对此无比痛恨,经常到摊位附近去伏击不按时回家的学生:这种尖锐地对立直到某天那个红蜘蛛终于被某个更加无良的人买走了为止,因为这个神秘的买主使那天的课堂里男生们的气氛变得十分低落。

长大之后我开始学习了一些成语,当老师教我们读“如丧考妣”时,我又回想起了那个场面。“认识来源于经验!”马克思他老人家以极其深邃地思想,使得我回忆起来时忽然觉得这件事有些哲学般的神圣。

少数心灵手巧的同学会在日记本或者课本上画汽车人或者霸天虎的标志,更为天资聪颖的同学会在日记本或者课本上画擎天柱大哥的头像,而资质直抵达芬奇的同学则会按照胶贴画上的造型给变形金刚们画下群像,在被我们集体欢呼争相传递一时洛阳纸贵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老师目为洪秀全杨秀清一类的造反派领袖,加上前两类过于活泼而被目视为同党的太平军一起,无情地被扑灭了。

后来这个同学好像考到了某个国内著名的美术学院,正式开始他的大师之路。而像我这样只能画点汽车人标志的人被迫沦落为一个学理工科的技术民工,偶尔上来怀念一下过去的岁月。顺便说一句,我对所谓透视和立体构图的了解,是从画能量块开始的……

当然也有极其NB的同学,有亲戚在省城或者沿海大城市的,竟然装运了一套六个可以组装成大力神的挖地虎带了回来。他喜不自禁地带着这套极其珍贵的神物来到学校,还没有来得及发动一场改变我们对地摊玩具认识的洋务运动,就被老师无情地镇压了。这位心地极好的同学被迫边哭边被罚写罚抄悔过书。当然,由于这套玩具实在太昂贵,老师很快就发还下来,但是勒令不得再带到学校。后来这位同学邀请我到他家去做客,当我再次看到绿色闪闪的挖地虎时,幸福得几乎眩晕。

我小时候在当地的电视台长大,有时运气好,某个管八点档的家长偶尔把变形金刚接下来几天将要播出的录像带带回了家,于是大院里同龄的六七个男孩子群情激动,以至于第二天回到学校里,俨然各个都成为一名塞伯坦星球的临时发言人:即使冒着被立刻扑灭和受罚的危险。但是那种受到周围同学崇拜和成为新闻中心的愉悦感让人像那个穿了红舞鞋的小女孩那样,一直不停地跳下去:若干年后我们知道这样的心理学效应养活了无数三流的八卦娱乐杂志。

二十年前,地摊上的我们打定主意在将来一定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二十年前,学校里的我们发誓要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可以自由自在地谈论到底是录音机比较厉害还是声波比较凶猛;二十年前,被父母从电视机前拖走被迫面对家庭作业的我们内心充满着能连续看上几个小时动画片的渴望。因为当时的我们很绝望,我们不可能和父母长辈说道理,而当时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也不太可能蹦出一些古典哲学或者后现代主义词汇。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怀疑即使我们有道理,也未必能够被承认:这才是最糟糕的。

但是二十年之后,当一个TAKARA或者孩之宝的变形金刚并不罕见地出现在网站上,却很少有人再有当年的狂热了;二十年之后,等到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地吼一声“汽车人,变形!”的时候,发现只是喉头动了动,声带张了张,声音却像走到宇宙深处的光线一样被无声无息地吞没在黑洞里了;当我们再“惋惜痛恨”于师长的时候,发现早已没有了那种兴致和需要;至于连续看上几个小时动画片的渴望,早已随着电脑和网络的到来而使人麻木。

所以我们需要《变形金刚》。虽然我们丧失了痴迷,但总算还有记忆的温情;虽然我们丢失了童年,但总算还有一些东西供我们想念。我们都知道电影里那些金光闪闪的家伙们炫酷的程度超出了动画片太多,但是我们一致认为那是毫无疑问可以接受的,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再过一回没有过足的瘾,在一次次过瘾中寻找一种或许会有的寄托。至于过瘾的是什么,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即使把动画版里的设定再原样来上一遍,我觉得观看的人也绝对乐此不疲。就算将来拍电影版的《圣斗士》,让李亚鹏去演星矢,让范冰冰去演纱织,我觉得照样可以一看,烂不烂都是一种体验。唯一的请求是,不要让陈凯歌去导演……

行文至此,我只想再说一点。毕竟电影不是电视,网络上有人骂这不是他们要看的变形金刚,骂这是一部纯好莱坞式的机器人配角的爱情电影。但是我觉得,怀旧,如果能被一个艺术家挖掘出更多的层面,不论是不是好莱坞,都应该宽容一些。毕竟打破一个固有的印象和模式,都非常不容易:从这一点上,我非常感谢迈克尔贝。有两个小时的童年回忆,你还要求太多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