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如何混的总结

第一道关:人际关系关

职场新人如何混的总结

作为职场新人,处理职场人际关系是最大的软肋。对此,入职才一个月的小由深有感触。由于本部门的位子不够,她的座位被安排在其他部门,办公室里小小的格子间阻断了她和周围同事的交流。“作为一个新人,总是觉得少说少错,所以不敢主动去结识别人。原来的老员工又感觉没有必要去认识新人,这就出现了难以破冰的局面。”

“上班半个月,我和同事的交谈平均每天两句,分别是‘早上好’和 ‘再见’。”职场新人小颜前不久在校园论坛上发帖自嘲。小颜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型国企的企宣部门,整个部门一共六个同事,年龄都比他大十几岁,谈论话题多为股市涨跌、子女教育,小颜都插不上话,认为同事们“没什么水平只知道瞎扯”。每到午饭时间,他就拿出饭盒闷头吃或者叫外卖,同事们则结伴到楼下的小饭馆轮流买单吃饭。不过这几天,小颜的境况改善了不少。原来,一位师姐在他的“抱怨帖”下回复:“和同事一起吃饭是融入团体的捷径!”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小颜开始一起和同事去小饭馆。没想到,此举收效甚好,同事们开始在工作上关照小颜,一位中年同事告诉小颜,之前同事们都觉得小颜“太清高”,但一起吃过几顿饭后,距离感很快就消除了。

提醒:人际关系关可能是有些职场新人最难跨过的“坎”,尤其是复杂的办公室政治或人事斗争,常常令职场新人疲惫不堪,那么职场新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什么?新人最不该做的,则是两头倒的“墙头草”和拍马屁的“狗尾巴草”。“两头倒”容易变成办公室斗争的“炮灰”,“拍马屁”短期内或许能占到便宜,但时间久了,会让大家看不起你的人品。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建议,职场新人应端正自我认知,诚心向同事请教,踏实提高业务能力,友善待人,适度表达对周围人的赞美,但要拿捏好分寸,不可谄媚,更没必要卷入办公室斗争。

第二道关:心理关

小许是一所重点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应聘成为一家500强欧企的人事助理。由于专业不对口,她在工作中反应不及同批的另两个新人灵敏。“我做的报表十有八九被退回来重做,现在每次交报表给领导前都要做十分钟心理准备!”小许在校园BBS上发帖诉苦,她在工作中越来越战战兢兢:上司无意朝她所在的角落瞥一眼,她就感到上司在瞪她;开会时上司要求大家加强工作积极性,她就认为是在批评自己不努力……“我现在看到上司就像看到债主,焦虑死了。”小许说道。小许的帖子引来不少已毕业多年的校友回复和鼓励,“没事的,我刚工作时也怕上司,后来发现她人其实特别好”……小许告诉记者,她听从师兄师姐的建议,壮着胆子向上司请教了几回,业务能力逐渐提升,与上司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提醒:从象牙塔到职场,“怕领导”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职场新人最普遍的症状。面对陌生的、尤其是要求高效的环境,业务不熟练的新人往往会紧张,并把这种紧张投射到领导身上,表现得过于谨小慎微。有时职场新人反映,员工与老板犹如天敌,很难相处。面对这种状况,“职场菜鸟”们先要调整心态,意识到级别虽有差别,但人格平等,领导也是普通人,并应尽快提高业务水平。与领导相处,首先一定是要尊重领导,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其次,根据领导不同风格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最后,坦诚相待、主动沟通、把握尺度。

第三道关:工作关

外企部门主管刘小姐向记者讲述了两个职场新人的经历:“我们部门来了两个新人,其中一个名校毕业的新人透着一股聪明劲,开始比较吸引我的注意力,我就有意给他锻炼一下。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此人不踏实,虽然口才很好,但一碰到烦琐的事就往后躲,最大的毛病是懒,几次考核后就被淘汰了。而另外一个非名校毕业的新人,看起来笨笨的,后来发现他很勤奋,很快适应了环境,结果在我们那里发展得最好。所以,在我看来,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勤快点总没有错,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又懒惰。”

提醒:对于一些别人都推脱不干的事,职场新人能主动要求接过来做,比较容易融入同事圈中,得到领导或者同事的赏识。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向上司或同事展示自己学识或能力的机会,尽管单位开始不会对新人委以重任,往往让他们做一些比较琐碎的杂事、小事。但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逐渐取得上司和同事们的好感与信任。

职场新人初入职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即了解“我该做什么”,其实就是要了解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接下来,就是“怎么做”、“怎么做好”的问题。第一,必须要积极主动;第二,要树立目标;第三,重要事情先做。一个职业人士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零零碎碎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分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养成一种习惯,重要的先做。

企业看中的是一个员工的职业素质。职场新人要提高职业素质一是要迅速学会相关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比如接受工作要问清职责和目标、请示工作要说备选方案、实施工作讲求效果、汇报工作直接说结果;二是要避免一些职场禁忌,如眼高手低、工作懒惰拖沓、上班打游戏或煲电话粥等。

签订劳动合同须知

职场新人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查明必备条款

1、了解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以防止日后用人单位不合理地调岗和变更工作地点。

3、了解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确保自己定额内及定额外的劳动均可获得法定休假。

4、了解劳动报酬及社会保险,防止日后在劳动报酬、休假工资、经济补偿金基数计算等方面,陷入举证不利的境地。

5、了解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对已有或潜在人身危险及风险有足够认识。

6、了解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熟知劳动纪律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何谓“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均未作出具体规定和细化,而是要求用人单位在企业规章制度中加以明确和界定。因此,不同的用人单位对“严重违纪”的界定多多少少会存在不同,尤其是一些特殊行业或企业,往往对内部员工存在一些特殊的行业或企业要求。因此,职场新人进入新单位前,首先应对其纪律要求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很多劳动者对《劳动合同》以及相关附件的签署较为程序化,只履行程序,不知晓内容之后,莫名其妙即背负上了“违纪”之名,极为被动。

职场新人如何做到自我提升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君而从” 刚入社会的人总喜欢把自己比作是千里马,是良禽,但也需要伯乐,需要好的栖息场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怎么建立自己的一个职业平台,如何在涉世之初少走弯路,而有一个好的开端,开始一番成功的事业呢?

一、自知之明,认清自己

很多人经为自己有了学历或文凭,或者读了几本书,或者掌握了一些技能,便过高地估计了自己。正像我们的父辈常说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干什么都觉得自己很委屈,而在企业看来却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因而就很难找到适当的位置发挥自己现有的才能。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说得就是要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能力、正确分析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步骤,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修正,这样才能逐步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二、祸从口出,妄议他人

”静坐常思己之过,闲谈莫论他人是非,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这也是自己的做人原则。我总认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同时我感觉得没有必要为了所谓“团队建设的感情投资,而每天下班后和那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这可能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中间往往会把议论同事、朋友当作话题。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我们自己的人格。用这些所谓的交际时间,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也许是最好的修身之道。

三、灵活处理,抓住机遇

人生职业走向设计法则职业定位简单讲就是认准选好了这块地方,认为底下有水,坚持挖下去。有许多人是在一个地方久掘无水仍在那里”愚公移山;而有许多人选了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刚刚有点湿润就迫不急待的另选地方;结果都难以找到如意的甘泉。所谓跳槽,就是这挖一个坑那挖一个坑,最后只有挖到职业的坟坑。一个人不论是创业还是打工,都要从零开始,脚踏实地的努力把事情办好。但是,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个人的才华已经无法得到施展的情况下,也需要“人挪活、树挪死,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就如买股票一样,既不能盲目地“追涨杀跌,”这山望着那山高,也不能“撞到南墙不回头,进入了”下降通道还舍不得“割肉,这将会耽误很多的良机,关键的时候,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现代讲的是”抓住机遇,而机遇往往是机会和能力的有机结合,通常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四、立足眼前,定位长远

人要发展,首先需要生存。如果眼前已经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而妄谈今后的发展大计,无疑都是空的。但是,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而忘记自己的发展目标和长远利益,同样也会影响一个人才能的施展和发挥。职场新人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资历、经验、年龄、所从事行当在职场上的竞争态势等来分析自身目前的价值,这是确立个人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所以,人既要脚踏实地的解决生存问题,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也要能够及时感知经济大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分析所在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发展态势,从而对自身发展做出调整,在变化中寻找机会,趋利避害,从而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最大限度的体现人生价值。

五、放开思想,主动出击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和纷繁的社会的新人,大都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带着各自的理想和抱负,很多人的思想非常活跃,能想了许多这样或那样的“计划和”点子,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实施起来,却又是前怕狼、后怕虎。想创业时怕失败、想投资时怕赔钱、想发展时怕竞争、想应聘时怕老板、想在一个企业熬下去怕前景不佳、想跳槽时又怕得不偿失。若是有这种”喝凉水怕塞牙,放屁怕砸脚后跟的心态,即便是很有才华也难以得到施展和发挥。而如果天天蹲在卧龙岗等着有人像刘备那样人来“三顾茅庐,不能说这种机会绝对没有,但也无疑于”守株待兔。因为刘备“三顾茅庐毕竟还有水镜先生的推荐和徐庶”走马荐诸葛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