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块教学团队建设经验

教育是一群人才能做成的事业,单打独斗难成教育的大事。抱团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智慧选择。迈克尔·乔丹曾经说过:“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而团队的伟大,正在于让每一个伙伴都变得更加优秀。

语文组块教学团队建设经验

  一 、为一大事而来

一群人走到一起来,为的是一起来做点事,做点对孩子、对教育、对语文有意义的事。百年语文,十年教改,沉疴依旧。教得累,学得苦,所得差强人意,以致给人“教和不教一个样”、“学和不学没两样”的错觉。作为语文教师,每一个人的肩头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何把更多人的这份责任凝聚成一个团队的共同愿景和历史担当?乔布斯为时任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加入苹果团队,只问了一句话:“你想用卖糖水来度过余生,还是想要一个机会来改变世界?”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群人,一心就能走出一条路,一条语文教学的科学之路,一条改变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这是一件值得一群人做一辈子的大事。为一大事而来,团队才有持久的凝聚力和不懈的战斗力。

于是,我们常常追问: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从中寻找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自己来重新定义:语文教学培养的是“理解与运用语言的人”,而不是“研究与谈论语言的人”;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言语能力;言语能力的内因是言语智能;言语智能是言语智力的实践外化,即言语智慧技能。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正在于此!“为言语智能而教”成为我们的教学主张。

由此,我们层层探究: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在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的秘密在于言意的转换规律;言意转换的规律在于言意联系的发现、掌握与重构;学会联系就能实现言意之间的自觉转换,便能生成言语的智慧技能。语文组块教学的基本要义正在于此!“联结性学习、板块式课程、统整型实践”成为我们组块教学的实施路径,建设以言语交际功能为主线的语文组块课程,成为组块教学团队的核心目标和矢志追求。

组块教学始于1997年,最初是我一个人的执着,留下的仅仅是几个不深不浅的脚印。一群人、一个团队的执着,留下的就是一条清晰可见的教改之路。2009年,组块教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之后相继成立了组块教学研究联盟、组块教学研究所等专业团队,仅核心团队就有30多人。从单篇教学到群文教学,从单学科内容的纵向建构到多学科内容的'横向融合,从着力于组块教学方法的运用到着力于联结性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致力于教学内容的重组到致力于语文课程的建设,从备课方式的变革到教研方式的转型,进而到语文教师发展的专业转向……都来自于团队的实践智慧。2012年,组块教学课题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是当年基础教育界两项课题之一,足见其研究的价值;2013年,组块教学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做得成这么多的事,更无法实现如此巨大的改变。我们坚信,组块教学必将带来语文教学的深层变革。一个团队,唯有看到这样的前景,唯有具备这样的胸怀,才能紧紧地抱成一团。

  二 、一起快乐做事

做事并不难,难的是做得专业;做得专业也不太难,难的是做得快乐。做得快乐,才能做得长久。团队的魅力就在于一群人做事的快乐,那种伙伴之间竭诚互助、共克难关、共享成功的积极体验,是最大的内在动力。

1.分享彼此的经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这是团队最为珍贵的财富。我们彼此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其间我们通过深度分析与理性归纳,从成功或失败中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教学规律。经验的分享与提升,让团队中的每一个教师都成了研究者,都成了专业的支持者。

2.共读教育名家。语文教学要做成大事,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远,看得透,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孤陋寡闻、闭门造车,难免辛苦劳作却仍在重复前人早已完成的探索。现代语文教育涌现了众多名家大师,叶圣陶、夏?D尊、朱自清乃至吕叔湘、张志公等,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我们共读语文教育大家的专著,汲取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作出我们自己的解读。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读出了三层含义:教为孩子学会学;导是最贴切的教;教是最有效的学。“教材是个例子”,我们也读出了三个共识:尊重教材,用教材教语文;改造教材,重组语文内容;创编教材,教自己的语文。读名家的书,想自家的事。这样的共读,催生的是我们自己的思想。

3.一课三磨。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课堂,我们将组块教学的理念带进课堂,在实践运用中磨合创生,提出了“一课三磨”,即一个人将一篇课文,在不同的班级上三次,每一次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一磨,重在文本解读,确定教学内容,精简教学目标,让课堂变得更纯净;二磨,重在教学活动的创意设计和艺术整合,并选择与之适切的教学方式方法,让课堂变得更有效;三磨,重在教学过程的调控和生成,磨练及时应对的教学机智,让课堂变得更灵动。每一次磨课,团队伙伴都从不同的观察视角,提出改进的意见和重构的思路,时时带来新鲜与惊喜。磨课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充满了成长的快乐。之后,我们又尝试了三人教一课,同题异构;一课三教时,让教学更有推进感;一课三学段,厘清学段界限。一课三磨,带来的是课堂的变化,更是我们思想的变革。

4.和专家面对面。在教学研究中,总有一些我们想不到或者想得到但做不成的事。重要的不是我们做不成什么,而是我们还认识谁。组块教学团队邀请众多的教育教学专家,和我们面对面地交流、对话,杨九俊、成尚荣、彭钢、王荣生等教育专家,对组块教学课例的深度评析和理论的整体建构,给予了我们全新的思考。

  三 、让伙伴更优秀

伟大的团队,总能让即使平凡的队员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组块教学团队在共事成事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个的发展平台,提供了一次次的锻炼机遇,成就了每一个人,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伙伴都变得更加优秀。

1.让自己长成一棵大树。作为团队的领衔人,我深知“水涨船高”的道理,也深知“海阔心无界、山高人为峰”的哲理。做强自己,让自己长成一棵大树,才能更好地引领团队。我始终扎根教学一线,将理论建构和实践创造融为一体,不断推陈出新。凡是老师感到难教的课文,我都作为课题来研究,发现并建构适宜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教学设计,发现普适的教学原理,并现场教学展示、讲解示范。每一个教学范例,都力求简单实用,便教利学;每一个教学理念,都力求简洁明了,学以致用,用即有效。由此,我的语文课为广大语文教师所借鉴、模仿,被称为最接地气的语文课。

2.让伙伴变得更加优秀。教学是一种创造,是人的一种内生力量的创造。同是组块教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有不同的风格。“似我者死,学我者生”,团队研究的意义在于“求同存异”,保持每个人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在于“成人”。我们期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听得到不同的声音,看得到不同的风格,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千人一面,不是成为组块教学刻印出来的“模子”。沈玉芬老师从联结性学习出发,建构了自己的“关联教学”理论;王晓奕老师从教与学的关系出发,提出了“适性教学”主张;徐国荣老师积极践行“言语形式教学”;金洁萍老师着力“儿童作文”……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每一个人成长的足迹,变得更加优秀而自信。

3.让更多的人自觉追随。参加语文名师工作室、名师共同体、组块教学研究所等团队的教师,毕竟有限。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参加组块教学实践研究,是我们的共同心愿。2004年起,我们在广西桂林象山区建立了组块教学联盟,先后有崇善小学、平山小学、回民小学及宁远小学加入联盟,两百多名语文教师成为团队的研究伙伴;2013年,江阴市成立组块教学研究工作站,有20多位骨干教师组成了新的研究团队;我们还通过网络,吸纳众多的语文教师一起研究、一起实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雪花膏”。2013年,组块教学研究成果集结出版:《为言语智能而教》、《现在开始上课》、《做大写的教师》、《薛法根教语文》。真正的团队伙伴,即使从未见面,也会默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