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琥珀》教学分析

篇一:

《奇异的琥珀》教学分析

一以问题为纽带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他们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始于问题”。在课堂中学生若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他们更多的为问题,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这里的“问题”包含了师生双方的提问,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所谓“问是为了思”,而学生的思维不仅仅是由老师的启发性提问来锻炼的,它同样需要学生自己的积极提问。为此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多处鼓励学生自由提问的环节,学生既分别对课题提问,“琥珀为什么是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包含了什么故事……”,又能在课中随即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写它们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什么要写早已有了那样的蜘蛛和苍蝇……”这些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在教学中我则以“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奇异在什么地方?松脂球要变成化石需要哪些条件?”作为讨论的主线,这些问题连接起来组成了一条问题的纽带,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推敲,在文本中探究,在一系列的“生疑-质疑-解疑”过程中,理解琥珀的特征,琥珀形成的过程和科学价值,从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和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以发现为中心

学生能自己去发现、理解蕴藏在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松脂球和化石形成的条件,以及它们形成中的奇异之处,是这节课的重点。为此,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文本后,联系语言文字,找出了松脂球形成所需的四大条件:

形成地时间在夏天,只有在夏日骄阳下,松树才会渗出厚厚的松脂,天越热,温度越高,松脂渗得越多,才能继续滴下,把虫重重包围;形成地点在松树,只有松树才会渗出松脂,松脂厚、黏稠才能一滴就把两虫完全淹没,挣扎也徒劳,才能继续滴,把他们重重包围;条件三是只有十分接近,一滴松脂滴下,才能把他们一齐包住,蜘蛛刚扑过去,松脂刚好落下,早不滴晚不滴,就在那一刹那,早一秒,晚一秒都不行,而且不偏不倚,一齐包住,这真是机缘巧合,十分奇异。条件四是松脂重重包裹,这样才能历经泥沙的掩埋,岁月的浸润;条件五要有两只距离极近的蜘蛛和苍蝇,这样一大滴松脂才能把他们重重包围。学生在自主发现品味文字,重点理解“刚、刚好、一齐、继续、重重包裹”当蜘蛛要扑向苍蝇时,被刚好滴下的一大滴松脂一齐包住,不偏不倚,不早不晚,完整地包住,厚厚的松脂还要继续滴,重重包围住两只小虫,积成松脂球。它形成的奇异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巧”,蜘蛛刚好要扑过去,一大滴松脂刚好滴下来包住两虫,这一切是多么凑巧啊!

更值得赞赏的是学生在个性话的理解中,感到“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眼泪”写出了忧伤和无奈,他体会出了作者蕴藏在科学知识的叙述中的文艺元素,真正体验了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学生在自主发现中获得理解,获得体验。

三以合作为方式

课中学生有多次小组学习的过程,它体现了学生通过倾听、交流、补充获得集体成功的过程,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又一体现。

课内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松脂球形成的条件和原因,小组交流、展示自主钻研的心得,小组内组员互相补充,不同的小组互相补充。他们有的齐读,有的分角色读,有的分节读,有的交流一

条件一个原因,有的针对一个词语,一句句子来谈自己的所得,有的归纳课中所得,活用语言,说出“作者推测……因为……”,总之,他们在小组学习中体验了集体成功的付出过程和集体成功的快乐。

四以运用为中心

要让学生把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内化,在外化成独立自信的语言表达,就需要给学生创设各种途径来运用语言。为此在课内,学生通过“大胆提问、个性表达,归纳总结,填空说话”等形式,来活用语言。如在总结全文,归纳说话时,学生这样表达:

作者推测松脂球形成的时间是在夏天,是因为只有在夏天松树才能渗出厚厚的松脂。

作者推测松脂球形成的地点是在松树林,是因为只有在松树林里才会有松脂。

作者推测两只小虫曾经在粘稠的松脂里挣扎,是因为透过琥珀可以看见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作者推测这块琥珀约摸形成在一万年前,是因为这块琥珀显出了一万年前的地质年代的特征。

作者推测蜘蛛想吃掉苍蝇,是因为蜘蛛是苍蝇的天敌。

由于经历了这样的外化的过程,学生的语言运用得到了锻炼,做到了语言训练唱主角,多元训练贯始终。

五以情感为载体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里行间中处处有情,而在课文的学习中,实际包含了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包含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更包含了师生间的对话。所以无论是通过媒体制作出松脂球形成和化石形成的具象过程,给学生以直观感受,还是通过情景创设引入课题,各教学环节的过度,小结的语言都有情感的渲染,如总结时我这样动情地叙述:“《奇异的琥珀》是一篇知识性的美文,作者先描写了推测出的奇异的琥珀的形成的过程和条件然后描写了它怎样被发现,最后告诉我们它的价值所在,整个故事合情合理,生动形象。让人不禁感叹天地造化的神奇,它的形成包含了那么多的巧合,它的存在昭示了沧海桑田的悠远,这真是一块奇异的琥珀啊。”

课中更有对于学生大胆提问,积极发表个性见解的鼓励和赞赏,“你的体验真丰富,你的钻研真有水平,你的朗读让我们身临其境……”,而学生也通过合作或获得了成功的快乐,通过朗读感受到文中的“奇异”。

篇二:

《奇异的琥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琥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提纲导路,整体感知。

首先,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琥珀是怎么形成的?2、这琥珀为什么会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3、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琥珀的知识,然后自然引入到文中这块琥珀的特点,研究价值,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学生不必深读细挖。

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而这些内容中,松脂球的形成又是重中之重。因此,课上我们着重讨论了松脂的形成,其中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炎热的夏天,我们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学生理解那些语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领悟。所以,我注意运用了设疑点拨: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通过点拨启发,学生领悟到“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松脂,而夏天的晌午是太阳最热的时候”,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假想琥珀形成的第二个条件。这样,学生就能半独立地理解课文中这些关键句子的含义,感悟了语言文字,读懂了这块琥珀形成的必备的另一个条件。最后,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还设计了

样一道题: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热烈。

3、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针对教材的特点,这篇文章我多次设计了讨论,如学生读完课文后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一些学生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需要阅读总结,这样就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再如前面提到松脂球的形成条件也需讨论、品读才能总结出来,后面化石的形成我也设计了讨论内容,使学生明确了文章开头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是有作用的,它为形成化石及琥珀出现在海滩埋下了伏笔。我认为这样的讨论有价值,它优于个人独立思考。这篇课文虽是一篇科普短文,但故事性强,语言描述生动传神,细致入微,好多地方适合指导朗读,如描写小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再如,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这些都适合学生朗读,因此我适时地进行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虽然我主要采用讨论、交流、适时朗读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但在组织课堂时,对课堂的节奏把握虽然表面上尚算自如,其实好多细节之处不够老练从容,不能游刃有余,这也是今后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努力方向。其次是今后要意识地培养自己组织课堂语言的能力。

篇三:

《奇异的琥珀》是德国科学家柏吉尔写的一篇极富情趣、引人遐想的科学小品文,讲述了人们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推测它的形成过程,体现它在科学上的价值。全文用故事情节来描述,语言生动,表达准确。知识性是说明文的明显特点。本文用词严谨,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但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作品,它的语言极富特色。将严密的推理、准确的表达和生动、形象、优美、传情的文采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所以,在深入研究文章以后,我觉得文章可以从“推测”一词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推理过程,品词品句,让他们在探索中体会获得知识的快乐,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成功之处:(案例一)

……

师:一起来读读“推测”在字典中的解释。

(出示: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生:齐读。

师: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是什么?

生: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师:还有吗?再仔细读读这个小节。

生: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师:根据这些已知的事实,作者推测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推测出一万年前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

反思:

我们常说要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符合逻辑地说话、写作。但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于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而是应该了解句与句、节与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知道作者是如何进行布局谋篇的。只有这样的了解,才是真正掌握联系上下文去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将查阅工具书和联系课文内容思考相结合,找到了课文前后内容的逻辑联系,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为他们今后自己在阅读中思考问题,提供了可借助的方法。

不足之处:(案例二)

……

师:那么,你们能从这些已有的内容中,推测一万多年前发生了什么吗?

1.小组讨论:你推测到了什

2.根据生交流,出示媒体

反思:

本文是按琥珀形成————发现琥珀—————琥珀的样子,这一脉络展开的。让学生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条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语言训练的重点。本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推测部分和想象部分。“推测”“想象”是学生理解的盲点,琥珀的形成条件是一条暗线,所以理解“看见”“知道”“推测”“想象”等词是本文的重难点。教师在备课时曾经想到过“推测”“想象”究竟不同在哪里。由于从字典中查找到解释——推测就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因此教师认为“推测”和“想象”没有实质的区别,所以,在课文的讲解中没有很鲜明地将“推测”与“想象”区分,因而导致这部分内容混淆不清。其实,文中蜘蛛和苍蝇巧遇后被松脂包裹形成化石的故事是作者推测的,但在这个故事中两个小虫如何挣扎的具体情节描写是作者想象的,所以老师没有分清楚,学生固然也就分不清这之间的区别了,因此,让人感觉“推测”就是“想象”,其实是不正确的。

因此,教师研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往往教师的错误观点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只有深入钻研教案,学会解读文本,才能正确把握教材,抓住重点难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受益。

篇四:

本文是按琥珀形成————发现琥珀—————琥珀的样子,这一脉络展开的。让学生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条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语言训练的重点。我班学生语文基础较弱,认知、思维能力还处于启蒙阶段。而本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推测部分和想象部分。“推测”“想象”是学生理解的盲点,琥珀的形成条件是一条暗线,所以理解“看见”“知道”“推测”“想象”等词是本文的重难点,在学生熟悉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填充教学环节,因为我们看到了,所以我们能想象。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到。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就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加之朗读训练来加深学生的感悟。在本课教学中,我还设置了二个说话训练的环节,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一借助文本内容和多媒体进行说话训练,多媒体演示琥珀图,让学生用一二句话介绍一下你看到的内容,然后出示相关的文本内容,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自己介绍的和文本之间的差距。在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一下,让学生逐步吸收、内化、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为背诵这一节打下了基础。第二个说话训练的环节是,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后,要求借助板书提示,简要复述琥珀形成的故事,通过这一训练初步梳理了琥珀形成阶段与形成条件之间的关系,也训练了逻辑表达的能力。

这节课上下来,应该说达到了教学目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不足的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了些,差生的兼顾也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