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乐课后反思

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课后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音乐课后反思

音乐课后反思1

《啊!朋友》这一课我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上课,反思,再上课,再反思,这看似枯燥的过程,却使我受益匪浅。按教学的流程,反思应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我觉得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二次备课。我在拿到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这一课时,首先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并根据新课标精神采用一些适合学生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并理解歌曲《啊!朋友》,并体验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开始,我设想了两套教案,一套是以电影《桥》为线索,让学生欣赏电影中主题音乐出现的各个片断,并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体会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第二套教案是让学生欣赏同一电影片断,但是一个是没有音乐的,一个是有音乐的,以此让学生体验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经过我的反复思考最后我采用了第一套方案,因为我不但要让学生体验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还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重要性的同时体会音乐,毕竟音乐课是要以音乐性为主的。经过我自己在教学前的反思,我觉得我在上这一课时,目标更加鲜明了,目的也更具体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消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情、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

音乐课后反思2

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课堂气氛就会出现冷场,更不用说音乐情感方面了。下面我根据自己一些教学实践来说一说如何有效的识谱:

在唱歌课中,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时,我会用今天要学的歌曲的音乐,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并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识谱就是先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让学生先唱唱歌,用自己的声音去表现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这节课是轻松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现自我的空间。

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识谱教学也不例外。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即兴活动的方式给学生发挥创造想象的空间和机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其实,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丰富的创编形式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

音乐课后反思3

在这次艺术共同体活动中我上了一节中班音乐活动《雪花和雨滴》。在接到这个歌唱教学的任务时,首先思考:我怎么样让孩子喜欢去唱歌,能从中体会到唱歌的快乐,能够粗浅的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情感?我又怎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能够比较流畅,而没有刻意教授的痕迹?所以以此为前提,将活动的设计分为了三个部分:导入、展开、结束。

在导入部分,通过冬天的歌曲《听》作为发声练习的曲目,自然引出本堂课,在前面的创编小雪花从天空中飘下来这个环节,既符合活动的目标,又让孩子能感受到歌曲优美的旋律,通过碰钟很简单的区分了乐句,也发挥了想象,变幻了不同的动作,但是在这个环节原先是两段自由飞舞,但是一时疏忽少听了一段音乐。

在展开部分,孩子学唱歌的这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我设计了从“?”入手,出示简单的图谱,一步步的深入,这也是一个理解歌曲,分部教学的一个过程。接下来通过不同的演唱方式如对唱,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分组唱、创编动作演唱等等让孩子很有兴趣的学唱歌曲。有了小雪花的基础,小雨滴就比较容易进入。

最后结束部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通过这次的上课,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一件事情你只要用心去做,哪怕有哪方面的不足,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掩盖的。虽然歌唱并不是我的特长,但是课堂是发展孩子能力的场所,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老师们来听你上课,不是来听你唱歌的,而是看老师是如何引导孩子学的,孩子又是如何在活动中能力发展了,而且还很快乐。在专家老师给我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后,虽然对于修改的结果底气不足,但是心中有一个想法,就是愿意去大胆的去尝试,哪怕失败也无所谓。这次活动给我带来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感谢它!

上本次活动前,我有点担心,因为这是一节正合男孩子心意的一个活动,他们是最喜欢打打闹闹,学什么功夫不功夫的,我担心在课上孩子们会打闹成一片,我会疲于管课堂纪律,所以在课前是做足了功夫,怕我的功夫不到位,而让孩子们学得不到位。

1.反复听音乐。

这个音乐节选自屠洪刚的《中国功夫》,不过作了很多的修改,音乐的节奏有快慢和一段唱歌、一段念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歌词和歌曲的长度,歌词少了,歌曲也就短了,较难的部分都修改过了,很适合孩子的'学习。我之前也是对这首歌的歌词不太熟悉,因为磁带上的歌曲变了以后,我就反复听歌曲,分出间奏和幼儿表演的部分,这样我就能在课堂上提醒孩子们哪里做什么动作,再让幼儿来分辨。

2.降低动作难度。

我看了书本上的动作以后,我决定自己改动作,并去掉变换动作的环节,因为我觉得孩子们第一次练习,不需要那么多的内容,只要孩子先掌握这些内容,换动作可以到下午的音乐游戏中进行。我自己改编了几个动作,反复做了几遍后,能跟上音乐节奏完整的一套下来很顺手,就决定这样教。

3.变换上课的角色。

刚开始看碟片的时候,孩子们是目不转睛,等到了我练习的时候,就有好动的孩子要跳出来了,我一看,不行,马上改变上课思路,我就说成自己是师傅,我要选功夫练得到家的孩子做我的徒弟,孩子们看我演习一套动作很有架势后,听我口气还严肃,所以好动的孩子立马就收住了,个别还在动的,我就马上表扬几个能干的孩子,告诉大家我决定收谁做徒弟,这下一来,所有的孩子都打足了精神,连几个嗲嗲的女生也开始了她们的花拳绣腿,音乐一放,还真有少林寺的味道,我心中暗喜。

4.时间把握恰到好处。

时间把握不准一直是我上课的一大弱点,这次的课堂正好把握准了,回顾一下,还真的是自己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中的灵活机智让自己体验了一回成功。

结合这堂课,我反思本周的其他活动,上的比较失败是健康活动,我总结了一下原因,就是有的地方做得不到位,上随堂课也要像公开课那么精心准备,下足功夫,就能相应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能保证让孩子在每堂课上获得一定的信息量。这是我要督促自己去实行的。

音乐课后反思4

帮“在开展活动前,教师不仅要关注这个活动本身,还要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原有经验,如在第一周的活动中开展了哪些活动?哪些经验是幼儿原有的?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导入形式。这样从幼儿的原有经验的导入,幼儿更加的容易接受。在前一周开展了音乐活动《哈罗哈罗》,幼儿有与同伴一起拉手、跳舞的经验。因此,我在活动的开始选择用“勾勾手”手的游戏导入,幼儿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也很感兴趣。利用游戏的形式,幼儿对于歌词有初步的了解。

在开展活动前,我先分析歌曲的特点,是欢快的节奏还是舒缓的节奏?哪些地方唱的时候要注意?在执教时,要用怎样的声音来范唱?弹琴伴奏时用怎样的节奏?在《小指勾一勾》活动中,我提前分析了歌曲,知道范唱时要用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用欢快的节奏来伴奏。对于这首歌曲中“伸出你的小指头”这一句前面是附点音符,为了帮助幼儿唱准,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这一句单拿出来,先放慢速度,带幼儿唱附点音符,再通过对比,从而感受附点音符,最后唱准附点音符,熟练以后再加快速度。

在引导幼儿演唱《小指勾一勾》这个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知道与好朋友勾手指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对方,脸上要微笑,让幼儿感受到与好朋友一起玩勾手指游戏的`快乐,鼓励幼儿多与他人交往。

在延伸活动我改变了幼儿的座位,大家由原来的正马蹄形变成圆形,大家围成一个圆,请几名幼儿听着音乐去找朋友,拉拉手,勾一勾、碰一碰,游戏几次换一些幼儿游戏。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要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将活动的每个环节思考得更加的细致、周到。踏踏实实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体现活动的价值。

音乐课后反思5

小学音乐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往往一堂欢乐有趣的音乐课可能会给人以“乱”的感觉,但这种“乱”恰恰是“活”的表现。那要想在“活”中有序,就需要我们在不断学习中汲取教学经验,在不断探索中发现新的`教学方法。

我们有幸听得几位颇有经验的教师为我们传授“金点子”,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1.用固定的节奏型整理课堂纪律,既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节奏的记忆;

2.巧妙运用奖励贴,让学生在激励中成长;

3.充分运用电子琴,用音节给予学生上课信号,从开始就要训练学生的视听视唱能力,并让学生对音准形成准确的把握;

4.刚开始教唱音符不能急于求成,让学生认识每一个音符就能掌握一个,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来完成当堂学习的音符,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音乐课后反思6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了》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有一个观点在萦绕着我,我努力地想使课堂拥有宽松的氛围,给学生以展示的空间,让课堂成为他们才艺表演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在音乐知识降记号教学环节中,针对枯燥的乐理,如何让学生爱学、乐学呢?我设计了一个音乐游戏——《找朋友》,把学过的音乐记号制成卡片,挂在学生胸前,我和他们一起表演,让学生找出好朋友升记号。这个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形成互动的教学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同学们认识了降记号,课堂气氛活跃。

2、在音乐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歌、或舞,或尽情表现音乐,整个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有的在表演打雪仗,有的用双响筒和串铃来摹仿马蹄和铃铛声,还有的扮演飞马在天空中奔跑,课堂犹如一幅鲜活的雪景图,表现了学生非凡的创造能力。

3、在这节课中,我巧妙设疑,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中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如:你觉得我们唱得怎么样?你对课堂和老师有什么建议?等等。这些问题激励了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发表见解的.能力。

不足之处:

1、歌曲的艺术处理仓促了些,不精细,学生的演唱情感表达不够,应在唱好歌的情况下,再进行表演,效果会更好。

2、学生课堂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进行教育,如拿打击乐器时,学生有抢的现象。

音乐课后反思7

008年4月24日下午,上了一节欣赏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这25分钟的欣赏课中,我用了录音机和CD机作为教具,给学生欣赏了《梁祝》呈示部分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听赏体验为主,设计与课堂目标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先是提出思考问题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通过自己的感受再用语言表达出来。

整节课下来,发现内容容量大了,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得不够恰当,上起来很仓促。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即让学生能熟悉“爱情主题”的旋律。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过程中,不够委婉,没有作到深入浅出。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是表面的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没有很好的掌握学生在这学段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一、在内容上,容量大了。

呈示部:引子——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25分钟的时间要上完这些内容,容量大了。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有被追着跑的感觉。时间安排得也不够恰当,很多地方该细讲的都没有花时间。因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复听的过程能随乐哼唱“爱情主题”的旋律,如只选择呈示部中的引子——主部(爱情主题+草桥结拜+主题再现),在时间上会从容很多,着重欣赏主部主题,也更能深化《梁祝》的音乐主题。

二、在教学过程中。

1、导入。

这一环节引用了歌曲《梁祝》,提出设问:“这首歌曲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提示学生从歌词中找出故事的情节。而在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情节时,略显仓促,含糊其词。

如当时可设计成这样的板书形式,整个思路就一目了然了。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更易掌握音乐主题发

展的每个环节。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写景“引子”)

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抒情“爱的主题”)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

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

2、讲解概念。

在欣赏音乐之前,先把协奏曲的概念直接摆出来,感觉有点突然。

这一环节,可调整为:把协奏曲的'概念放到全曲欣赏完后总结时再概括,直接讲述“小提琴协奏曲”的概念。在讲解“小提琴协奏曲”的概念时,可抓住“协”字做文章,“协”即“协助、合作”之意,更贴近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3、开始欣赏音乐。

在欣赏每个音乐主题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且目标明确。

如在听赏引子(写景)部分时,提问“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经过教师的提示,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听觉感受并结合导入部分的歌词,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联想到的画面。

在听赏“爱情主题”时,也是先给出问题“这一主题跟我们前面听过的歌曲《梁祝》的旋律有什么相同之处?重复了几次?是连续重复还是穿插重复?表现了两人之间怎样的感情?”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没能把《梁祝》的“爱情主题”升华到现实生活中,故有误导的倾向。如能委婉的把“爱情的主题”升华到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中,可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及时引导、鼓励学生建立起对周围的亲朋好友、()所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对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挚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在听赏连接部和副部时,先把问题摆出“这一部分的速度、节奏、旋律与前面的主题有什么区别?表达《梁祝》什么样的情绪?”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通过自己的感受运用语言表达出来。

了解到听课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故在最后设置了3分钟的互动。

从头欣赏完整的呈示部音乐,“请同学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根据音乐来即兴创作一段舞蹈。”但因时间已到,临时把这一环节改为:让学生听歌曲《梁祝》并跟着哼唱。使学生更深刻记忆《梁祝》“爱的主题”,起到深化本节课教学目标的作用。

音乐课后反思8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反思

五年级音乐课里有一首歌是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段脍炙人口的唱腔运用京音字调,旋律比较新颖,突破了传统[西皮流水]的音调模式。在节奏方面具有个性化、新鲜感,显得活泼清新。尤其是唱腔中节奏形式与唱词内在节奏规律的吻合,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的情感。唱腔中,对“妙”、“能”、“猜”等字的精心处理,都生动地表现了《红灯记》中饰演女儿的李铁梅揣测、观察时活泼、得意的神态。这个唱段具有清新、明朗又略带单纯、幼稚的`趣味。

每次教学这首歌,总会让我对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油然而生出一种敬佩之情。而学生在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的同时,也确实地被李铁梅人小志大、天真淳朴所感染。

音乐课后反思9

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卷,让天真无邪的孩子任意泼墨挥毫,画出无数动人有趣的故事;童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我们无限的风采;童年是一首婉转动听的歌,唱出我们纯真美好的幻想和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童年,都有一些让你难以忘怀的地方、人物和故事。四年级第四课《童年的音乐》就带领我们重温童年美好的故事。

本课内容包括聆听作品经典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学唱歌曲两首,一首是赞美童年生活的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另一首是回忆童年时代的歌曲《红蜻蜓》,通过聆听和演唱,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为了让孩子们深刻体会本课的主题,感受两声部歌曲演唱的和谐统一,我把重点放在了歌曲《红蜻蜓》的学唱上。首先让他们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接着让他们跟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然后按照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分段讲解歌词,最后再跟音乐填词演唱歌曲。为了训练孩子们和谐统一的声音,体现合唱的魅力,我又让孩子们学唱了第二声部歌曲,然后分小组、分声部练习演唱歌曲,通过多次练习、个别小组展示,最后集体演唱,终于听到了学生们美妙、和谐的合唱《红蜻蜓》了。

另外,有个别学生,还总结了自己记忆深刻的童年歌曲,运用《红蜻蜓》的旋律,把它们编排成《童年的回忆》来演唱,真正做到了“童年的音乐”。

音乐课后反思10

本周的教学内容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分析主部,即草桥结拜。

上课前我先播放音乐《梁祝》,让学生在音乐中走进教师。导入时我提了个问题(刚才播放的音乐节选自哪部作品?)在点出课题后,我开门见山的简介了小提琴协奏曲及奏鸣曲式的概念,接着分析了第一部分主部。

整节课都在我我的计划中顺利地结束了。

课后我,对这节课做了反思,这一节课一直在顺着我的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堂课的教学计划是完成了,但我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使得整节课成了一言堂模式,这是我《新课程标准》学习得不够深不够透彻的缘故。《新课程标准》就是要改变一亲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我对此课作了以下修改:在导入时改问“我们刚才所听的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学生答完后再听一遍问“除主奏乐器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乐器了?”由此引出“小提琴协奏曲的概念”,再向外引申出“钢琴协奏曲”等等的概念。“奏鸣曲式”这一概念由于其理论性十分地强,因此把它放在第二课时,在“英台抗婚”、“化蝶”这两大部分欣赏完之后再介绍,在这一概念出现之前涉及到的“主部”、“展开部”等字眼都用“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化蝶”来替代。

在完整欣赏“草桥结拜”前,又增加了主题音乐的学唱,由于有的学生会哼唱主旋律,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强烈。然后在分段欣赏的同时让学生根据我的提示分析了音乐的重要情绪及使用的主奏乐器等等。

经过这一修改,在第二个班上时课堂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音乐课后反思11

本次音乐活动——《小老鼠和大懒猫》音乐选自海顿的第94交响曲片段,音乐有较明显的强度与力度变化。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活动中结合故事、课件、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强度、力度的变化,并引导孩子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的变化来表现乐曲力度的变化。孩子在扮演小老鼠走路的'时候,能分辨出音乐的轻重,根据轻重声音,他们一步一步有节奏地走,也给这个音乐很好的表现出来。通过本次的欣赏活动初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惊愕交响曲》中的“惊愕”,我可以在刚开始引出的时候,铺垫词语“惊愕”;虽说有图谱的出示帮助幼儿理解整段音乐的结构,但是总体来说图谱的利用还是不够,可以与音乐配合;吃饼干的环节可以省略,用动作代替;在胸饰的摆放方面也需要我再仔细考虑,我是不是可以事先在教室里贴好或者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自己来撕取,这样一来也减少了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性很高,兴趣也很浓,我可以在以后的艺术教学中,多多开展此类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

音乐课后反思12

过去,中小学音乐教育以教音乐知识、技能为主,如今新课标强调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强调让学生感悟、理解音乐、喜欢音乐,为学生一生爱好音乐打下基础,这一点十分重要。音乐不是一种技能教育,应当通过音乐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组组长于润洋认为,这次课程标准的制定,从根本上理解了音乐课的价值,突出了艺术教育的特点。回归艺术教育的本质,使艺术课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强调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融合,发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使艺术课程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大大开拓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既有艺术知识技能,更有艺术制作、艺术表演、艺术批评、艺术欣赏等方面的内容,并强调这些内容与日常生活、情感体验、文化背景和科学知识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体验式、探究式、对话式等教学方式,丰富了艺术课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着眼于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艺术教育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创新,使艺术教育的本质真正回归到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层面。

快乐无限一:把快乐带回“老家”(课前准备)--让同学们回去收集草原、蒙古族舞蹈等的资料

师: 孩子们,下一节课我们要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老师希望大家能收集一些资料,行吗?

生:行!

师:这首歌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快乐生活的情景。请你们回家后(1)收集一些有关蒙古族的资料,例如:服装、草原、生活起居、习惯等等。

(2)有条件的同学学习一两个舞蹈动作回来。

(彭可荧一2班)生:老师,我妈妈在育新幼儿园当老师,她会跳蒙古的舞蹈!我回去学习一两个动作……

(刘子健 )生:老师,我们家有很多的民族图片,是上次妈妈旅游的时候买的,我到时候带回来,好吗?

(温梓源)生:我爸爸去过蒙古旅游,我把它的旅游照片带回来给大家看看……

……

师:太好了,我们大家一起找资料,下一节课一起带回来好吗?

生:好!

快乐锦囊: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让学生回家收集资料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并且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发挥各个同学及其家庭成员的所长,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促进亲子关系。

快乐无限二:快乐大家庭聚会(上课学习)--游戏课堂、边学舞蹈边学歌曲

片段一:

(上课前同学们教室门口列好队)

师:同学们请你们骑着马儿到“大草原”……

生:模仿骑马的动作进入教室……

生:哇好漂亮的大草原呀

师:是呀,老师上网下载了蒙古这块美丽的草原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小学音乐教学反思范文:让音乐课成为“快乐老家”

音乐课后反思13

在这个音乐教学活动中,本次活动以小熊一个人很孤单,要找好朋友,为一个主线,后来找到鼹鼠角色贯穿整个活动,宝宝们情绪很高,都能听音乐做生活模仿动作,使课堂有趣而又生动,使幼儿真正的玩中学,学中玩。

我将这个活动设计为音乐游戏活动,小班的孩子在活动中让他们唱了以后就忘了做游戏,做游戏了又忘了唱,所以我就在网上下载了“碰一碰”的音乐,并自己拼接了有趣的碰撞声,这种音乐比较能刺激幼儿的神经,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游戏兴趣。活动中,孩子们能在音乐声有趣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脚,开心的笑着,游戏着。要求幼儿能边唱歌边与同伴合作游戏,在小熊找朋友示范后、老师找朋友示范后,再通过老师与幼儿之间的示范,这让孩子能更好的掌握了游戏的'规则。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耍”“碰触”的热情,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特别希望能找到老师去碰一碰,所以当执教者提示孩子们找一个朋友碰一碰,很多的孩子都围到老师身边,显得很兴奋,所以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能够真正做到师幼的有效互动。活动在高潮中结束,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自始至终都十分投入,特别快乐。本次活动是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的,采取了边唱边与幼儿一起玩的形式,这就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和动作。此外,在活动中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碰一碰”的热情,也给幼儿与幼儿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更多的朋友,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不足的一点:

1.幼儿在创编的过程中不够大胆,教师引导的不够。导致还有很多身体能和同伴互碰的地方没有找到。这个在课前也可以和幼儿一起认识一下身体的部位。

2.孩子们活动是带领他们在教师围好的大圆圈上的,为了更好地组织孩子我让他们坐在圈圈上,但是音乐游戏“碰一碰”碰的时候需要小朋友们站起来,导致让孩子们学做动作时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设计的不是很好。

音乐课后反思14

幼儿园要举行双高课和新教师展示课的评比啦,这次我上的活动是音乐游戏《汽车上》,感觉自己班的孩子虽然是新中班但是接受能力还可以,想当然的以为所以就让这堂课上的一发不可收拾。

刚开始的导入部分,问到汽车上的物件时,孩子们就答不上来,我本来是想引导他们说出来的,可是幼儿没有实际经验所以都说不出来,所以只能我灌输给他们这个物件的名称,第一环节没有通透了以后,后面的环节简直是无法继续下去了。我真的有一种不想上下去的冲动,可我还是硬着头皮上下去了。虽然结果可想而知,但我也从这节课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1、课前经验准备不足。由于这节课学习的`都是新知识,而孩子们也没有实际经验,所以就需要在课前有一定的经验准备,比如汽车的雨刮器,有些没有乘过车的孩子肯定不认识,就算乘过车,也不知道这个专业名词,在课前就要带孩子们去乘乘汽车,看看汽车上都有些什么,给他们一个认识的过程。然后在活动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和我有一个互动,而这堂课本身就是着重点在游戏上,这些本来就可以认识了就一带而过。

2、新知识太多。很多的经验由于幼儿事先都不知道,所以新知识只能通过我去传授而不是幼儿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说出来,造成了师生之间没有相应的互动,也让时间无限制的延长,拖了很长的时间也没有把课上完。由于时间太长,很多的幼儿也有点不耐烦,场面就有点混乱。

虽然本次的教学活动自己有点小失败,但我不会气馁,有问题才会有进步,所以我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努力使自己的大问题变成小问题!

音乐课后反思15

《小马》是一首C调的2拍子,很有轻快节奏感的歌曲,描写的是一匹小马跟着爸爸妈妈外出玩耍的情景。执教过这堂课以后,我发现孩子们虽然很喜欢这首歌曲,也能很快的学会,但是我发现孩子们在唱的过程中,只顾嘴巴儿忘了身体力行,可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疏忽了某个环节,以至于出现这样的情况。

下面我对自己的出现的`几点不足做简单的分析:

一、提问引导

这个环节一直是我的一个薄弱点,我常常在提问环节出状况,要么是问的不到位,要么就是提问不关键,这种情况的出现常会致使自己的教学出现孩子不能明白老师问的是什么,或者是不知道自己要回答什么。以后针对这类问题还有待加强学习,不仅是音乐课,其他课的提问同样重要。

二、歌词学念

每次学唱歌曲的时候,我总会忽视学念歌词这个部分,直接跳过让孩子学唱。可后来事实证明,这个步骤非常关键,如果没有这个步骤,当孩子学会之后大家齐唱时,常会碰到某个部分的词唱的含糊不清,可能连孩子们也不知这里是唱什么,只是用一个含糊的音代替。一直这么下去,孩子们每当唱这首歌曲时都会在这个不清楚的地方疙瘩,成为一种习惯性,这样对于学习歌曲很不好。

我在教学时,先前是忘了让孩子们先念再学唱,由于歌曲比较吸引小朋友,所以第一次效果出来还算可以,就是在部分地方有不清楚的现象。于是我赶紧补上漏洞,让孩子们学第一段时就先念一遍,清楚的让孩子们知道每个地方讲的是什么,最后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三、动作学习

在歌曲后面还有配套动作,这给我节省了很多创造的时间,而我发现这套动作在孩子们歌唱时是属于安静的运动,基本上是在座位上就可以进行,而且小朋友对于手指上的小动作反映不是很灵敏,有些孩子做的动作比较奇怪,但是我看的出来大家都努力学习了。在课堂学习时让孩子们学习了这套动作,算是给孩子们一次手指锻炼,课外我在复习时,又带上了一些跑跑跳跳的动作,孩子们唱的带劲多了,可能我班孩子在学习这类歌曲时比较喜欢活泼点的。

不管是简单的歌曲还是复杂的歌曲,对于音乐教学都有一套模式,自己在教学中要逐步的去摸索,并坚持走这样的步骤,相信自己会有更好的教学成果,今后在音乐教学上就更上一层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