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课堂实录

石钟山记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内容是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课堂实录,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石钟山记课堂实录

环节一:诵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坡公第一首记文”——《石钟山记》,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诵课文。

师:请每个学习小组为大家推荐一段,并集体诵读。

魏思遥组:至莫夜月明……或曰此鹳鹤也。

蔡兰芳组:事不目见耳闻……而笑李渤之陋也。

丁 丰组: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

师:从诵读情况来看,同学们预习课文是用了心的,大家对文章的语脉、感情把握得较好,老师非常高兴。

环节二:整体把握课文

师:读一篇文章,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和结构。(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或总评全文。(2)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每段内容。(同学们独立思考,做笔记。)

师: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概括或总评全文。

温小妮:作者通过考察石钟山,得出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蔡兰芳:作者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讨,得出实践出真知的结论。

师:内容理解了,可惜语言不够简洁。哪一位能说得简洁一些?

张晓怡:探寻石钟山命名真相之旅。

师:“旅”作为中心词恰当吗?

林芷豌: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师:把握了文章内容,语言也很精炼,不错。还有新的意见吗?

丁丰:我用一首诗概括本文内容:“苏轼夜游石钟山,探其来历方归还。耳闻目睹乃可信,一钟一山一感叹。”

老师:不愧是文科班的才子!

全体同学惊叹并鼓掌。

师:本文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共三个段落,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每段内容。(同学们独立阅读,做笔记)

师:思考好了的同学们请将自己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范小婉(板书):1、质疑 2、探寻 3、得出结论

林芷豌(板书):1、所闻 2、所见 3、所感

许 倩(板书):1、质疑 2、游山 3、感慨

温小妮(板书):1、置疑 2、考查 3、结论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的答案。第一段有“质疑”,“所闻”,还有“置疑”,同学们觉得哪个答案比较合适?

生:质疑!

老师:好!我们就取“质疑”,第二段,有“探寻”、“所见”、“游山”、“考查”?是这个“查”吗?“考查”是指用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原文叙写的是到实地观察调查,应该是“考察”吧?同学们觉得哪个答案比较合适?

生(大多数):探寻!

老师:不错,我们就取“探寻”吧!我们再看看第三段的大意, “得出结论”、“所感”、“感慨”、“结论”,哪一个更好呢?

生(少数):结论。

生(大多数):所感。

师:那么,我们第一段大意就取“质疑”,第二段取“探寻”,第三段取“所感”。

环节三:文本探究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郦道元、李渤的观点吗?

杨凌星:郦道元的观点是水与石相击,产生像钟一般的声音,故命名为石钟山。李渤认为是山上的石头被敲击,发出钟一般的声音,所以命名为石钟山。

师:基本上把握了二人的观点,不过语言可以更简洁一些。还有没有其它答案?

范小婉:郦道元的观点是:水石相搏,声如宏钟,故命名为石钟山。李渤的观点是:叩石声如钟,故命名为石钟山。。

师:不错。

师:作者写郦元对石钟山的看法是“人常疑之”,而对李渤的看法是“余尤疑之”,“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可不可以互换?

黎泽娜:我认为“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不可以互换。

师:声音大一点好吗?

黎泽娜:我认为“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不可以互换。“人常疑之”,我不一定怀疑,或者是疑信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说明自己怀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师:那么你的意思就是“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表明苏轼与一般人观点不同。他尤其怀疑李渤的观点,而郦道元的观点他不是完全否定,对吧?

黎泽娜:嗯,对!

师:同意泽娜的回答吗?

生:同意。

师:第二段苏轼考察石钟山,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请问,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张晓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苏轼在文中是这样表述的:“山下皆石穴掣,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认为石钟山下有石缝,水从石缝进入,回旋激荡,撞击石头而发出钟一样的声音,因而命名为石钟山。

师:嗯,还有补充的吗?

蔡兰芳:我认为除张小怡所说的那句话外,文中“舟回至两山之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也说明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从这两处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石钟山以声命名,只是作者的描述更加详细。作者认为空中而多窍的石头当中流,风浪出入石头的窟窿,发出噌?朴敫U坎??之声,如钟鸣一样,因而命名为石钟山。

师:兰芳同学认为,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更加明确。郦道元认为“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苏轼则明确指出什么样的水与什么样的石相击,发出怎样的钟声。对吗?

蔡兰芳:对。

师:请你再叙述一遍。作者认为“石”是怎样的“石”?

蔡兰芳:空中而多窍。

师:“空中”什么意思。

蔡兰芳:中间是空的。

老师:那么“水”是怎样的“水”呢?

蔡兰芳:是风浪。

师:是怎样的钟声?

蔡兰芳:噌?朴敫U坎??之声相互应和。

老师:解读得非常好,请坐。

师:作者在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时,对石钟山月夜绝壁之景有精彩的描写。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想一想,月夜绝壁之景有何特点?你最欣赏哪个词(句)?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生:小声读书,做批注。

师: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月夜绝壁之景的特点吗?

许琼苗:阴森。

王治锟:雄奇。

林嘉生:阴森恐怖。

许倩:毛骨悚然。

张小怡:幽暗。

丁丰:恐怖。

师:看来,苏轼这次考察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因为所到之地阴森恐怖。那么,这段景物描写你最喜欢哪一句话?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呢?

范小婉:我喜欢的是“磔磔”这一象声词,这一词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鹳鹤的.声音,渲染了绝壁下的阴森恐怖。

丁丰:我喜欢“猛兽奇鬼”,写得好。大家想一想,月黑风高,两岸景物如猛兽奇鬼本就那么恐怖了,加上又要出来与人搏击,可想而知了,所以我觉得此处的景物渲染得很好。

师:说得很好,还有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见解?

许倩:我喜欢“老人咳且笑”一句,这句话是多么的形象生动啊!大家不妨想一下老人的笑声——苍老、低沉、沙哑,在寂静的湖面上飘荡,是不是有一种诡异的感觉,听后让人毛骨悚然。

师:不错。

林芷豌:我喜欢的一句是“如猛兽奇鬼”一句。这句话采用比喻手法,十分形象生动,把石钟山夜景的阴森恐怖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妙的是,这句话与后文相呼应,解释了下文中“士大卡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的原因。因而,这句话非常精彩。

师:对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大家还可以谈一谈。

杨凌星:我认为这篇文章总体上毕竟是议论文,而议论文中加入这样一段描写,而且是一段阴森森,让人毛骨棘然的描写则能使议论不显乏味,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使读者紧跟作者思路,也很想知道这种景象出现的原因。

蔡兰芳:我认为这一段的描写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作了铺垫,正因为这样寂静的环境,静到连写的惊动都能听到,作者才能很好地听清楚石钟山的“钟声”,才能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师:大家都从一个侧面鉴赏了这段文字,谈得不错。老师也想谈一点个人的见解。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状形、摹声、绘态。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这样写暗含着这样的意思: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此外,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师:大家再浏览一下作后一段,想一想,作者对苏轼对郦道元与李渤观点的态度是什么?

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师:这是苏轼对这二人的态度吗?(学生再读课文)

生(齐):叹郦道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师:下面我们小结一下这篇课文。

(下课铃响)

师:时间所限,如果大家还有疑惑我们可以课下交流。今天的作业是:1、以“由苏轼的质疑想开去”为题,写一篇随笔。2、整理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