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味道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上海的味道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的味道作文

上海的味道作文1

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我们从课本上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程,从电视报纸上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华,我们也切身体会着这座城市的快节奏??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街上留下匆匆而过的足迹,然后费力将自己揉进涌动的人流,我突然发现,自己竟未曾真正认真品味过这座城市。 走进上海小笼包

第一次让上海印象刻进脑海的,是偶然漫步在衡山路附近。我不大记路名,只记得兜兜转转间晃过了很多小路街巷,被梧桐叶覆盖了的街道有零星阳光于树叶间洒落。街的两边稀疏伫立着饱经沧桑的洋房别墅,极具艺术气息。我一直以为那是最富有上海味道的地方。午后暖暖的风拂过脸颊,会有一种法国乡村或是伦敦街区的浪漫味道。可当我终耐不住钦羡,踮着脚尖探头从别墅靠街的窗口向内张望时,看见的却是破旧的布料和厚重的灰尘。

我不知道这象征着什么,只觉有一种悲凉,或许曾经的繁华荣光于时间历史沉淀下的只剩衰败破落。上海夹在古朴与摩登之间,不免显得有些尴尬。 走进上海小笼包

近些年来回忆上海味道的文章很多,关于弄堂、邻里间真挚的问候声以及下午孩子们玩乐的嬉笑声,在老城区我记忆的最初五六年也还是有的,不同的是锣鼓声变成了电喇叭,唱着的是“居民同志们晚上好??”再后来,几平米的亭子间不见了,一期比一期昂贵的住宅区推出了,路边的油条大饼不见了,一家家西式糕点店出现了??

曾经隔着一条马路便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已经过去,再没有穿着拖鞋出来买瓜子的`女人,或许老上海的种种文化和风情零落稀散了。

可有一点上海没有变——没有夜晚。曾经,上流淑女名媛出入的是百乐门,现在最闻名的夜景是陆家嘴、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豫园??它们没有失去上海的味道,只是将浓烈的商业味发挥到了极致。

如果说拥有江南水乡气韵的上海味道像一坛醇酒,那在一次次拆迁改造、与世界同步的过程中,上海褪去了古朴,将酒香散去。将酒味大众化,添加各式各样的调味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必然。当初的醇已然过去,留下的是对曾经浓浓醇香回忆并调出更美味的酒,还是无止无休地改造接纳成就最后的酒糟,全看上海人自己了。

上海的味道作文2

远处慵懒的炊烟生起,淡薄的日光散满青石板路,寂静又无声的空气萦绕在我身旁。

我站在尚未逝去的石库门旁,久久望着面前的石库门,幽幽的感觉涌上心头。那是灰白色的粉墙,中间夹杂着些许棕色,朝阳的金光为墙面抹上了一道鲜艳。门是通体一色的,深棕色的门上挂着几滴清晨的雨露。微微生锈的铜环颜色暗淡不少,显示着岁月的痕迹。旁边有两根凸出来的柱子,中西合璧,往门上方瞧一眼,那是个半圆的弧,下面雕刻着朵金花,高贵又冷淡,花纹像波浪般涌起。走进了,深吸口气,清新的空气伴着股老弄堂的味儿,一瞬间贯满全身。复古的味道,幽幽的,难以令我忘却。

弄堂里比不得旧时得闹忙,日渐渐升到正空,光撒落在身旁幽静小道上,一处明,一处暗。我踩过青石板,风拂过脸庞,清脆的风铃声响着,顽童嬉戏打闹着,伴着脚下吱吱呀呀地响,倒是一章专属于弄堂的交响。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嘎嘣吹糖人”远处隐隐约约一阵吆喝。走得近了,糖人师傅的手滴溜溜得转,只见他取出一块糖稀,用食指蘸上少量淀粉压成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到一定细度时,他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根细管,他立即嘴巴鼓气,给糖稀造型,一扯,一顿,一捏,活灵活现的动物尽收眼底。一个糖人,一个故事,孩子们手里攥紧了糖人,凭借想象嘻嘻哈哈哈地讲个不停,边讲边跑,跑得很远很远我尝了几口,鼻尖存下了股浓浓地糖浆味儿。“叮叮叮”,自行车缓缓骑着,擦肩而过,风中带了股甜甜的美好味道,塞满我的脑海。

慢慢走,带着糖人来到田子坊。熙熙攘攘的人群流动,四周梧桐树挺立。香气的首饰,确实如此复古,家家小店花香四溢,一件件旧家具摆放其中,而这一间间店铺却又不失繁华的感觉。暖黄的阳光,飞鸟和蝉奏起音乐,各家放着轻缓的曲儿,沐浴着阳光,穿梭在现代与古朴之间。放眼望去,甚是眼花缭乱,眼里的古灰色变成了一副生机勃勃、五彩斑斓的`神秘色彩。旁边的高楼大厦,空气里飘过一股热闹的味儿,老上海的味道里夹杂了现代的气息。

上海的石库门,浓浓的复古味;上海的糖人,淡淡的香甜味儿;上海的田子坊,热闹的市井味儿。上海的味道许是在弄堂里,许是在高楼间,许是复古的,许是现代的。总之,一切都是美好的味道,因为这味道,上海这座城市变得魅力四射。

上海的味道作文3

城市像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浩瀚广袤的地球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城市的记忆如同每年的落叶,层层叠叠,发酵化合,滋养着我们的城市人文。印象中的上海是霓虹灯闪夜未央的繁华世界。年代感十足的《夜上海》,带着百年记忆走来的“和平饭店”,腰肢摇曳、性感风韵的旗袍女子,仿佛时光逆转,将我们带回那个记忆中的上海。车水马龙,歌舞升平,铺陈着十里洋场的热闹与喧嚣,讲述着轰烈动荡的上海传奇,散发着浓烈的上海味道。

摩登与怀旧:华丽复古外衣的味道

上海这座城市,古老怀旧又时尚前卫。黄浦江就像是新旧世界的临界点,新上海急速发展,老上海韵味犹存。黄浦江畔,对岸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现代建筑俨然成为今天上海的地标景观。浦江西面,则是古典复兴时的旧上海建筑群。隔着黄浦江,一面高楼林立、朝气澎湃;一面古旧厚重,暮气十足。老式的西洋建筑与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上海。

提到上海,多数人的记忆还停留在诸多女作家笔下形容的弄堂里,鳞次栉比、林林总总,性感的弄堂。石库门、田子坊弄堂是上海弄堂里最有象征性的一种。要是来了上海而不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才是遗憾。走在上海街头,总会被一抹浓郁的梧桐绿色所笼罩。作为行道树,它在大街小巷像哨兵一样站着。年复一年。老房子拆了,道路宽了,而它依然站着。这梧桐树经历了上海的沧桑,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在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中,露出了一抹绿色,成为上海的标识。

走进上海人的弄堂,才算是走近了上海的生活。若隐若现的音乐,不知哪家飘来的饭香,底楼拉着麻绳晒出来的被子,新洗的衣服飘在风里,时有清新扑鼻。偶见穿着拖鞋睡衣的女人出来买菜,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如果去跟老大爷搭话,他会兴奋地讲些当年的故事给你听。

去过上海的弄堂,再去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得懂更多东西。因为上海的弄堂是整个上海最真实的地方,人们实在地生活在这儿,是上海最真实的味道。

上海的味道作文4

过年时,连续数顿大鱼大肉,味蕾似乎有些麻木了。中式的、西式的、日式的交替着往肚子里塞,肚子是填饱了,舌尖却总是觉得缺了些什么。我便来到王家沙,寻一份清淡的上海味道。

排了许久的队又等了许久,才等来了一小碗热腾腾的酒酿圆子。等我迫不及待夹起一个吞入腹中,却莫名地有些失望:甜,自然是极甜的,只是压根没有酒酿的香味;小圆子不够糯,最里面还没有煮透,实在是无从欣赏。

王家沙也不过如此,那么有生之年我恐怕再品尝不到童年时吃的正宗的酒酿圆子了……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浓稠的汤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白白胖胖的小圆子挤挤挨挨在白瓷碗中。我往往一勺铲起五六个,一起送进唇齿间。那QQ的糯米和酸甜的酒酿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吃第二口。于是,一大碗下肚却只在须臾,也是常有的事。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特色在于上面的几点桂花,带着秋天的香味。小时候,坐在小院里那棵老桂树下吃酒酿圆子,闻着桂花,越闻越香,不禁产生“吃桂花”的想法。于是,趁着外祖母不注意,抱住树干猛摇几下,那桂花便纷纷扬扬落在白瓷碗里,吃了几口才感觉桂花并不甜。不像经过外祖母特殊酿制的桂花那般香甜。但倘若被外祖母撞见我“偷”桂花,便要被大惊小怪地说教几句,然而,我却总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傻笑!日子,便在傻笑声中一天天过去……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最难忘的还在于其制作过程。不同于现在超市里的'袋装半成品,童年时的酒酿圆子,可是纯手工的!从磨糯米到搓糯米团,都是外祖母亲手做的。常常,她一边制作圆子,一边给我讲故事。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连同我那童话般美好的童年,似乎一同被揉进一个个糯米团子中。煮圆子时,我坐在小木板凳上,看小圆子在水中沸腾、翻滚,耳边则悠悠回荡着外祖母的故事。袅袅轻烟飘渺在锅沿,模糊了外祖母脸上的皱纹。我深吸一口气,满屋的清香温暖。

小时候吃酒酿圆子,一定要等腹中实在塞不下才停;小时候吃酒酿圆子竟会做出“吃桂花”的傻事;小时候……

寻一份上海的味道,寻一份心底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