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参考

1城市绿地的功能

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参考

1.1 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1)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城市环境恶化加剧,要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空间,不仅要求我们要减少各种污染,更要求我们重视城市绿地建设,让绿色植物充分发挥其净化空气、水体、土壤,调节气候,降低噪音等功能。

(2)有利于城市防灾: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这让防灾减灾在城市建设中凸显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防火防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城市绿地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3)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必然要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的同时为其他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

1.2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中华建设》《财经界》等杂志先发表、后付费! 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

(1)增加城市景观的经济效益:如可以可开发观光旅游景区,许多地区正是依托当地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

(2)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试环境:城市绿地可以为人们提供日常休闲的活动场所,一些郊区森林等地常常是人们进行休假疗养的首选地。

1.3城市绿地的美化功能

(1)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以绿色植物为建筑群衬托,使之更具魅力的例子很多,如,青岛海滨红瓦黄墙的建筑群,高地散落在山丘上,隐在绿从中,形成了优美的城市风景线;再如上海外滩建筑群,绿色景观环绕建筑群,显示出勃勃生机。

(2)美化市容。

(3)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

(4)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增加城市景观的美学效果。

2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目标导向

(1)沟通中心城区绿地和市域绿地,弥补了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市域绿地系统跨度过大的缺陷,在两者之间起到了过渡、联系的作用。

(2)深化与细化对城市规划区“四区”绿地的管控,保障城市规划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健康的有序发展。

(3)有效保护与管控城市规划区内对未来城市结构布局起到关键性引导作用的生态保障区与敏感区绿地,防止城市连片发展,避免城市无序蔓延。

(4)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串联各类郊野公园与各种游憩廊道,综合开展各类郊野游憩活动,弥补中心城区的不足。

3城市绿地规划与布局的原则

3.1依山就水,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已有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在滨水地带进行高密度绿化,建设开敞式的滨水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理想的近水、近地和近绿空间。 在破碎地形和不宜建筑的地段,布置绿地,既可充分利用自然,节约优质用地,又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构成丰富多彩的绿地空间。 北方风沙较大的城市,绿地应着重防风沙和水土保持的功效,由于绿化成本高,绿地指标也不能定得太高。 南方城市夏季湿热,绿地应以遮阳、降温功效为主,由于绿化成本较低,绿地指标可定得高些。 风景旅游城市应加大投入,做好规划,将名胜古迹等历史文化遗产和河湖山川等自然风景有机结合,形成独具魅力与个性的城市绿地系统。

3.2点线面结合,均衡布局

点状绿地,指城市中的小块绿地,包括小区公园、街心花园、立交桥头绿地、交通环岛绿地、屋顶花园、广场绿地等,它投资少,建设快,散布城区,布局均衡,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所能享受到的最佳绿地形式。 线状绿地,指城市中沿交通线路如铁路、公路两侧以及旧城墙、河湖海岸形成的狭长带状绿地。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线状绿化的卫生防护功能、装点美化功能很强,是城市的门面。沿河、沿湖、沿海等滨水地带的绿化条件最好,观光游览的功效突出,是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的最佳场所。面状绿地,指城市中的大型专用绿地、各类公园和风景旅游区,是城市园林部门投资兴建的专业化的'园林绿地。面状绿地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绿化设计标准高,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结合紧密,人文景观也很丰富。 无论是点状绿地,还是线状绿地,都应做到均衡布局,使每个城市居民都能很方便地观赏、享用到绿地。做到点、线、面结合,形成一个城市绿地系统。

3.3公共绿地为主,专用绿地为辅

专用绿地指隶属于各个企事业单位的绿地,由企业投资建设与管理,主要用于企业内部庭院的装点和职工的休憩场所。但发挥着与其他类型绿地同等重要的作用。应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大型企事业单位,建设专用绿地,将绿地建设作为改善企业内部环境、塑造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向社会开放。 公共绿地,包括道路广场绿地、街道庭院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公园绿地等,是社会性的绿地,是城市绿地的主体。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核心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一些城市的标识。城市公共绿地建设,要把区级、居住区级和街区绿地建设放在首位,如各类邻里花园、街心花园、居住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区级公园等。

3.4与城市总体布局保持一致

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布局,应与城市总体布局保持一致。如沿城市外围的环城公路建设控制性绿环绿带;在大型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建设卫生防护绿带;在城市郊区或各子城区之间布置大型自然风景区;在市中心人口密度高、人流车流集中地区,建设拥有一定面积的街心公园和广场绿地等等。

4规划布局对策与规划手段

4.1二优保

强化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区的边界与提级安排,依法分类分级优先保护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区。

4.2三自律

(1)“城市环境自律”:加强城市内部绿地系统建设,减轻城市对区域生态的副效应。

(2)“乡村环境自律”:加强农业生产区的管理,培育农游结合型农园区,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3)“景观资源区环境自律”:加强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区的建设管理,杜绝对资源的建设性破坏。

4.3四廊建

重点保护与建构“蓝、山、紫、游”4类生态与游憩廊道。

4.4五区通

重点保护与建构“城域、城城、城乡、城景、景景”5类地区绿色连通廊道。即“城市与区域、城市与城镇、城镇与乡村、城市与景观区、景观区与景观区”间的廊道。

4.5网状构

采用绿道修复与重构手法,优化配置绿道结构,并使绿道网络化,满足动植物迁移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求,达到培育多样性物种和营造丰富景观的目的。

4.6绿产化

在强调严格保护并不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系统为代价的前提下,依托各类“绿色生态工程”,活用与绿色利用生态与景观资源区,构建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绿色旅游服务体系及绿色产业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