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中西文化差异和英汉习语翻译

摘要:同一句话,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反映有时是不同的,甚至会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是说话双方没有真正了解对方的文化,因此,完全有必要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研究。习语是各国文化的精髓,反映各国的风俗习惯,他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充分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因此,本文从最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习语着手,论述习语在下述各方面中所反应的中西文化差异,即地理环境,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心理文化的差异探讨英汉习语汉译及翻译。

浅析从中西文化差异和英汉习语翻译

关键词: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

引言

语言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他们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是语言放映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什么叫文化?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复杂体,它包括了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幽默、含蓄,或典雅、严肃,不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而且言简意赅,给人一种美得享受。然而由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历史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别,英汉习语承载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文化特色,它们与其文化传统紧密相连,融为一体。

1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1.1 生存环境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的迥异,英语和汉语存在着许多反映其地理环境特点的习语。由于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英国是个岛国),其渔业和航海业在英国经济生活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在英语的习语中就大量出现了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如:like a fish out of water.比喻“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自在”;burn one’s boats.比喻“破釜沉舟,自断退路”;all at sea.表示“不知所措”的意思。而中国的地理环境与其相差甚大,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所以在汉语的习语中与农产品相关的居多。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斩草除根”、“瓜熟蒂落”等等。

1.2 宗教信仰的文化差异 宗教在各国民族的发展中礼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信仰的是佛教,而西方人信仰的是基督教。因此,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在中西方习语中也各不相同。在英美国家,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在习语中也能体现出来,如:Go to hell.“下地狱去。”也有: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地帮助自助的人。”在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一些来自佛教或与佛教有关的习语随着汉语的出现随之出现,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五体投地;闲时不烧香;回头是岸;顶礼膜拜......

1.3 习俗差异 英汉系数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一些动物在中西方家庭的地位天壤之别。最典型的莫过于狗。狗在中国人眼中(传统的中国人)是一种卑微的动物,这一点在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如:痛打落水狗;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狐朋狗友;狗腿子等。而在西方国家,狗被当做家庭的一员,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这一点在英语言语中也能得到证实,如: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之日)等。因此,想要准确的理解一个句子,必须要掌握其文化习俗。

1.4 历史典故 中国与英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而习语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源于此。如英语中“castle in the air”(空中

楼阁)源于神话传说;“cross the Rubicon”(孤注一掷)源于罗马历史故事;“hang by a thread”(千钧一发)源于希腊故事。而汉语中大多熟悉与主要源于我国的寓言故事,经传典籍和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出自神话传说,”破釜沉舟“源自《史记,项羽本纪》。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古代文化精髓。

2 英汉习语的翻译

“翻译是把一种个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变为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的过程和结果。”大部分的细雨都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只有个别的习语的意思一目了然,可以理解为它的字面意思,而大部分在我们翻译时都要考虑到各自的文化差异,因此翻译时必须根据其各自的文化特点进行相应的改变,使其能够被彼此理解和接受。

2.1 直译法 有些习语英汉语上基本一致(基本对应并不是说完全对等),我们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以保持原文的特点。如:

①Love money as one love one’s life.爱财如命。

②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③Abide by the law and behave oneself.安分守己。

2.2 意译法 有些习语的表达含有本国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若直译,则可能牵强,也可能不被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我们会采用意译,例如:

①When the cat’s away,the mice will play.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②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2.3 代换法 由于中广西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同,有些英语习语所承载的寓意无法在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来体现。此时就要改换喻体,用读者较熟悉的物体,从而产生共鸣。如:

①Goose flesh.鸡皮疙瘩。

②Like a duck to water.如鱼得水。

③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

结语

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认为:“翻译即意译(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the meaning)。”翻译中人们还要译的是信息,而且原文的译文只能是最贴切的对等。本文初步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做了讲解,意欲抛砖引玉,为翻译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