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歌作文汇编3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歌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什么歌作文汇编3篇

什么歌作文 篇1

自由的飞鸟啊,带我去看看这个世界吧!去聆听生的歌。——题记

自由,是什么?

它是周末的一个懒觉。一周的辛苦,四处奔波的劳累,起早贪黑,熬夜失眠,忙里忙外……都结束了。在没有任务的周末,一个自由的懒觉,比什么都舒服。无须在意几点了,不用在乎有谁找,只管沉寂自己,去做一个美好的梦,醒来时享受阳光,听听鸟鸣。心神早已轻松无负。

这是最平淡的自由。

我所向往的,是那真正任性而行的自由。

它是一场心之向往的旅行。

自由,是那山巅的雪。我会走到西藏,看布达拉宫的神圣辉宏。我将望见冰川无际,听旌旗翻卷,看云卷云舒。我将在雪域高原上,听见那诵经佛声,在圣洁的土地上,洗礼心灵。

自由,是那山间的溪。我会走进一座幽静的山林,去感受森林的气息。我将在清晨摘下露珠,傍晚采走霞光。也许,我会听见动物的歌,它们唱着溪流,吟着花朵,引我去那泠泠的溪边驻足。会有碎碎的阳光透在我的身上,沾染着泥土的芬芳。山间,没有喧嚣,但有歌。自由之歌,自由之诗。

这是我的自由。

但我不只求这些。

我要走遍我梦中的美景,去看长白的雪,西湖的柳,蜀地的月,大漠的沙……我要去看这个世界,去看海中的梦幻美景,去看异国的别样风情,去吃不同的美食特色,去听原野上的歌声……我会看遍这世界。

这才是自由。

一片叶子随风而落,那是叶的自由。

一场细雨湿了天地,那时雨的自由。

自由,是心上的歌。

生活需要规则,需要劳碌,也需要自由。

随风而舞,踏浪而歌。用自由去创造一切,为世界带来精彩,活自己,才叫自由。

生,需要紧张刻苦;活,需要自由恣意。

没有心灵的真正解放,何谈生活?

心之所向,我之彼方。

生活,需要自由。

生命,需要自由。

我,

绝不愿失去自由。

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热爱这个世界!

什么歌作文 篇2

唱给西湖的.赞歌

千年风起云涌,千年历史积淀,临安城因它而令人心驰神往。传说中的西湖之美,此刻在眼前一一清晰呈现。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盛夏的西湖,在黄昏夕阳的照耀下,在轻风的柔抚中,波光粼粼,荡漾起伏。踏过白堤断桥,但见花红柳绿,蝉鸣蝶舞,六月天亦有阳春三月之景,不禁想起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之景。

绕过白堤,踏上苏堤,雷峰夕照映入眼帘,似乎近在咫尺。三潭映月之景令我想起了青蛇、白蛇与法海决斗的故事。这便是西湖,风光迷人,充满着浪漫与神话。

为何提名曰“苏堤”“白堤”?只因纪念东坡、乐天二人。白、苏二人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便成这二堤。今日西湖之景,是劳动与智慧和天然的结晶,西湖唱响着劳动的赞歌。

除了千年流传的辉煌与美丽,历史也曾在这片水城留下疤痕。岳飞、于谦这两位少保的墓与祠都在这西湖的岸边。忠魂令人敬佩,而他们的死却都是冤屈而令人悲叹的。相传,这茫茫西湖之水也曾为于少保之冤而干涸。他们二人,一位“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另一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民族精神因他们而更加光辉灿烂。西湖之美景,也令宋朝官员们陶醉其中,所谓“晚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然而这偏安一隅的南宋,虽能一时幸免金人的追击,却最终没能逃脱元军的马蹄,令人深思。往日的荣华富贵,在铁骑之下灰飞烟灭。历史为杭州,更是为西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湖的历史赞歌,将永远徘徊在临安城的上空,并飘向更远的地方。

净慈寺的钟声阵阵,不知不觉已是傍晚了。听到这熟悉的钟声,我想起了曾经在这寺里修行的济公大师。“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从国清寺到灵隐的再到净慈寺,一路上打抱不平,扶危济困,看似疯癫却心藏大智,千古佳话在长江三角洲一带流传。西湖之畔,济公大师所到之处,令我向往与钦佩。

俏丽西湖,积淀深厚,才子佳人、民族英雄均在此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西湖的美景与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谱成一曲生动的赞歌,让她的名声远播世界。

什么歌作文 篇3

高考,是萦绕在中国人心中的“咒”(当然,这个“咒”不是诅咒的意思),或许是因为这是在我们人生中与社会的交易中“相对公平”的一次。经历过高考的人们直到现在能够记住的除了当年的分数线之外,对考题大都“选择忘记”,但是被推上社会舆论高点的确是“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是分数最高的一道题,它在考什么?

参加高考的大都是中学生,年龄层次和社会阅历都有限,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时间的河流里飘浮的故事没有太成熟的阐述。而且观察周遭事物的本质也比较困难,因为大多数中学生是在高中时段才开始接触到“哲学”,而所谓的“哲学”却只是一些辩证法,没有上升到思想的高度。这说明他们的感悟是受到局限的。这一道高分值的题,不过是为了考验答题者语言的流畅和思路的清晰以及表达的准确吧。或者他们也希望出现超出期望的事情发生。

对于这个问题不做深层次的讨论,而为什么高考作文虽然不限题材却将诗歌排除在外呢?

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在创作《蒲?呈?场返氖焙蛉从姓庋?奶寤帷?/p>

第一,诗歌的创作需要环境,也需要故事,更需要时间的酝酿。而高考作文题目在考试现场才能够揭晓,作为考生来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无法组织很好地组织情感,更没有太多时间进行结构、场景、艺术性等等诸多方面的组织安排。就是考生在如此紧张的答题时间内,不可能去思考人生和感知世界。

第二,许多的考试题目不适合写成诗歌。虽然许多题目也是有故事组成,但出题者的意图在于通过故事阐述某种议题或者得到某种结果,它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出题者希望考生来完成的。而诗歌最重要的不是分析和解决,而是深入剖析世界(故事),并将自己的思想和主观形态融合进这个故事中。所以在诗歌里我们得到的更多的是共鸣和感悟,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工具书)从这一方面上来将,如果将这些本就不是用来写诗的故事,写成了诗歌,可能会不伦不类,甚至词不达意。

第三,诗歌的创作是需要灵感和时间的,即使在高考的当时考生扑捉到了灵感,也不可能一挥而就。在120分钟的语文考试中,留给作文写作的时间不是太多,一首好诗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不断推敲和修改。甚至逐字逐句的斟酌才最终形成。这样的话考生为了追求诗歌创作,仓促间可能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而且还会出现诗歌跑题的显现,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第四,作文的评判标准可能也不利于高考时写诗歌,因为诗歌只有场景,最多的是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冲突,这样如果不细细品读的话很难理解其中表达的真实含义。可能一篇很好的诗歌由于只有有限的几分钟阅读时间,读者很难能够感觉出它的好来。这样会对考生来讲是不利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诗歌除外是可以理解的。

第五,诗歌是有前瞻性的,可能一篇诗歌没有得到谁的关注,等过了许多年忽然人们的心智洞开,这首诗便成为经典之作。而作为高考来讲,很难做到这一点。它更多的是关注当下,在当下的力量和感知下,考生能够调动的最大主观能动性。所以不是诗歌无法承载高考作文,而是高考作文无法真正体现诗歌的内涵。

从规则的角度上来讲,考生如果真的要在高考中“赌一把”,反其道而行之,没有什么不可。因为这本身就是个人意愿,而且高考也逐渐“不拘一格降人才”。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做出了这样的限制,如果要打破这个“规则”,一定要有“利器”,而这个“利器”不是那种“标新立异”的“独树一帜”,一定是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