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合集15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合集15篇)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1

在我们的生活周围,音乐的美妙声音时时刻刻萦绕在我们的耳边,音乐,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音乐,使人的心情更舒畅。然而,二期课改的中心又是以生活为基本出发点的课程体系。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如何找到他们的共同点?怀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不断地尝试开展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上运用以“趣、新、全、情”四字为特征的教学策略。

一、趣:以乐激趣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探求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由于幼儿年龄小,学

习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们在主题背景下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上下功夫,以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使它们在音乐表现中也能反映出童趣。

(一)教材趣味化

我在选择教材时,总是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等多方面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对中班的幼儿选择了一些谜语歌曲、游戏歌曲、,如《五指歌》、《猜猜我是谁》,情节歌曲《森林小木屋》等。这些教材充满童趣,孩子喜欢,学起来也就有积极性。

在主题活动:"我爱妈妈"中,我选择了活泼轻快的歌曲"妈妈呀,妈妈"让他们理解妈妈平时工作的操劳和

辛苦,结合"三 八"妇女节,我们邀请了妈妈们与他们一起来参与这个活动,着实增进了孩子与妈妈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二)设计趣味化

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的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这样,才能吸引孩子学习。如在关于秋的主题中,音乐活动《两只小鸟》的教学,教师简单的让幼儿学唱,孩子们的学唱枯燥而无味,感情也平淡。因此,在教学中,我就根据歌词内容向幼儿解释这样的一种意境:我们站在树下,抬头发现茂密的树上正停着两只小鸟。一只叫丁丁的小鸟在说话:喳喳,你好,冬冬。我们玩玩吧。好呀,冬冬与丁丁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他们玩的正开心呐。突然,一阵北风吹过,丁丁飞走了,冬冬也飞走了。我们看不到小鸟失望极了,一起叫丁丁、冬冬快快回来。我把这样的一个意境带进孩子们的脑海。孩子们被感染了,很好的唱出了歌曲的味道,感情也被激发了。在同一主题下的音乐活动《小蝈蝈》教学中,我在教唱的基础上,通过游戏,在地上划个圈做笼子,让孩子们体验跳出笼子,获得自由的快感。有趣的活动,让幼儿的学唱生动了。

二、新:以乐求新

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教师对音乐本身的一些元素也要把握好,如节奏。但这不可能以一本正经的面孔

出现,而应该是生动、形象的,直接的经验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出现。

在春的主题活动下,有音乐活动《报春》,在教学以前,我先引导幼儿充分观察从冬到春的季节变化特征。孩子们在唱歌曲时就有丰富的实感,会产生响应的形象思维。他们脑海间会出现春天万物复苏,大树新叶,枝头发芽,鲜花盛开,小鸟歌唱等多种景象。只有歌曲和富有魅力的旋律能够把许多场景传递给孩子,这就是形象思维。这种形象思维的次数越多,对孩子们智力发展的作用就越大。他们还能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象声词处理得有轻的有重的。我尊重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鼓励孩子以多种方法表现歌曲的情感。

在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我家有几口》的音乐活动中,我在教唱的基础上,先学习节奏,通过各种形式练习,然后让幼儿从色块的颜色认识“梭”和“米”,知道“梭”和“米”住在哪儿。然后再学习敲铝板琴。许多孩子兴致勃勃,学的又快又好。

三、全:以乐促全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

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项主要手段,它通过饱含情感的形象感染人,只有自己树立了全面观念、整体意识,才能充分发挥美育的各种教育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在音乐教育中非常注重活动的整合性。

在主题活动过新年中,选取了民族音乐《喜洋洋》的教学内容。在教研组开展教研的基础上,我认为作为

一种审美的音乐活动,其特性在于整体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首先要挖掘和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绪、情感,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再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幼儿,创设一种与作品相协调的,带有整体审美情景的教学“情绪场”。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我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达到喧染情绪的目的。火红的门匾,喜庆的人们,热闹的街市,过年的风俗。等等。通过情景的再现,让幼儿在喜洋洋音乐的背景下,充分表现欢快情绪。这样,幼儿能对这首音乐的理解上升了。同时,孩子感受歌曲、哼唱歌曲的时间并不只局限于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将音乐活动融入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去,为孩子创设更好的音乐环境, 给予孩子更多感受他们自己音乐的时间和机会,促使孩子们慢慢学会自主地去玩、去感受。在秋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对于落叶的沙沙声没有感受,我们到公园秋游时,让孩子们在落叶中走一走,听一听,唱一唱,随着孩子脚步声歌唱声,地上的叶子也沙沙沙作响现代生活的信息传播,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幼儿,电视节目中新的娱乐形式“PK”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让幼儿好象觉得自己就是电视中人,虽然有了受挫的时候,但却乐此不疲。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的心态调整。

四、情:以乐蕴情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美学家施东昌说过“美感是最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怡情养性”

着手的,它要求“以情幼人”,通过“美----成----理”的过程,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使人产生情绪体验,达到思维的起伏和情感的激荡,从而升发出高尚感情,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在音乐教育中抓住了“情”这个字。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2

案例背景: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在心目已经萌发对同伴交流的渴望了,同伴间的交流在情感意识中显的十分突出,而且由于年龄的特点,这些意识的培养都体现在一日活动中,歌曲《哈罗哈罗》是一个以音乐游戏的形式来让孩子感受同伴间交流的乐趣,并配上幼儿熟悉的一些动作和日常交流习惯,孩子们在“哈罗哈罗”的音乐活动中找到与同伴交流的方法,显的特别的自豪和开心,使他们在体验音乐欢快的情绪的同时,也感受到与同伴共同歌舞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2、根据歌词自编动作,体验与朋友共同歌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哈罗,我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跟你的朋友们相互打招呼。

幼:你好xxx

幼:握握手,你好,你好

幼:抱一抱,亲一亲

……

师:你们有这么多和好朋友打招呼的方式呀,真是些有礼貌的宝宝。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哈罗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不信,你们听听看。”

(评析:第一环节以简单的“打招呼”的形式进行,直入主题,使幼儿的思绪逐步自然地进入活动的情境中,幼儿也有浓厚的兴趣)

二、朋友见面真开心

1、欣赏歌曲第一遍次,感受乐曲旋律。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

幼:好听

师:你在这首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

幼:哈罗,哈罗,哈罗,哈罗

幼:拉起小小手,我们一起来唱歌……4、欣赏歌曲第二遍,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做动作。

师:你想和你身边的好朋友打招呼,一起表演《哈罗哈罗》吗?

幼:想,那跟着音乐一起来吧。

(这首歌曲曲风欢快活泼,幼儿在第一遍倾听歌曲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参与演唱的欲望。在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做出了与歌词意境相匹配的动作。)

三、一起来唱《哈罗哈罗》

1、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念歌词一遍。

师:宝宝们,你们想不想把这首歌学会,下次表演的时候就可以边唱边表演,更加的有趣呢?

幼:想

师:那我们先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念一念歌词。

师:歌曲中有几个哈罗?

幼:8个……

师:那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怎样唱才会好听?

幼:开心的唱

幼:高兴地唱

……

3、带领幼儿一起唱歌,要求唱清歌词,唱得连贯。

师:朋友见面真开心呀,让我们一起开心的唱起来。

4、和幼儿一起用轻松欢快的歌声进行演唱,并感受与朋友一起唱歌跳舞的快乐情绪。

师:今天这么高兴,想不想和你的好朋友边唱边跳呀?

幼:想。

(通过有节奏的跟音乐念歌词,学唱歌曲与动作的表现幼儿很快便记住了歌词的内容,对下面的歌曲表演奠定了较好的前提。最后的表演环节采用了邀请的游戏形式,交换伙伴,共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四、谁的动作最好看。

1、幼儿自由结伴一起自编动作演唱歌曲。

2、欣赏、交流幼儿自编的动作。

3、交换伙伴,共同歌唱、舞蹈,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评析:再次在轻松有趣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歌曲,感受到了歌曲活泼欢快的性质。对歌曲的表演将情感又推向了一定的高潮!)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3

这个活动是“想象导入――橙子变变变――想象创造”的过程,以一个橙子的基本图形为线索,围绕一个“变”字层层展开。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图形与幼儿生活中的内容进行链接,图形呈现的方式各不相同(有整体的、有局部的、有横截面、有竖截面)使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中得到想象的满足与喜悦。第一个环节中我通过点、线,组成了立体的橙的图形。引导幼儿了解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幼儿感知一个最基本的橙的外形。

第二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幼儿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橙,引出两个不同切面形状之前,我先出示了两张切面的照片,形成强烈的对比性,并抛出问题让他们去推理,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避免了以往科常教学活动中老师灌输式的方法,通过孩子们的猜想和验证让孩子理解原来不同的切法使我们看到的橙子是不一样的,而让孩子们真正了解横切面和竖切面的由来。通过远看、近看、放大看、切开来看等等。引导幼儿去发现很多以前没注意到关于橙的有趣特征和图形,提高他们对一个物体观察的敏感度。

在第三个第四个环节中请孩子们根据基本形状展开想象,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思维,通过看抽象的图形使幼儿想到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在将他们用抽象的图形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给孩子出示的雨伞和吸顶灯图片,是帮助幼儿学习一种新的观察和想象方法,就是从不同的视角去看身边的事物,雨伞是要从上面(或者是伞撑开放在地上)看才能看到整个伞顶的,而吸顶灯是从下往上看,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第四个环节出示的图片是足球场,让孩子们发现原来这么大的足球场中间有一小部分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图形,让孩子打开思路用这种发法去想到更多的事物,而微波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观察发现微波炉的开关也是这个图形,使幼儿建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而展开更丰富的想象。在孩子绘画过程中教师出示的几幅图,目的是帮助部分幼儿开拓自己的想象,对于想象有困难的幼儿提供支持性的帮助。

在活动中我努力把握:

1、将认知与想象绘画相结合。

因为在这个内容中孩子们只有在对橙认知到一定基础上才能进行想象。同时想象绘画又是孩子的一个认知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认知的媒介,他们用这种方法自己去理解它、消化它。

2、注意幼儿想象过程、想象能力的层层递进。

从最先出示的一个圆,那时幼儿的想象是最自由、难度也是最低的,然后逐渐加上条件,逐渐缩小它的想象范围:加上一个点、放大观察这个点、切开来观察,又逐渐的穿插了认知方面的内容,使得想象的难度了越来越大了。

最后的活动“捉迷藏”请幼儿用巧妙的方式将三种图形同时融进一幅画中,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前面零散创意整合,迁移到创意画中,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想象绘画活动的乐趣。而活动中老师能够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适时地启发、置疑,由易至难不断地推动着幼儿的思维与想象,让每个孩子都自主的创新,展示自己不拘一格的新奇创意。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4

目标

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准备

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

音乐磁带。

过程

学唱歌曲。

——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请个别幼儿摘“苹果”,其余幼儿拍手念歌词。

——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仿编歌曲。

——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建议

幼儿对摘苹果这一动作非常感兴趣,可多创设机会让幼儿体验模拟采摘的乐趣

歌曲以集体演唱为主,如有个别幼儿不愿意参与演唱,不必强求,可允许他倾听同伴

教学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

整个活动层次递进,让我看到孩子们的想象力,这个音乐活动也能让幼儿很快的进入情境当中,让教学活动富于很强的生命力,发现很多乐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韵律与歌唱结合,歌声与创编融合,创编与生活一体的快乐音乐课堂。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5

中班音乐教案活动《小海军》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运用语言、节奏、动作等方式表现《小海军》原曲与变速后曲子的异同,重点感受与表现变速曲中所体现的小海军操练归来的各种生活情景,感受<小海军》原曲的坚定、雄壮、有力以及变速后音乐的轻柔与优美.体验音乐变化美的神奇,萌发对小海军的热爱,增强幼儿大胆参与活动的自信心,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小海军》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对自己熟悉的音乐材料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变化,尤其喜爱与敏感。《小再军》以其雄壮有力的旋律、生动易懂的歌词与动作提示性极强等特点,深受中班幼儿的喜爱。为此,我们尝试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保持《小海军》原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改变其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引导幼儿通过倾听,感受其音乐性质的变化,并结合海军生活录像、教师诗化的语言及幼儿自身的节奏动作、体态表现等,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体验音乐的美妙,进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及感悟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海军》原曲的坚定、雄壮、有力以及变速后音乐的轻柔与优美.体验音乐变化美的神奇。

2.尝试运用语言、节奏、动作等方式表现《小海军》原曲与变速后曲子的异同,重点感受与表现变速曲中所体现的小海军操练归来的各种生活情景。

3.萌发对小海军的热爱,增强幼儿大胆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初步能演唱歌曲《小海军》;海军生活VCD;海军帽、彩旗等。

活动过程:

一、演唱《小海军》,进一步感受与表现原曲雄壮有力的性质

1.幼儿随进行曲入场。

2.师幼共同表演《小海军》

3.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对原曲雄壮有力性质的体验。

提出问题: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音乐中的小海军们正在做什么?

(幼儿纷纷用“雄壮、有力量、神气、有精神”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且用动作、语言等方式表现和描述音乐中的小海军正在开炮艇、格斗、射击、瞄准、操练……由此可见幼儿对原曲音乐性质的理解比较到位,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二、观看表现海军生活的VCD,同时欣赏《小海军》变速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变速后轻柔、优美的性质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提出问题:同样是《小海军》的歌曲,现在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和原来有什么不同?音乐中操练归来的小海军们在做什么?

(幼儿能运用“优美、安静、很慢、很轻、轻柔"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听完小海军的变速曲后的感觉。

刚开始他们只感受到和原来相比音乐速度变慢了,并没有发现音乐强弱的改变。教师将原曲和变速曲再次对比,并通过手势变化引导幼儿感受两曲之间力度的不同。幼儿感受到同样是《小海军》的歌曲,音乐的强弱、快慢改变了,听起来的也就感觉不一样了

由于幼儿对海军的日常生活情景比较陌生,因此他们只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海军身上,认为操练归来后海军会做吃饭、洗衣服、睡觉等事情。)

2.引导幼儿运用身体节奏等方式表现对原曲与变速曲的理解。

(头、肩、手、腿、膝、脚等身体部位都成了幼儿表现的道具,他们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身体节奏较准确地表现音乐的快慢、强弱,不难看出他们对原曲与变速曲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了)

3.观看海军生活VCD后,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变速曲中小海军的生活情景。

(1)师幼共同表现。

(表现海军生活的VCD是帮助幼儿了解海军操练归来后的生活情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通过观看VCD,幼儿能用动作表现弹吉他、拉小提琴、写信、看书、打电脑等小海军操练归来后的生活。但是在初次的表现中,幼儿的动作比较单一,如有的幼儿一直做看书的动作,没有变化。)

(2)教师伴随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再次感受和表现变速曲所表达的情景。

(在散文诗的启发下,有些幼儿能边听音乐边根据诗的内容相应地变化动作。)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小海军》原曲与变速曲的区别。并表现小海军操练与生活的情节

1。幼儿在原曲的伴奏下表现小海军操练的情景。

2。幼儿登上“军舰”;完整地表现原曲与变速曲中小海军的不同生活。

(活动至此,幼儿能较自主地、完整地运用体态表现原曲与变速曲中小海军的不同生活。尤其对原曲的表现从动作与力度上都十分到位,但是幼儿运用体态表现变速曲时动作的美感有待进一步提升。)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曲多用”的形式在中班上期的初次尝试,因此我们选择幼儿们熟悉、喜欢的歌曲《小海军》作为活动的载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罘。在活动中我们运用听听、看看、说说、身体节奏、体态表现等方法逐步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并表达原曲与变速曲之间的不同感觉。同时,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和环境创设,营造相应的氛围,不断推进幼儿的感受和体验。总的来说,这次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教学策略得当。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下一步进行解决: (1)在幼儿听完第一遍变速曲后就请他们说出原曲与变速曲之间不同的原因还早了些,放在身体节奏之后幼儿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2)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的美感还不够,在下阶段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6

活动目标:

1.喜欢音乐活动,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2.感受和体验木偶跳舞的特点。

3.能根据图片,在音乐的伴奏下,较协调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4.知道与朋友互换,可以得到更多的本领。

活动准备:

人体图;不同姿态{可以互相调换}的木偶图若干;红.黄手腕套{与幼儿人数相等};彩色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受木偶人跳舞是怎样的.

1“老师最喜欢跳舞,现在老师跳给你看.”教师随音乐跳舞,“喜欢可以和我一起跳.“你有什么感觉?”

2“刚才老师跳的舞和我们平时跳舞有什么不一样?”从动作上引导幼儿区分木偶和小朋友跳舞的不同。

3“木偶人跳舞哪会动?”结合幼儿的发言,教师在人体图上作记录.并丰富幼儿的知识:骨头和骨头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4“为什么木偶人只有关节在动?”告诉幼儿它没有生命,是用木头做的,而我们人有生命,挑起舞来就非常好看。

5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跳,“除了刚才做的,你还想做什么?”鼓励幼儿做出不一样的动作来.感受木偶跳舞的动作特点。

二、进一步体验木偶人跳舞,学习看图做出相应的动作。

1“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哪里有些特别?”引导幼儿发现木偶身上有两种颜色,并请幼儿根据木偶的特点,给小木偶取名字。

2“小木偶要求你们也象它一样,一边红,一边黄.”请幼儿自己戴上手腕套,并和小木偶对比,是否一样.并和老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尝试看图做动作。

3“你们的后面也有许多的小木偶,去找一个做好朋友吧.”请幼儿看自己的图片做动作,并互相学习。

4“小木偶还会变身呢.”请幼儿和身边的小木偶变身,并做动作,告诉幼儿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换,可以学到更多的动作。

三“小木偶累了,我们轻轻把它请下来,好吗?”幼儿再次和老师一起跳舞,离开活动室。

活动后的反思:

活动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它能给幼儿综合整体的知识,从“小木偶”动态的东西进入,把肢体语言,区分左右手,习惯的培养,非常自然的整合进去,体现了师生互动,克服了以往模仿和跟着老师做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愿意亲自尝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7

目标:

1、在看图谱做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2、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准备:

图谱、鼓、碰铃、双响筒、铃鼓

过程:

1、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到我们大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一起来《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律动。

2、听—————(音乐响起)什么音乐?这是一首我们上次学过的乐曲,我们一起看着图谱用身体动作打出来。(个人完整用身体动作打一遍)提示听清楚前奏和间奏。

除了用上面出示的身体动作,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试着用想出的动作练习节奏)选择适当的动作配音乐完整一遍。

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分开演奏,哪一组小朋友来做拍手动作?依次安排跺脚和拍腿动作。分开演奏时一定要看老师的手,如果老师指着哪一组,哪一组就要打节奏。(看指挥练习2遍完整音乐)

3、今天老师要做一个指挥家,请小朋友看着指挥家的动作,听指挥家的口令。

(1)来了这么多乐器,我们一起来认认他们,这是什么?鼓可以打什么节奏?用鼓。小铃拍什么节奏?用小铃或双响筒。

(2)教师出示乐器谱。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演奏。看着乐器谱听音乐演奏一遍。

(3)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请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指挥,一起来做个小小演奏家。教师变换指挥顺序演奏2—3次)

4、交换乐器演奏1遍。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8

我班幼儿是群活泼的孩子,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偶然发现幼儿对尾巴活动的热爱,他们玩法丰富,而且富有创意。章楚晗每次户外活动时都会问我:“潘老师!今天要不要玩尾巴了!”他们的活动热情打动了我,于是我设计了《尾巴狂想曲》这一音乐活动。

根据纲要中提出的音乐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的兴趣、智能、情感发展达到统一,确切的说即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及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在以往的教育中,无论唱歌、跳舞、节奏乐欣赏,都是由教师教,幼儿学,成人替代了幼儿思考,不利于幼儿发展。现在我们是立足在教幼儿自己去学会,让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主动探索发现,激发其探究内驱力,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在操作尝试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活动开始时我出示的尾巴图片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兴趣,回答问题时非常踊跃,而我的长尾巴活动更加提升了幼儿对尾巴的兴趣。在提问中“尾巴有什么用?”幼儿分别说出了“可以跳、走、跳舞、游戏等”各种方法。我放出音乐让幼儿自己去感知,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想象用尾巴跳舞的感觉,幼儿既兴奋又大胆,面对自己创编的动作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并且愿意和同伴分享创作的喜悦。整个活动目标完成的非常好,为此我想到以前,我们往往是手把手教幼儿如何学,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反被我们扼杀了。其实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想象,老师只要好好引导,幼儿当然会融入教学。最后我用抓尾巴的游戏让活动达到了高潮。

当然活动中往往也有不足,在开始时,让幼儿说出动物中谁也有尾巴时?幼儿想象很丰富,说出了各种动物,但我没有好好的引导他们说完整的话,为此反倒在音乐活动中错失了一次语言活动的教学。在活动结束玩抓尾巴的游戏时,如果放音乐再让幼儿感知效果会更好。音乐活动一方面是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影响幼儿审美兴趣和态度,一方面是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培养幼儿简单的音乐才能和能力,这样才能为幼儿在音乐艺术中进行审美活动奠定基础。活动结束了,看着幼儿满足的笑了,幸福的笑了,我更加体会到原来放手也是一种幸福啊!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9

活动目标:

1.欣赏黄梅戏,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2.学会哼唱黄梅戏的曲调,能大胆地把诗歌改成黄梅戏进行演唱。

3.喜欢黄梅戏,体验表演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谁料皇榜中状元》视频、伴奏。

2.幼儿已学会儿歌《我家小池塘》。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谁料皇榜中状元》,初步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教师:你们喜欢看表演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好看的表演。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表演?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刚才这个演员是怎么唱的?

(二)学唱黄梅戏曲调,能跟着旋律哼唱。

1.跟着视频学一学黄梅戏的曲调。

教师:她表演得好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一唱吧!

2.能用"啦"来哼唱黄梅戏。

(三)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诗歌:《我家小池塘》

1.回忆诗歌,尝试改编。

教师:黄梅戏真好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诗歌来编吗?

(1)复习诗歌,能跟着图谱有节奏的朗诵。

(2)尝试改编。

教师:这首诗歌真美,你能把它唱成黄梅戏吗?我们来试试。

2.大胆演唱《我家小池塘》

(1)幼儿尝试学唱。

(2)教师范唱。

(3)完整学唱。

(4)难点练习。

(5)大方表演。

教师:嗯,真像小演员,我们再表演给客人老师看看。

(四)提出要求,结束活动。

教师:客人老师给我们鼓掌,高兴吗?这首诗歌《我家小池塘》还有两段呢,我们回去以后把它唱给更多的人听。

活动延伸:

区角游戏:提供演出戏服,能在表演区自主表演。

家园合作:与父母一起搜集各种戏曲,了解中国的戏曲文化。

活动反思:

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我家小池塘》这首诗歌所带来的美,更突出了小池塘的美丽,同时也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歌读起来也非常的爽口。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整个活动分成三大环节,第一环节是观察图片,分段梳理,初步感知诗歌;第二环节是完整学习,多种形式朗诵;第三环节是绘画讲述,诗歌创编。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凑,逐层递进。这首诗歌的创编比较难,因为要同时创编两个,所以,我根据我们大班幼儿的实际,没有一下子让幼儿进行创编,而让幼儿先画,有一个铺垫,再进行创编,我觉得非常适合幼儿的特点。

紧接着我又问:“这么美的池塘,白天除了小鸟和彩云来照相,还会有谁和谁来照相。晚上,又有谁和谁悄悄捉迷藏呢?”在教师的提醒下,大部分幼儿的画也完成了,我又要求幼儿用诗歌里的话说一说。又给了孩子一次讲述的空间,鼓励孩子用较连贯的语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表述不太清的孩子委婉的给以引导,用清楚规范的语句反馈给他。通过对部分幼儿创编讲述,幼儿有了一定的创编兴趣。最后再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完整的创编活动。

通过本节活动下来,我感觉语言活动是非常带有童趣的,不是那么的乏味。同时中我也渗透到了科学以及艺术领域,如科学领域中让家长配合活动进行观察:“水中的倒影”让幼儿验证推理的合理性;在朗读诗歌的时候也为诗歌配上了相应的音乐,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以及在创编活动中进行绘画,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等。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10

活动目标

1、学习单圈集体舞,能根据标志辨别顺时针方向。

2、喜欢集体舞的形式,感受集体舞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相关音乐、布置好的场地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小鸟喜欢在什么地方做窝?为什么?

2、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

(1)引导幼儿听出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并用拍手、拍肩等方式表现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

(2)启发幼儿说一说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3)幼儿用跟唱的方式熟悉歌曲。

3、学习单圈集体舞。

(1)借助地上的箭头标志,练习按顺时针方向做小鸟飞的动作。

(2)随音乐练习打招呼的动作。

幼儿站圈,随音乐自由表演小鸟的动作,在每一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停下,并用双手向老师摆手打招呼。

(3)幼师分别带好头饰,练习圈上的碎步动作、单腿跪地动作以及在“大叔”身边摆造型等。

(4)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集体舞。

教师评价:建议幼儿之间的相互配合等方便进行评价。

4、请2~3名幼儿共同站在圈内扮演大树,游戏继续。

活动反思

《小鸟落落》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虽有两段但有重复,唱起来轻松、明快。它向人们展示了爱鸟、爱自然的美好情感,不失为对幼儿进行自然生态和环境教育的好教材。歌曲一开始,就以活泼轻松的口吻欢迎小鸟落落,为什么呢?因为这儿的风景最好,这儿的人们最好。同时,在歌曲的最后,点明了“欢迎小鸟落落””的根本原因,因为“爱鸟爱在心窝”。

在活动开始,我以《小鸟》的故事作为导入,引导幼儿初次倾听歌曲,感受三拍子乐曲节奏,将幼儿带入音乐的意境中。提问幼儿对乐曲的初步印象激起幼儿的思考并再次聆听熟悉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然后,在幼儿谈论歌词的时候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减轻记忆歌词的压力。再在我层层递进的提问中不知不觉记住歌词。在学唱部分,听好一遍范唱后,我鼓励幼儿跟着伴奏练唱,让幼儿初步获得成功感,然后再次倾听并与自己演唱的作为比较,将有几处唱的不够好的地方加以纠正,再演唱。我重点指导了休止符的演唱。“请你们再看看图片,小鸟、小鸟后面要停顿,落落两个音要连贯。”并随即画上休止符和连线,加深幼儿记忆。

在教学时,我注意范唱要活泼、优美,歌曲中的休止符应唱得较轻巧跳跃,而其他不分则要连贯优美。幼儿在我的影响下,对于休止符演唱的较为准确。但也有不足之处,提问有待更为严谨,应引发幼儿去探讨和学习,在活动中应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11

活动目标:

1.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2.能用(轻、慢)和洪亮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母鸡孵蛋的音乐,鸡蛋三个,三种不同形象小鸡的图片

(棒棒鸡、打嗝鸡、害羞鸡)。笔。

2.铃鼓、丝巾每个小朋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母鸡孵蛋》歌曲旋律

师:今天母鸡要孵蛋了,我们来听听母鸡孵了几个蛋?

教师《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进场。

师:母鸡孵了几个蛋?

二、认识三个不同特征的小鸡宝宝,并能模仿各种形式小鸡的叫声。

师:你们看看母鸡的蛋都一样吗?

1.棒棒的小鸡——感受1/4小鸡的叫声,能用洪亮、有力的声音表现自信。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为什么?

(2)倾听棒棒小鸡的叫声,教师用简单图示表示,幼儿模仿。

(3)鼓励幼儿唱出有力的声音。

(4)想象自己是身体很棒的小鸡并演唱。

2.打嗝的小鸡——感应小节末拍节奏。

师:这只鸡喜欢打嗝,它的名字叫打嗝鸡。

(1)听出打嗝小鸡在小节末拍打嗝的规律,教师用笔画出打嗝鸡的叫声。

(2)幼儿学会在结尾处做打嗝动作。

(3)唱歌时对着别人打嗝礼貌吗?怎样能让别人听不到打嗝的声音?

(4)练习唱准小节末拍的休止符。

3.害羞的小鸡——用轻、慢的声音进行表现害羞。

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听听害羞鸡唱歌是什么样子的?

(1)用拖小尾巴的图示表示害羞鸡的慢。

(2)师:害羞鸡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是这么样的?他的声音呢?

(3)学习害羞鸡唱歌

4.集体歌唱,模仿三种小鸡的叫声。

师:这三只小鸡的叫声合起来是一首好听的歌呢,名字叫《母鸡孵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三、介绍铃鼓和丝巾的特点,用铃鼓和丝巾表现各种特征的小鸡叫声。

1.师:你们觉得丝巾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小鸡?铃鼓呢?

什么样的声音可以给棒棒鸡伴奏?

怎样给打嗝鸡伴奏?到了打嗝的地方可以怎么办?

怎样给害羞鸡伴奏?

2.借助乐器、道具表现歌曲《母鸡孵蛋》。

四、拓展经验

出示双胞胎小鸡

师:鸡妈妈除了孵出了那三只小鸡,还孵出了这对双胞胎小鸡。听听他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师范唱双胞胎小鸡的叫声。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12

教学目的:

1、培养幼儿创编的技能。

2、培养幼儿对艺术的表现力。

3、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音乐、花、塑料条

(一)开始部分

1、韵律活动《郊游》入场。

2、发声练习《欢乐颂》练习跳音与连音第一遍用“啦”和“呜”来唱,第二遍分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衬词。

(二)基本部分

1、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你们瞧:―――出示花束,“我们编个花篮把它装起来吧”引起幼儿编花篮的愿望。

2、播放《编花篮》的歌曲,幼儿手工操作-编织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花篮,感受编织的方法。

3、请幼儿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身体编织一个大花篮(分组进行)

4、创编舞蹈《编花篮》

(1)出示玩具花篮,请幼儿观察“支架”与“枝条”部分,启发幼儿在创编时将人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条,注意支架是固定的,应该站成什么队形,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枝条很长,怎样做可以表现枝条在支架间来回穿动?

(2)将幼儿分为三组,鼓励他们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创编动作,先边唱边编,教师巡回参与,再统一放音乐,三组一起来一次。

(3)请出其中的一组来将自己的创编成果进行展示音乐结束时,教师启发枝条和枝架应互相缠绕在一起,摆出最后的造型。

(4)创编丰富支架的动作:

A、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编、跳。

B、请一些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后面的舞蹈中可学习借鉴他们的动作)

活动反思

幼儿园孩子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教育学家马斯洛认为:“幼儿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最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过程”。

孩子们很喜欢编花篮的游戏,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锻炼了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培养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体育游戏作为幼儿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由于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它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教学手段,幼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真正做到使幼儿处在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中,随着意愿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13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学习儿歌。

2、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和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大鱼小鱼头饰、欢乐的音乐、节奏超强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感知

1、师:(播放静止图片)这是什么地方,蓝蓝的海水中游来了谁?(教师做鱼儿游的动作)

2、感知理解第一、二句。

(1)那么多小鱼儿在一起游泳,心情怎么样呢?(高兴,开心)

(2)出示大鱼图片。

(3)谁来了,大鱼会吃小鱼,怎么办呢?(幼儿讨论呢)

(4)请幼儿想办法。(团结起来,吓跑大鱼;抱在一起,不害怕;跑)

3、理解感知第三、四句。

(1)小鱼们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散开一溜)

(2)小鱼们高兴吗?说了一句什么话?(看你怎么捉)小鱼是用什么动作表示高兴的?(幼儿创编动作)教师小结。

二、欣赏学习师;我们来完整地听一遍儿歌。

师逐句示范,幼儿跟着老师朗诵儿歌。

三、游戏巩固

(1)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戴上头饰在一起快乐地跳舞。稍后播放节奏快的音乐,老师戴上大鱼头饰,做抓小鱼的动作,小鱼看见后,立即散开。音乐完,游戏结束。

(2)师幼共同念儿歌,学习小鱼游、跳舞等动作。当念到大鱼来了时,大鱼出场;念到散开一溜,小鱼散开。大鱼开始捉小鱼。

四、总结。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14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短短的的五句歌词,简单明了,却蕴含了数数,找朋友游戏、一问一答等多种教育内容。

活动开始,以孤单的小熊要找朋友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孩子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我在这里,我在这里”那种迫切想与小熊交朋友的心情充满了感动,可当我说小熊可能听不明白,我们再加一些动作时,孩子们更是想出了十几种方法与小熊打招呼,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学唱歌曲阶段,我发现幼儿在一二三四五六七这几个字的发音上带永康腔特严重,于是,我临时对三四五这几个字的发音进行了重点练习,效果甚好。经过教学,孩子们不但学会了演唱歌曲,还能用各种打招呼的动作按节奏跟朋友们一起跳舞,特别是最后一句歌词,我让孩子们互相拥抱,表示友好,孩子们更是体验到了同伴给予的热情和同伴一起学习的快乐。但上课时,我有一点疏忽,就是在进行最后一次邀请游戏时,有三个小朋友没请完,我就草草收场了,还说,没请到的小朋友我们下次再玩。可课后,赵汝怡小朋友哭得很伤心,说:“老师,小朋友为什么不请我呀,呜呜……”

我已关注到孩子还没全部参与完游戏,为什么要草草结束这堂课呢?我连忙向汝怡道歉,并自己打扮成小熊邀请她一起跳完整个舞蹈,虽然可汝怡笑了,可我反思,关注每一个幼儿,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是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做到的

幼儿园音乐活动反思15

一活动目标

1.尝试与朋友合作进行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2.运用已有经验,用兔跳、手腕转动等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在游戏时,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相互碰撞。

二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小兔和狼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倾听歌曲旋律,合拍地随音乐做拍手动作。教师:这段音乐说的是什么动物?让我们仔细地听听,边听边拍手。

(2)教师根据歌词内容讲述故事情节。

(3)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一遍。

(4)教师逐句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相应的动作。

2.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3.幼儿带上头饰,玩游戏“小兔和狼”。

(1)游戏的玩法及规则:一名幼儿或教师扮演狼,躲在场地边。其他幼儿扮演小兔,站在场地中间。音乐起,“小兔”边演唱歌曲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当唱到最后一句时,“小兔”要赶快蹲下不动,“狼”随音乐走到场地中间寻找还在动的兔子。如果“小兔”动了被狼捉到,就要停止游戏一次。

(2)教师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强调游戏规则。

四活动提示

1.教师可根据孩子的情况,将学唱歌曲和游戏分为两个活动进行。如将学唱歌曲单独列为一个活动,还可以加入多声部演唱的环节。

2.教师可结合小兔和狼的主题,带孩子玩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3.提请家长配合:给孩子讲相关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勇敢的小兔是怎样战胜大灰狼的?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