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的教学实录

《慈母情深》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慈母情深的教学实录吧!

慈母情深的教学实录
  慈母情深的教学实录

一、擦亮“深”这个题眼

编者将文题定为“慈母情深”而非“慈母情”,足见这个“深”字的分量。挣钱不易、给钱慷慨,是为母爱之深厚;支持读书、崇尚文化,是为母爱之深刻;大爱无言、春风化雨,是为母爱之深远。擦亮了“深”这个题眼,必将进一步擦亮整个文本的言说意图和人文意蕴。

师:请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恭恭敬敬地读题目!

生:(齐读)慈母情深

师:读得不错。请注意这个“深”字的读法,我们再读一遍!

生:(齐读)慈母情深(“深”字读成了重音)

师:好极了!孩子们,你们一定已经发现,在这个“深”字底下,有一个大大的着重号,是吧?

生:(齐答)是!

师:为什么?(稍顿)为什么?

生1:它是提醒我们这个“深”字很重要。

师:你对文字有相当不错的感觉。(对另一生)你请!

生2: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说明慈母的感情非常深。

师:能为“深”字组个词语吗?

生2:深厚。

师:是的,感情深厚。往下读的时候,你得特别留心这个深厚啊。(对另一生)你也有话想说,请说!

生3:我觉得这个“深”字就是题目中最重要的一个字。

师: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题——”

生3:(紧接话头)题眼。

师:对!题眼!好眼力啊,虽然你的眼睛长得并不大。(众笑)有了这些感觉和发现,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

生:(齐读)慈母情深

师:对这个“深”字,你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家吗?(对一生)你请!

生4:慈母的情到底深在哪里呢?

师:这的确是个问题。(对另一生)你请!

生5:为什么说慈母的情很深很深呢?

师:问得好!还有别的问题吗?(对另一生)你还有问题,问吧!

生6:慈母的情有多深呢?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慈母情深深几许?(稍顿)有了问题,你的感觉会变得更加敏锐,你思考的大门也就自然而然地打开了。

二、品尝“鼻子一酸”的味道

“鼻子一酸”既是本课的一个切入点,又是贯穿全课的一条主线。探究“鼻子一酸”的缘由,慈母情之深厚、深刻和深远必将跃然课上;回味“鼻子一酸”的余韵,则儿子在母爱滋养下的成长和觉悟亦将灿然心间。由此可见,“鼻子一酸”是慈母情和子女情的一个枢纽、一面镜子、一口亲情氤氲的泉眼。

师:好!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来做一道课堂练习。(大屏幕呈现以下内容)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 )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 )着钱跑了出去。

师:不准看书!请大家凭着自己在预习课文时留下的印象,在括号里填上课文中出现过的词语。好,现在开始!

生:(各自在练习纸上默写新词)

师:(一边巡视一边插话)请注意自己写字的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背要挺。

生:(随着老师的提醒,主动纠正自己的写字姿势)

师:(见部分学生已经做完练习,再次插话)有的同学已经全部写完,有的同学才写到第二个。做课堂练习,既要讲正确,又要讲速度,所以,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四个字——又好又快。

生:(有的开始轻声朗读练习,有的加快了书写速度)

师:好!把笔放下!全部完成的请举手!(大屏幕呈现以下内容)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好!抓紧时间,自己校对。

生:(校对练习,做错的主动修改)

师:全部正确的请举手。

生:(全班约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示意)

师:不错!说明我们班的同学做了相当充分的预习准备,好习惯!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对一生)你请!

jūn guī

生1:(朗读这段文字,将“龟 裂”读成了“龟 裂”)

师:读得不错,声音响亮、语气连贯。可惜,就差了一个字。谁听出来了?(该生恍然大悟,举手)哦!你也发现了,那就给你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jūn

生1:(朗读)龟 裂

师:完全正确!说实话,这个字念错不能怪你,怪习惯。我们一直习惯把这个字读成龟(guī),乌龟的龟。所以,读“龟裂”的时候,你要特别留意、特别小心才是。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龟裂

师:再读!

生:(齐读)龟裂

师:再读!

生:(齐读)龟裂

师:孩子们,你们看见过龟裂的手吗?(对一生)你请!

生2:我爷爷的手是龟裂的。

师:你爷爷的手,给大家描述描述。

生2:我爷爷的手皮肤很糙的,像裂缝的土地一样。

师:这样的手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叫——

生2:龟裂。

师:没错!谁也看到过龟裂的手?

生3:我外婆的手。

师:给大家说一说你外婆的手。

生3:我外婆年纪很大了,她的手全都是皱纹,筋都暴出来了,皱纹很明显是一条一条的。

师:嗯,你外婆的手就叫——

生3:龟裂。

师:都明白“龟裂”了,是吧?

生:(齐答)是!

师:其实,在咱们刚才默写的新词中,有一个字写起来特别烦,谁注意到了?哪个字?(见很多学生举手)一起说——

生:(齐读)攥!

师:对!就是这个“攥”字。我已经数过了,整整23画,这么多笔画的字,在常用字里面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啊!来,伸出你的右手,张开你的左手,在手掌心上把这个“攥”字再清清楚楚地写一遍,一共23画。

生:(按要求书空)

师:好!确定自己已经牢牢记住这个“攥”字的,请将左手牢牢攥紧。

生:(自觉地攥紧左手)

师:很好!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争取读得字正腔圆、精神饱满!

生:(齐读)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师:孩子们,“鼻子一酸”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4:想哭的感觉。

生5:鼻子酸酸的,心里很难受。

生6:特别伤心,都快掉眼泪了。

生7:内心很痛苦。

师:想哭,难受,伤心,痛苦,这一切的一切搅在一起,就是“鼻子一酸”。但是,孩子们,不对呀!母亲明明已经将钱给了我,一元五角,一分没少,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按理,我应该感到——

生8:高兴。

生9:满足。

生10:幸福。

生11:喜气洋洋。

师:没错!但是,此刻的“我”不但没有丝毫的高兴、丝毫的激动、丝毫的快乐,相反,此刻的“我”只有想哭、只有伤心、只有难受、只有痛苦,只有——(大屏幕凸现:鼻子一酸)

生:(齐读)鼻子一酸。

师:再读。

生:(齐读)鼻子一酸。

师:再读,读出那种想哭的感觉。

生:(齐读)鼻子一酸。

师:为什么?(稍顿)为什么“我”会鼻子一酸?(稍顿)请大家打开课文,细细地默读《慈母情深》这个故事。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文中母亲的哪些表现、哪些细节令“我”鼻子一酸?请在这些地方,用波浪线恭恭敬敬地划下来。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教师巡视,不时地轻声与个别学生交流)

三、拉开“震耳欲聋”的张力

“震耳欲聋”是制造课堂张力的第一个支点。这一句看似平常的环境描写,实在是体悟母亲挣钱之不易、之辛酸的一个典型意象,作者缜密的文心也由此可见一斑。于学生浑然不觉之处切入,先声夺人,营造一个持续不断、层层推进的“震耳欲聋”的场,为全课的高潮涌现积蓄情感的能量。

师:孩子们!是母亲的哪些表现、哪些细节令“我”鼻子一酸?(稍顿)请划出了有关语句的同学举手示意。

生:(全部举手)

师:人人有收获,看来,这四分钟的默读效果相当不错啊!也说明大家读得很用心,很会思考。在刚才的巡视中,我发现有位同学发现的一个句子相当特别、与众不同。来,我们来听听她的发现。(对那位学生)你请!

生1:(朗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大屏幕呈现这个句子,以下简称“句一”。)你为什么会特别留意这个看起来极不显眼的句子?

生1:我觉得七八十台机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震耳欲聋,可以体现出母亲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师:请问,还有谁也特别留意过这个句子?

生:(三位学生举手示意)

师:好!那么,你们几位对她的发言有补充的吗?

生2:因为“我”是第一次发现母亲工作的环境这样恶劣,所以,“我”才会鼻子一酸的。

师:补得好!你这一补,把我们的理解和体会就引向了“鼻子一酸”这个问题的核心了。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并不显眼的句子。

生:(齐读“句一”。)

师:读好了“震耳欲聋”,也就读好了整个句子。来,我们再读一遍。

生:(再次齐读“句一”,将“震耳欲聋”读成了重音。)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震耳欲聋”的?(对一生)你请。

生3:就是声音很大,耳朵都要被震聋了。

师:是这个意思。但我还想再问一下,“震耳欲聋”的“欲”是什么意思?

生3:好像。

师:不对!不是“好像”。(对另一生)你请。

生4:将要,快要。

师:对!就是“将要”的意思。耳朵都快要被震聋了,这是多大的噪声啊!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震耳欲聋”的感觉来。

生:(齐读“句一”,声音很响。)

师:孩子们,假如是你自己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耳边传来的是震耳欲聋的噪声,请问,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5:我觉得很烦,感觉耳朵都快聋了。

师:一个字“烦”。(对另一生)你呢?

生6:我会觉得很吵,想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

师:不光是你,除非迫不得已,谁也不愿意呆在这样的鬼地方。

生7:我的心情会很糟糕,因为那噪声实在是太厉害了。

师:所以,你愿意呆在那里吗?

生7:不愿意!

师:所以,你们,孩子们,你们愿意呆在这样的地方吗?

生:(齐答)不愿意!

师:你们不愿意把,你们可以转身就走。可是,母亲呢?“我”的母亲呢?她能走吗?她能离开这个鬼地方吗?她只能呆在这样的环境里,读!

生:(齐读“句一”。)

师:这噪声,这震耳欲聋的噪声,停止过吗?

生:(齐答)没有。

师:消失过吗?

生:(齐答)没有。

师:依据何在?(稍顿)依据就在课文中,就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请大家快速浏览,找一找,文中的哪些词句、哪些描写向我们传递着“噪声不断、噪声不停”这个事实。

生:(快速浏览课文。)

师:(对一生)你请。

生8:(朗读)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师:“我”为什么要大声地说?因为——(手指大屏幕中的“句一”。)

生8:(朗读“句一”。)

师:这是第一个依据,请继续。

生9:(朗读)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师:母亲为什么要大声问?因为——

生9:(朗读“句一”。)

师:这是第二个依据,这样的依据在课文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对另一生)你请。

生10:(朗读)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

师:那个女人就在母亲的身旁,为什么说话还要喊、还要大声地喊?因为——

生10:(朗读“句一”。)

师:已经是第三个依据了,还有吗?

生11:(朗读)接着又对着我喊。

师:又是喊,为什么呀?因为——

生11:(朗读“句一”。)

师:这是第四个依据了,还能找出别的依据来吗?看看谁对课文读得细、读得深?

生12:(朗读)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

师:看,又是一个“大声”!为什么?还不是因为——

生12:(朗读“句一”。)

师:够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声”,一次又一次的“喊道”,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提醒我们——

生:(齐读“句一”。)

师:孩子们,这还只是在今天、只是在那么一段时间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齐读“句一”。)

师:明天的母亲还将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齐读“句一”。)

师:夏日炎炎,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齐读“句一”。)

师:寒风凛冽,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齐读“句一”。)

师: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我们这些孩子,母亲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在震耳欲聋的噪声里,工作着,煎熬着。当你亲眼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里挣钱,当你亲身体验到这一刻不停的噪声震耳欲聋,孩子们,你的心头涌起的是什么滋味儿?

生13:难受,我希望母亲不要在这里干活了。

生14:我想哭。

生15:我感到非常惭愧。

师:是的,这种种滋味儿搅在一起,“我”的鼻子怎能不为之一酸啊!来!让我们怀着各自的感受和体会,再来读一读这个并不显眼却意味深长的句子——

生:(齐读“句一”。)

师:所以,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边说边在课题下画波浪线),这个句子能少吗?

生:(齐答)不能。

师:能轻易地放过去吗?

生:(齐答)不能。

师:文中一次又一次的“大声说”、“大声喊”能少吗?

生:(齐答)不能。

师:能不加留意、蜻蜓点水吗?

生:(齐答)不能。

师:学语文,不但要留意课文写了什么,更要思考课文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如果你能经常这样想,你的语文能力就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一唱三叹“我的母亲”

三次“我的母亲”的叠现,是本课语文味的点睛之笔。情感性语言,不讲道理,却讲情理,它总是按照情感本身的逻辑来行文布局、遣词造句的。情感来自意境,意境来自形象。因此,还原形象、创设意境、激活情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感悟和理解三次“我的母亲”这一情感性语言的三大策略,一唱三叹,余音绕梁。

师:好!我们继续交流,令“我”鼻子一酸的,还有哪些描写、哪些句子。

生1:(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为什么发现母亲的这副神情,“我”会鼻子一酸呢?

生1:因为,我发现母亲非常疲惫,说明母亲工作十分辛苦。

师:(大屏幕呈现这个句子,以下简称“句二”。)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

生:(齐读“句二”。)

师:这几个句子写得非常特别,谁发现了?(对一生)你请。

生2:这几句话,每一句话中都有“我的母亲”。

师:“我的母亲”一共出现了几次?

生2:三次。

师:整整三次,一模一样。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感受句子中连续出现的三次“我的母亲”。

生:(齐读“句二”。)

师:谁的背直起来了?(对一生)你请。

生3:母亲。

师:请把话说完整,谁的背直起来了?

生3:我的母亲的背直起来了。

师:谁的身转过来了?(对一生)你请。

生4:我的母亲的身转过来了。

师:谁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对一生)你请。

生5:我的母亲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照刚才三位同学说的,“我的母亲”应该放在每个句子的最前面才是啊!但是,课文呢?作者呢?却把应该放在最前面的“我的母亲”放在了最后,是吧?

生:(齐答)是!

师:特别!写得太特别了!按照常理,“我的母亲”出现一次就足够了,而且,完全应该放在最前面才是。大家看!(大屏幕呈现)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此句。)

师:孩子们,这两个句子,意思并没有变化。但是,相同的意思,不一样的写法、不一样的表达,什么发生了变化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体会两句话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朗读,各自体味。)