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案鉴赏结构特点

  诗歌教案鉴赏结构特点

※1、把握诗歌所塑造的形象诗歌鉴赏是由感知文学形象开始的,然后才能进行审美判断,诗歌鉴赏教案一<爽>。

诗歌教案鉴赏结构特点

而文学形象又是由语言来塑造的,那么正确地感知诗歌的形象就必须从语言的理解与分析人手,通过对语言的感悟,经过形象思维,从形式到内涵,由感知到评判,也即是说要判定一个审美判断的正误,必须从分析语言条件(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等)开始,由表及里来判定。

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

但诗歌的形象,与散文、小说中的形象不完全是一回事。

诗歌的形象以景物为主,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

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

因而诗歌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泛化意义、讽喻意义,要注意理解。

诗歌的形象对语言的形象性要求很高。

我们不妨把语言中的词汇分为两类,一类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如“流水”“飞鸟”“白云”“青松”;另一类是不具形象性的词语,如“思想”“定律”“法则”等等。

诗歌中的形象一般越具体越好。

说食物,可写“红糕”“金馔”“肴核”,说房子,也要写成“白屋”“荆扉”“朱门”等等。

因为抽象、笼统的词语,在篇幅短小的诗歌中,一般难以成为审美的对象。

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主要有这么几类:事象。

即在诗歌中不直接地描景写物,而是直叙其事,或借助前人的作品或典故,使艺术形象蕴藏其后。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前一联中的“巴山夜雨”,是诗人写诗的当时之景,后一联的“巴山夜雨”则是诗人悬想日后与所念之人相遇之后的情景,其中蕴涵着浓郁的情思。

物象。

即是具体事物鲜明的形象或景象。

摹写物象不仅有外在的形似,更有内在的神似。

例如李白的《渡荆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一般来说,物象在作品中要与其他形式的形象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篇章,因为物象与直接陈述的事象比,表现情思总是还隔了一层,需要读者去揣摩、提炼。

故而以物象为主的作品就显得含蓄曲折,特别是那些带有某种思想寄托的作品更是如此。

意象。

事象与物象都溶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意,如果某种形象与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比如说到“明月”,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说到“清秋”,就与感伤、悲愁相联系,那么这里的“明月”、“清秋”,就成了一种具有特定意味的形象,这种含有特定意味的艺术形象,就是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一般不能独立运用,它要与事象、物象结合在一起组成篇章,而具有意象的作品往往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一)》: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的前三句在叙述中带出事象。

我们可以想像:在边关的军营中,战士们在秋日的夜晚,弹起琵琶跳起舞,以排遣心中的思乡之情,然而曲子弹了一曲曲,音乐的主题却总离不开《关山月》,这类表现思乡的调子,这就足以看出战士们思乡之情的深切了。

第三句一转,说这样的乡情实在是弹不完的,语意也似说不尽,第四句忽然宕开,以一轮秋月的“静”与撩乱心绪的“动”相呼应,将激越的情怀推向舒缓,是最佳意象的生动体现。

诗歌对艺术形象的处理与散文等叙事文学相比显然是不同的。

它通过事象、物象、意象的融合,创造出情、理、形、神四者统一的诗歌意境,并以此激活读者的想像和联想,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鉴赏诗歌,首先得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把握住了形象,就能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感情;就能理解诗歌所营造的'意境,就能体味诗中的相关哲理,就能对诗歌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诗歌作出合乎情理的鉴赏。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像、联想。

诗歌中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有:(1)铺陈手法。

多见于叙事诗中。

如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里用铺陈手法,直叙其事,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2)通过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教案《诗歌鉴赏教案一<爽>》。

如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上首诗是女方问,下首诗是男子答。

问者问后不待回答,又自我介绍,表现出急切的心情;答者的解释包含着歉意。

进一层想想,问答间又微露出彼此的欢悦之情。

诗人通过人物对话,就把人物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

再如李端的《拜新月》:“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古代有妇女拜月、倾听心曲的古老风俗。

诗中的这位少女,见月下阶便拜,急切切要将藏在内心深处的话对月诉说。

但只能月听到,所以只能“细语”了。

“细语人不闻”五个字,便刻画出她那颗激动的不安的心,显得多么生动传神。

(3)以个别来反映一般。

诗歌的形象有个体和群体之分。

优秀的诗歌,能透过独具特点的个性,显示出蕴含在内中的共性。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诗歌极写人世的沧桑巨变,对豪门权贵进行辛辣讽刺(这是一般)。

但它描绘的,却只是南京城中乌衣巷的一段景色,而且只着力地刻画了燕子这一细节(这是个别),巧妙地用燕子不识盛衰、不辨贵贱,仍在已经换了主人堂前筑巢,抒发了作者独具个性的感受(用个别来反映一般)。

(4)多侧面描写。

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中多侧面描写天门山:有高有低,错落有致;青山、碧水、蓝天、红日,还有耀眼的白帆,这几个景色,交相辉映,而且水是流动的,山却巍然不动,静的山屹立在动的波涛中,更加显示了自然景象的雄伟气势。

(5)多种感觉综合。

如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G乃一声山水绿。

”诗的第二句,写渔翁清早从清清的湘江汲起水来又点燃起江边的竹子,其中就包孕了手漾在绿水中的触觉、视觉意象和人处在烟火中的嗅觉、视觉形象。

诗的第四句,棹歌一声,青山顿时呈现出原貌——上半句是听觉感受,下半句则是视觉感受。

眼前的景色,似乎山更青了,水也更绿了,好像这山水之美恰是刚才那“?G乃一声”从仙境召唤降落到人间来的。

多种感觉综合的形象描写,把人们带到一种飘逸超然得带点神秘味道的审美境界之中。

(6)背景氛围的交代。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描写人物形象之前,先写了赤壁的奇伟壮丽:“乱石穿空”,是仰视所见山峰的奇峭高峻;“惊涛拍岸”,是俯视所见水势的激扬奔涌;“卷起千堆雪”,是目光平视、放眼远望所见波涛澎湃、浪花翻卷的景象。

最后概括于“江山如画”四字中,正是在这样的雄奇壮美的氛围色调中,英雄人物出场了。

这里的背景描写,显然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掌握以上诗歌中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对分析鉴赏诗歌形象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