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爱迪生救妈妈》评课稿

今天俞蕾老师给我们展示的是二册语文《爱迪生救妈妈》第2课时教学,这是一个有趣味的故事,文章语言浅显,结构简单。课文围绕小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怎样救妈妈?结果怎样?的顺序写的,反映了小爱迪生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其中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

二年级语文下册《爱迪生救妈妈》评课稿

俞老师的课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想。在教学过程中,俞老师能把亲切的语言、优美的教态、真诚的鼓励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创造了富含童趣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体验了学习的快乐,是一堂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在教学中,俞老师的这几点做法尤其值得我学习。

一、找准主线层层推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节课重点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俞老师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找准爱迪生怎么救妈妈这条主线引导孩子学习,她先让学生边读边找找写爱迪生怎么做的句子,拿出笔划一划这样的句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懂课文,在交流反馈学生找到的内容时,也紧扣主线抓住“一溜烟、不一会儿、捧”等重点词来体会爱迪生跑得很快,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值得一提的'是,俞老师把理解句子意思和朗读感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层层递进,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得一个立体的小爱迪生形象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们眼前。更加凸显出语文课的人文味来。

二、变序教学,突出重点。

变序法,就是改变课文的顺序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寻找认识课文的最佳点,为学生构筑理解课文的最佳思维流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变序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好学、好动的心理,为学生创设一个乐于探索、积极思维的最佳心理状态,实行对学生心理因素的最佳调控。新课程也对我们老师提出了创造性地重组整合教材的要求。俞老师一上课,就直奔重点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俞老师抓住写小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牢牢不放,从一开始的请孩子划句,到请孩子反复读读这几句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爱迪生救妈妈的经过,读读文中有关句子了解他是怎么救妈妈的。然后再回过头来学习写爸爸的态度和医生的反应的句子,最后让学生想想爱迪生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由此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样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领着学生在课文里走了一个来回,帮助孩子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语言的内化,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妙铺垫思维迸发

我们看到,这堂课上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思路开阔,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这当然与俞老师循序渐进的诱导密不可分的。在学生读懂爱迪生用自己聪明救了妈妈时,俞老师问:“如果你当时在场,你就是着急的爸爸,病痛中的妈妈,你会怎样夸奖小爱迪生呢?如果你是来帮忙的小伙伴,你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有的说:“如果我是小伙伴我会翘起大拇指说,真棒!我和你一样大,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好办法呢?真是自愧不如!”有的说:“如果我是爸爸,我会一把抱起爱迪生说,儿子,你真是我的小福星呀!”还有的说:“如果我是妈妈,我会问,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好办法的?”等等。我想,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理解铺垫,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得以迸发。这样的精彩,是老师巧妙的铺垫激发了学生情感,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都说听别人的课是学习,自己上课是提高,其实参加评课才是进步。我们只有在课堂上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装进心里,满足他们,点燃他们,课堂才会如溪水自然流淌,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